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克拉玛依] 克拉玛依大风

克拉玛依油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的第一个百万吨大油田,是迄今为止准噶尔盆地各油气田中原油产量最高的油田

它的发现、勘探和开发,在我国政治、科学上均具有重大意义。

砥砺50年,一代代石油人奉献与拼搏推动克拉玛依油田不断发展。

回顾50年的历史,有太多的人需要铭记,我们谨以几个闪光的身影,勾勒出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的曲折与辉煌。

陆铭宝 首带队伍征战黑油山      1955年,新疆石油公司成立。

1955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决定:由独山子矿务局组织派遣一个井队去黑油山地区打一口探井。

1955年6月14日,陆铭宝和其他35名“1219青年钻井队”队员坐着敞篷车向黑油山进发了。

虽然只相距150公里,但独山子与黑油山的地貌相差还是很大的:临近独山子的百年老镇乌苏的农牧业基础,让北疆的这个金三角地区充满了田园风光。

黑油山周围则是一片荒凉。

作为征战黑油山第一支钻井队的队长,年轻的陆铭宝和队员们一样,没有被眼前的戈壁荒滩吓倒,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憧憬:如果能在准噶尔盆地找到一个大油田,这是新疆石油工人的光荣和骄傲!   “艰苦”,是后人对克拉玛依油田前辈们工作状态的评价。

50多年前的这些小伙子的字典里并没有这个词,他们关心的只有一件事:早日发现大油田

经过三个月的奋斗,黑油山1号井在620米处胜利完钻。

为了亲眼看到自己打成的第一口井出油,1219队全体队员要求继续承担试油任务。

1955年10月29日,一股黑色的原油正肆无忌惮地释放着四亿年的压抑,喷薄而出!用10毫米油嘴试产,8个半小时喷出原油6.95吨!   尽管黑油山1号井的喷油并未立刻让黑油山地区成为准噶尔盆地主力油田所在地,但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就此诞生!   这一刻,距离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声音,仅仅隔了6年零28天!1955年11月26日,新华社报道了黑油山第一口探井出油的消息。

毛泽东在中南海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人民日报》向时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李聚奎打电话:“聚奎啊,我向你表示祝贺啊!”老人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后来,毛泽东将李四光赠送给他的那块来自克拉玛依油田的岩心摆放在他书房里那部高大的书橱中,直到逝世。

康世恩 拍板准噶尔盆地石油勘探重点转向西北缘地区      1955年12月下旬,李聚奎亲临现场,   传达党和国家关于加速发展石油工业的指示,要求新疆石油工业战线加强对克拉玛依勘探

1956年2月,北京召开全国石油勘探会议,会议要求加快黑油山的钻井和试油,争取上半年查明黑油山构造的工业价值。

就在这个月,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自己的“大名”――5月1日,黑油油田正式更名为克拉玛依油田

2月26日,李聚奎和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在北京向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作了关于石油工业发展的专题汇报,报告了黑油山第一口探井的出油情况和勘探前景。

3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召集康世恩、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和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人俊讨论加速新疆石油勘探的问题,并指示要进一步壮大石油勘探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在两三年内查明一两个广大的产油区域。

石油工业部党组迅速组织讨论。

4月7日,他们向陈云、李富春、薄一波递交报告。

报告总结了准噶尔盆地勘探的经验和教训,认为从独山子到黑油山之间的广大地区,是很有希望的石油聚集带,而且储油层变化不大,对油田开发十分有利,应集中力量,大力勘探

1956年4月19日,康世恩率领工作组和苏联专家一行20人赶到了黑油山。

这是康世恩第一次踏上黑油山,此后的几天里,康世恩一行考察了黑油山1号井、吐孜玛扎沟、乌尔禾地区的沥青脉和魔鬼城,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恰恰就在此时――1956年4月23日,位于南黑油山两个局部构造之间的4号井又出油,这进一步证实了黑油山确有不受背斜控制的油藏存在。

