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回乡之我见 读佛教哲理之我见

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一种智慧,饱含着人生哲理,包括对人生现实的态度,对痛苦烦恼解脱,对“内在生命”的净化,对“人生终极”的关怀,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等等。

佛教在其独特的宗教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佛经难读,佛理艰深,很难得其要旨,本文拟从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理论对繁复、深奥的佛理进行解读。

关键词: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是一种智慧,饱含着人生哲理,包括对人生现实的态度,对痛苦烦恼解脱,对“内在生命”的净化,对“人生终极”的关怀,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等等。

佛教在其独特的宗教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佛经难读,佛理艰深,很难得其要旨,本文拟从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法印等理论对繁复、深奥的佛理进行解读。

一、四圣谛   佛教的全部关注集中在“人生”,重在人的心灵。

佛教认为“一切皆苦”,并以此为出发点探索人生解脱

“四谛”是佛教理解社会人生的四大“真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讲的是人生如何彻底摆脱痛苦烦恼的道理。

“苦谛”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切体验和深刻洞察,是佛教立说的根基。

佛教通过对人生全过程的剖析,提出了“四苦”、“八苦”之说。

从最基本的生理意义上观察人生,认为“生、老、病、死皆是苦”,这“四苦”具有普遍意义,任何人都无可抗拒,无法摆脱。

进而观察社会,又发现四种由于社会原因而造成的苦,即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盛。

“怨憎会”是因“仇”而产生的痛苦,相互仇恨的人偏偏处在一起,想分开又无法分开,这便是通常所说的“冤家路窄”。

“爱别离”是因“爱”而产生的痛苦,相亲相爱的人总免不了“生离死别”,爱极生恨,苦不堪言。

从“求”的方面着眼,执意追求的事,往往不能如愿以偿,有时甚至事与愿违,这便是“求不得”之苦。

从“欲”的方面着眼,外界事物通过五官而产生感觉,由感觉而引起欲望,因欲望过于强烈而有诸多烦恼,这便是“五阴盛”的苦。

生理上的四苦加上心理上的四苦合为“八苦”,构成苦难的人生,这便是“苦谛”。

集,招聚之义。

若心与结业相应,未来定能招聚生死之苦,故称集。

审察一切烦恼惑业,即知其于未来实能招集三界生死苦果,故称集谛;即关于世间人生诸苦之生起及其根源之真谛。

苦之根源为渴爱,以渴爱之故,形成‘来世’与‘后有’。

渴爱之核心乃由无明生起之虚妄我见,若有渴爱,便有生死轮回;欲免除生死之苦,须以智慧照见真理、实相,证得涅盘,断除渴爱,超脱轮回之苦。

灭谛。

灭为熄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盘寂灭境界,即为解脱找到了痛苦之源,断灭世俗欲望,消除一切烦恼,按佛所指引的“八正道”努力修行,进入无欲无求、无忧无虑的“涅�”境界,获得精神上的彻底解脱,这便是“道谛”。

从认识“苦谛”开始,一步步推导出“集谛”、“灭谛”和“道谛”,这是一种理性思维,是佛教人生如何走出“苦海”的认识和理解。

二、“八正道”————觉悟之路   佛教并不期盼“救世主”降临来消除世间苦难,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人们的“自我解脱”上,立足于人自身的“觉悟”,并以此作为立教的宗旨。

“觉”是觉醒,从“目迷”状态中清醒过来。

“悟”即感悟,悟出世界的“真如”,悟出人生的“真谛”,佛教寻求解脱的道理,求得心灵和人身的“大自在”。

“八正道”又称“八圣道”,它是佛教“自我解脱”之道,是“灭苦”的八个途径,是由“迷”转“悟”的修行“正道”。

首先是“正见”,有正确的理念和见解,坚信“四谛”。

其次是“正思维”,保持心纯正,不作胡思乱想。

三是“正语”,说话符合佛理,不妄语、不绮语、不恶语、不两舌等不如法的语言。

四是“正业”,行善事,积功德,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贪婪,不作一切恶行。

五是“正命”,严守佛教戒律,保持正当生活。

六是“正精进”,毫不懈怠地修习佛法,深刻领会佛理

七是“正念”,坚定不移地保持佛家信念。

八是“正定”,专心致志,一心向佛,心神不乱。

“八正道”的核心是“从善去恶”,通过实践体验人生“四谛”,谓之“大彻大悟”。

三、十二因缘   要深刻认识佛教,必须懂得佛家哲理,以“因缘和合”为门径,升堂入室。

佛教认为:“诸法由因缘而生”,“说一切法,不出因缘二字”。

因为万事都由“因缘”而起,所以又称“缘起”。

缘起”是佛教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法则,正如《阿含经》说:“若见缘起即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因缘和合”是佛教独创的哲学体系,它用辩证的观点看世界和人生,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处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网络之中。

由于复杂的因果关系,事物有千变万化,世界在流动,人事多沧桑,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以“因缘和合”的原理观察人生,找出了人生十二个变化的关节点,并推求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于是有了“十二因缘”的说法。

它设定了十二个概念,即“老死”、“生”、“有”(指前世的存在)、“取”(欲望)、“爱”(偏爱)、“受”(感受)、“触”(感触)、“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机能)、“名色”(意识)、“识”(思维)、“行”(行为)、“痴”(即痴迷,又称无明)。

它们前后相续,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构成一条因果链结,故又称为“十二缘起”。

它把任何人都无可避免的“老”和“死”这种生理现象作为讨论的起点,按“因明学”的方法进行倒推,由果追因,用以解释人生的本质及流转过程,谓之“业感缘起”。

将“十二因缘”推而广之,延伸到过去、现在、将来三世,剖析前因后果,又推演出“三世两重因果”。

佛教看来,世界是无边的,时间是无限的,它有过去、现在和将来。

它的理论是“业报轮回”,认为人的“业行”(所作所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无记(无所作为)无报。

”这种因果关系在“三世”中循环往复,“前世”的果是“今生”的因,“今生”的果又是“来世”的因,这便叫“三世两重因果”。

参考文献:   [1]陈兵.佛教心理学.   [2]陈兵.佛陀的智慧.   [3]法尊.灭苦之道.   [4]圣严法师.正信佛教.   [5]英武.佛典入门.      作者简介:程钢(1984——),男,湖南湘潭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