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楠木混交好处_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效应及生物量分布格局研究

摘要分析比较了6年生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林(3∶)以及萌芽杉木纯林生长状况、水涵养功能、林气候、生物量分布格局。

结表明茬杉木、拟赤杨混交林生长良,杉木平树高、平胸径、单株材积、单位面积总蓄积量,林分生物量分别59、35、0307�3株、93657�3、79,与杉木纯林比较分别提高85%、58%、93%、5%、3897%。

混交林赤杨枝叶生物量分布高高萌生杉木,有利提高光能利用率;根系分布深相差不,属浅根系,但者根系不相穿透和盘结,能充发利用地力,混交林改善了林气候,林分水涵养功能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混交林;生长效应;生物量;杉木;拟赤杨

图分类75。

献标识码。

编6799(00)0900700。

引言。

赤杨(�lll r�)是安息香科优良速生落叶阔叶树种,生长快、适应性强、落叶丰富且枯枝落叶极易腐烂分,对地力改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也是种上等食用菌及特种用材(如木材用制造火柴梗、铅笔等)树种[]。

杉木(�g Ll�)是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特有优良速生乡土用材树种,树形整齐、冠幅较、干形通直圆满、木材产量高,用途广等特。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更新程,出现杉木生长量普遍下降,甚至代比代差,严重制约了杉木人工林可持续营[]。

了维护林地可持续营,维护生物和生态多样性,人们开始营造针阔混交林和利用杉木萌芽能力强特开展面积萌芽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笔者探研究杉木萌芽更新套种拟赤杨乡土阔叶树种混交造林试验,旨探针阔混交林结构稳定性、生长状况及混交林对生态环境影响,多树种、多模式混交造林提供理论依据。

材与方法。

试验地概�。

试验地位田桃国有林场桃森林保护桥山生产,班面积7�。

地理位置东7℃33′,北纬5℃8′,位戴云山脉西侧,海拔570~6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平气温8�6℃,年平降水量67,年蒸发量86,无霜期6,土壤以花岗岩岩发育红壤,土层深厚肥沃,分布下坡,坡向东北,半阴坡,坡8~5°,林下植被灌木以黄瑞木(�r ll�)、乌药(�Lrggrg�)、山胡椒(�Lr gl�)、 乌饭(�Vbrb�)等主,草以狗脊蕨(�r �)、乌蕨(�l �)、砂仁(� vll Lr�)、五节芒(�lrl�)芒萁(�rr �)[3]等主,属Ⅱ类地。

前茬973年造杉木林分

试验方案。

地位级[]杉木采伐进行迹地清理,保留杉木萌芽条505株�作对照;萌芽杉木与拟赤杨混交林按3∶配置,按植穴规格50×0×30全面整地,995年春用年生拟赤杨实生苗上山造林,造林密65株�,留萌芽杉木条880株�。

造林抚育3年,前年采用扩穴、锄草抚育每年各次,3年锄草抚育次,00年进行首次抚育伐并结合抚育进行适当修枝,。

林分保留株数860株�。

009年9月分别杉木萌芽林及杉木萌芽、拟赤杨混交林分,选择具有代表性地段设置0×0标准地3块,对标准地全林每木调其胸径、树高、郁闭,计算林分平胸径、平树高值,采用福建省二元立木材积公式分别计算萌芽杉木、拟赤杨平木立木材积,根据林分密计算林分蓄积量。

每标准地采伐~株(混交林株)平木,共选择平木9株,采用分层切割法,区分段,现场直接测定干(带皮)、枝、叶鲜重;采用壕沟全挖法现场测定平木根系分布、根桩、粗根、细根鲜重,分别取样各器官,用恒温干燥法测定样品含水量(80℃烘干);用浸水称重法测定样持水率(所指持水率湿重持水率);标准地分别设置×样方各5,共计样方5,记林下植被种类、盖,收集,称鲜重,取样测定含水量,用样方收获法测定地上部分生物量

每块标准地设置气候观察,记录气候变化值。

附福建省杉木、阔叶树二元立木材积公式[5]。

3 结与分析。

3 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生长状况。

赤杨属喜光树种,幼年期较耐荫,喜上方光照,由萌芽杉木早期生长快,对拟赤杨树身起庇荫作用,使林分杉木、拟赤杨都能快速生长

从表可以看出,6年生,不论是混交林还是萌芽杉木纯林,杉木高都35以上,福建省杉木地位指数表,该生长立地地位级指数达到6级,高前茬杉木地位级指数。

混交林杉木胸高直径、树高、单材材积生长分别比杉木萌芽纯林增加了5�8%、8�5%、9�3%;林分蓄积量混交林杉木纯林增加了5%;林分郁闭增加了359%,抑制林下杂草丛生,发挥阔叶树改良地力作用。

混交林赤杨生长良,6年生,胸径生长达�0,与杉木比较略,而树高生长达5�53高杉木,能充分利用林分上方光照。

表明萌芽杉木赤杨混交种关系协调,是混交造林较模式,值得推广和运用。

3 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水涵养功能。

森林水涵养功能主要体现森林地上部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对降雨截持及地下土壤层持水性能[6]。