这时,康世恩心中其实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将准噶尔盆地的石油勘探主力方向转到黑油山地区。

1956年5月2日,《克拉玛依――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出台:新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南缘转向西北缘;继续扩大黑油山的勘探面积,在红山嘴至乌尔禾以北共约39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部署10条东西向钻井大剖面,地震、重力、电法、地质浅钻、深井钻探一起上,开展区域综合勘探

康世恩的这一决策被称之为:“撒大网,捞大鱼”。

这一天,也是克拉玛依油田进入全面勘探开发的起始日。

谈起这段历史,原新疆石油管理局老领导张毅动情地说:“没有康老的‘撒大网捞大鱼’,就不会有黑油山一带的突破。

可以说,‘撒大网捞大鱼’是我国石油勘探史上第一次从整体解剖盆地二级构造带的区域勘探入手,进行综合勘探的伟大实践,它改变了长期沿盆地四周找油苗、查构造即‘溜边转、找鸡蛋,见到油苗就打钻’的被动勘探局面。

”   其实,直到今天,南缘地区从未离开过克拉玛依石油人的视野,并且已经用部分事实证明了这里也是发现大油气田的希望地带。

骆崇禄 小翻译等待表扬却被秦峰副局长了一顿      1955年6月的一天,任新疆石油管理局苏联专家翻译的骆崇禄,随潘杰列耶夫到井队检查工作。

潘杰列耶夫担心钻井的安全问题,要求这个小伙子爬上20多米高的天车,检查油轮加油情况。

骆崇禄二话没说就上去了。

之后,他非但没有因“不是专职钻工而敢爬天车”的行为受到表扬,反而被新疆石油管理局副局长秦峰一顿“狠”――没有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克拉玛依油田的创建之初,在后人的记载里,多是广大石油工人奋不顾身、努力拼搏的场面。

这总是给人一种“要油不要命”的感觉。

其实不然,虽然那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HSE体系,但“石油工人是油田的宝贵财富”的概念,却根植在各级领导、特别是军官出身的领导的心中。

当时,在克拉玛依油田石油工人大都是从部队转业来的,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石油知识培训。

为了防止事故发生,新疆石油管理局所属钻井单位的领导就经常将队里的技术员都派到各个队里,给工人们上安全课。

“安全”这个理念,被克拉玛依油田不断发展和强化着――   最初的口号是“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这口号里透射着一种很强的目的性:伤了人、损坏了设备,将耽误生产任务的完成,就会耽误拿下大油田的时间。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安全观念在克拉玛依油田被不断强调。

目前克拉玛依油田喊出的“坚决不要带血的石油和天然气”,已经把“人”高高地放置在了生产工作的上方。

秦峰 把克拉玛依油田从死亡线上拉回      195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对余秋里强调:1960年国家急需原油1000万吨。

余秋里仔细算了笔账发现,即使在1959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国年产原油也不过400多万吨,离国家的要求差远了。

“国家缺油,国家要油”!使命感在催促克拉玛依石油人――   由于对克拉玛依油田复杂性的认识不足,1959年油田又不适当地片面追求高产量,1960年,油田开始出现了“两降一升”(地层压力下降、产量下降、油气比升高)的被动局面,克拉玛依油田连同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和红山嘴油田原油总产量一度掉至85.5万吨。

正在这时,大庆油田被发现,松辽盆地上的石油大会战开始了。

1960年2月,根据石油部要求,从克拉玛依油田抽调走了5600名精兵强将。

秦峰即刻受命担任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二任局长。

克拉玛依油田是全国原油的主要供给地,他十分清楚,油田出现“两降一升”,对困难中的共和国意味着什么――油藏将有可能被完全破坏,失去工业开为此,他在各种会议上大声疾呼:“我们要对党和国家负责,绝不能让好端端的油田毁在我们的手里。

