刺络扶正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疱疹。

[关键词]针灸; 疱疹, 带状; 临床观察。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herpes zoster with collateralpricking and healthy energy strengthening therapy。

KEY WORD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herpes zoster; clinical observation。

带状疱疹是以皮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笔者近年来运用刺络扶正疗法治疗带状疱疹45例,并与药物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刺络扶正组4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0例,女35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 d,最长45 d;病变部位腰腹部16例,胸胁部24例,耳部3例,眼周部1例,泛发1例。药物对照组45例亦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4例,女31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7 d;病变部位腰腹部18例,胸胁部21例,头部3例,耳部2例,眼周部1例。

1.2治疗方法。

1.2.1刺络扶正组 (1) 刺络法。① 叩刺:此法用于腰腹部及胸胁部的带状疱疹。患者皮肤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在距离皮损创面外围1 cm正常皮肤处,由外向内,反复迅速重叩至皮肤创面出血为度,然后在叩刺出血处拔罐,每次10 min,拔出适量血性分泌物,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净患处。② 静脉刺:此法用于耳部带状疱疹。患者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倾斜进针,缓缓刺入浅静脉血管中,随即缓缓退出,放出适量鲜血后用酒精棉球擦净。③ 点刺:此法用于泛发于四肢的带状疱疹。患肢末梢部位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放出适量鲜血后用酒精棉球擦净。④ 围刺:此法用于发病于头部与不耐痛的带状疱疹患者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在疼痛部位常规消毒后用28号1.5寸的毫针在疼痛部位周围针刺出血,然后在出血处拔罐10 min,拔出适量血性分泌物后用酒精棉球擦净。(2) 扶正穴位配伍。大椎、足三里(双侧)。选用30号1.5寸毫针,垂直进针,大椎穴得气后不留针,足三里得气后留针20 min。以上方法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2.2药物对照组 口服阿昔洛韦片0.2 g,3次/d,外用本院自制抗炎洗剂(药物组成:朱砂、薄荷、炉甘石、氧化锌),3次/d。治疗1个月后评定疗效。

1.3疗效标准 依据《上海市中医病症诊疗常规》中规定的标准[1]。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