不森林类型,不林种组成,由林分生长状况林分结构等多因素差异,对降水拦蓄能力不,其持水能力也有定差异。

从表可知,不论是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还是杉木纯林,其地上部分持水量由到依次林冠层、枯枝落叶层、林下植被层。

混交林纯林比较,地上部分持水量增加了3%,主要是混交林郁闭高杉木纯林,林冠层枝叶生物量截持部分降水,减缓了雨水到达地面,有利枯枝落叶和土壤对雨水蓄持,混交林枯枝落叶量,相对针叶有较吸附和持水性能;地下部分根系土壤层持水量增加了06%,主要是营造混交林改善了结构有关,混交林土壤渗透性能,有利降雨吸收,并以潜流方式慢慢下泄。

土壤层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98%以上,而地上部分仅占林分总持水量部分,说明森林是涵养水主体,两种林分总持水量混交林杉木纯林,高出078%。

由可见,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有利提高林分涵养水功能。

33 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气候特征。

混交林分结构复杂,冠层厚,树冠多层次镶嵌,形成水平垂直郁闭,而纯林只呈单层次枝叶交替相接郁闭。

林分结构差异,林气候特征也发生变化。

纯林相比,混交林形成独特林气候,林木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通观测,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杉木纯林比较相对湿、空气温、地表温、林光照强等气候因子有较差异,见表3。

全原貌 安装浏览器用户请先下安装 原版全。

从表3可知,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全天候林光照强比杉木纯林降低了7%;平空气温降低了℃,降幅89%;平地表温降低�8℃,降幅75%;平相对湿提高了79%。

由可见,萌芽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林分结构复杂,使进入林太阳辐射量减少,混交林凋落物量及林冠层叶量较,持水能力强,能通生理蒸腾和物理蒸发扩散较量水分,较地调节了林空气温、湿,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促进了林木生长发育。

3 萌芽杉木赤杨混交林生物量分布格局。

对标准木采用分层切割法、壕沟全挖法测定混交林纯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

各层次各部位生物量干重详见表。

从表可知,杉拟混交林干材部分总生物量达7�,占林分生物量7968%,杉木纯林干材生物量达505,占林分生物量8606�%;杉拟混交林枝叶总生物量达708,占林分生物量7936%,杉木纯林枝叶生物量达86,占林分生物量8�60%;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达999,比纯林6877增加了%。

地下部分生物量,杉拟混交林达97,比杉木纯林9�06增加了3%。

林下植被生物量因郁闭差异,杉木纯林杉拟混交林,纯林植被生物量达77,比杉拟混交林植被生物量3�63增加了3%。

林下植被生物量林分占总生物量比例很。

林分不部位生物量分布格局见图。

从图可以看出,不论是杉拟混交林分还是杉木纯林,各部位生物量总体格局由到乔木层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

但各层次生物量生物量所占比重差异却很,混交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86%,纯林占833%;混交林地下部分生物量占总生物量0%,纯林占0%;林下植被生物量混交林占3%,纯林占57%。

与对照萌芽杉木纯林相比,杉拟混交林(3∶)总生物量增加了3897%。

结语。

()地位级杉木采伐迹地营造拟赤杨杉木萌芽混交,6年生拟赤杨生长良,树高生长杉木,处林冠上层。

杉木树高达59,杉木地位级指数达成6级。

林分总蓄积量混交林杉木纯林增加了5%。

结表明杉木、拟赤杨混交是较造林模式。

()林分涵养水功能主要体现调节降雨分配和增加林地蓄水能力上。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3∶)具有成层性,林地持水功能得到改善,因表现杉拟混交林萌芽杉木纯林更水涵养功能。

(3)林气候改善有利林木生长发育。

混交林林分结构复杂,使进入林太阳辐射量减少,混交林凋落物量及林冠层叶量较,持水能力强,能通生理蒸腾和物理蒸发扩散较量水分,较地调节了林光照强、空气温、湿等气象因子。

()各器官生物量研究及不类型林分生物量分析表明不论是杉木、拟赤杨混交林分还是杉木纯林,各部位生物量总体格局由到乔木层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

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比例86∶0∶3,萌芽杉木纯林比例833∶0∶57。

林分生物量杉木、拟赤杨混交林杉木纯林增加了3897%。

(5)杉木、拟赤杨混交是种较成功人工林营模式,种关系协调,根系生长不穿透,又不盘结现象,能充分利用地力;空径高生长相促进,拟赤杨处林冠上层,杉木生长优势。

因,杉木、拟赤杨混交造林,拟赤杨所占比例不宜高,选择适宜混交比例进步进行试验。

参考献。

[] 陈龙拟赤杨人工林地上部分净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福建林业科技,000,7(3)3~3。

[] 杜国坚,卢 刚杉木迹地更新营技术探讨[]浙江林业科技,00,()9~97。

[3] 国科学院编辑委员会主编国植物志[]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00。

[] 孟宪宇测树学[]国林业出版社,995。

[5] 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森林规划设计调技术规定[R]福州福建省林业厅,006。

[6] 阮传成,李振问木荷生物工程――防火机理及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学出版社,995 全原貌 安装浏览器用户请先下安装 原版全 相关热词 赤杨混交生物量杉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