”  为搞清楚“两降一升”的原因,秦峰亲自在油区蹲点一个多月,收集整理了大量地质资料,并多次召开地质技术干部座谈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着手研究改变油田被动局面的对策与措施。

1960年8月,秦峰率领地质、采油、计划等部门的人员前往北京汇报油田开发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这是秦峰就任局长后第一次上北京,加上汇报的都是问题,他心里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并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会议由余秋里主持,副部长李人俊、康世思、周文龙及勘探司等司局领导参加。

出乎意料的是,领导不仅没有批评秦峰,反而安慰他,让他不要惊慌失措,要从长远着想,重新认识油田,摸清油层的地下规律。

这让秦峰倍受鼓舞。

会议刚结束,秦峰和秘书杨湘岳一起连夜整理领导讲话。

第二天早上8点,他们就前往北京电讯大楼召开电话会议,以最快的速度向新疆石油管理局传达了石油部领导的指示。

秦峰回到克拉玛依后,又召开干部大会,让干部职工不要有悲观情绪,各级干部要认真学习,提高对油田的认识。

1960年9月,余秋里带领工作组来油田蹲点调查一个月,发动技术干部和工人系统调查分析油田生产状况,总结原因,确定了“以采油为中心,加强注水、修井、油井管理,逐步改变油田生产被动情况,使油田逐步走向合理开采”的工作方针。

工业生产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来办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

在科学规律的指引下,1965年克拉玛依油田原油产量恢复到93万吨(含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红山嘴油田),年底具备了年产100万吨的生产能力,1966年达到114.7万吨(含百口泉油田、乌尔禾油田、红山嘴油田),实现了稳产100万吨的调整目标。

至此,包括一区至八区的狭义上的克拉玛依油田基本形成。

陈新发全面推进油田二次开发”      2006年新疆油田公司总经理陈新发提出了新的“二次开发”理念,即除了系统管理、统筹部署、物理手段,他更注重化学手段:运用化学物质与油藏岩石矿物的产生反应,改善油层的油流通道以提高产量。

二次开发”,就是把相对容易动用的储量开采完之后,进行更高难度级别储量的开采。

克拉玛依油田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二次开发”的概念,是在1996年6月18日。

但那个“二次开发”,是纯物理手段,依靠在一个区块上多打井,多产生泄油面积而增加采收率,现在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能力早已超越物理层面。

2007年2月9日,新疆油田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暨2007年工作会议召开,陈新发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从2007年起全面部署和实施克拉玛依二次开发工程,按照‘整体部署、试验先行,立体调整、规模实施、利于三采’的原则,分精细描述、精细分注、精细调整三个层次,分期、分步实施老区调整,科学再造油田老区开发体系。

”   这是克拉玛依油田“三次采油工业性试验研究”重点项目,也是中油股份公司重大开发试验项目之一。

2009年1月15日,在新疆油田公司召开的三届二次职代会暨2009年工作会议上,陈新发在工作报告中谈到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时说:“……老区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

克拉玛依油田二次开发全面推进,累计建成产能56.48万吨。

强化注水注汽,完善注采关系,优化增产措施,增产原油138万吨……截止到2009年3月,七中区克下组油藏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区内有17口油井被复合驱油技术“推”出了原油

这种复合驱油技术,是“三次采油”技术的一种,属于新疆油田公司提出的“二次开发”的大概念中的具体手段。

50年来,克拉玛依油田9个油区一共钻井12328口,有9617口井在开井生产,为祖国的石油工业贡献了1.6亿吨原油、185.7亿立方米溶解天然气。

世界范围内,在过去50年中,有多少比克拉玛依油田年龄更小的油田已经老去,淡出了能源贡献者的舞台。

克拉玛依油田,这个以砾岩油藏为主、非均质构造、低渗透性的先天不足的老油田,却在几代克拉玛依石油人的精心调理下,仍然一派青春气息。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