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大越好?]比重越大

从前看红场阅兵新闻片,以为红场很大,苏联解体后到莫斯科实地一看,远没有想象中的大,陪同的俄罗斯文学报朋友介绍,面积9万平方米。

我于是感到,我们天安门广场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44万平方米,13亿人口国家的首都,有这样一个广场,非常匹配。

天安门广场面积世界第一,在中国自然也是独一无二,能不能这样说呢?近日去过几个地、县级城市,参观了城市新建的广场,广场中的华表,巍巍壮观,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的灯柱,一眼望不到边,广场面积之大,让我恍惚:是不是又有了一座天安门广场?   地方经济发展了,造一个广场,提供一个比较宽阔的活动空间,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本是好事一桩。

问题在于,造得如此之大,有这个需要吗?我早晚去看,来休闲健身的市民不少,他们只占了广场一个小小角落,全城的人都开来做早操,场地也够用。

一个十几万人口的城市,造一个可以容纳几十万人的广场,过于超前了吧。

既然脱离了实际需要,搞这么大的广场,无非就是显示城市形象的面子工程,气派非凡。

那么,是不是光靠一个大,就能显示气派?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名扬世界,在于它丰厚的人文内涵,多少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在这座广场发生过,一部中国当代历史在这儿留下了清晰的足迹,天安门广场让人感到如天空一般辽阔、大海一般浩荡的,是充溢在那里的深广悠远而又生气勃勃的文化精神。

人们带着泰山观日出的心情去观看升旗仪式,是抒发崇高的爱国情怀,获取一股难以言说的精神滋养。

红场的有名,也同样由于历史的积淀。

二战中德寇兵临城下的险恶当口,雪花纷飞中,那儿照常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节的庄严阅兵式,它让世人向往的也是一种文化精神。

不具备应有的文化内涵,盲目贪大,结果必定是大而无当。

改革开放初期,有些暴发户怕人不知道自己身价,一手戴几个戒指,金光闪闪。

如今轮到一些城市了,造一个超级大广场,不也是一种炫富?   大手笔、大办大办那,造成的挥霍浪费,也是惊人的大。

大跃进、大放丰产卫星、大办人民公社,其灾难性的后果,知道的人似乎不多了,亲身经历过的人慢慢也把它淡忘了。

大办大干的壮举,在这块土地上可谓层出不穷。

时下的广场热,一例而已。

拍板大办大干的,是有权者。

文人无力大干大办,却有嗓门跟着大话

大中华文化园鼓噪一时,终因反对者众无果而终。

一些影视编导,把大当成一个卖点,作品命名也争相加上一个大字。

一个大帝,右一个大帝,有个《大话西游》,又来了个《大话股神》,连续剧出了个《大宅门》,又来了《大国医》、《大工匠》,甚至还有个《大生活》,生活还有大小之分,是不是也可以拍一个大吃饭、大睡觉、大娱乐?这简直是以大来虚张声势了。

言必称大,行必攀大,大无上限,越大越好,这跟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岂非越来越远!■   【万里飘荐自《解放日报》2009年7月2日】   荐稿人语:由于地方经济发展了,造一个广场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本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政府居然把广场造得很大(我见过很多城市都是这样)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吗?此文把现在的社会现象分析得非常中肯,希望能引起编辑同志的注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