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魅力何在 截拳道基本功图解

截拳道李小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立的一门实战武道

截拳道创立不久,李小龙还来不及将其完善,就撒手人寰。

如今三十余年过去了,虽然李小龙已逝,但是他在许多人心目中依旧高大;虽然截拳道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拥有众多爱好者和研习者。

那么,截拳道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每个人爱好截拳道的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笔者在此发表一点看法。

一、李小龙――以无限为有限      要谈截拳道,就不能离开李小龙,因为在笔者心中,李小龙就是截拳道截拳道就是李小龙

纵观李小龙的一生,除了他在电影和武术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之外,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自信、执着、叛逆性格和自强不息、永不服输的精神

无论是在电影事业,还是在武术领域,李小龙都是十分成功的。

但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他一生奋斗的结果。

在他怀揣100美元只身来到美国的时候,他不得不四处打工以维持生计。

他洗过盘子,做过跑堂。

在研创截拳道的过程中,他受到许多武林同道的冷嘲热讽和排斥打击,以及各种形式的寻衅挑战。

面对阻挠,他从未退缩。

在进军好莱坞的路上,他一次次被拒之门外;在好莱坞的日子里,他一直饰演跑龙套的角色,直到《唐山大兄》上演,才使他真正在电影界占有一席之地。

他始终坚信自己会成功。

1969年7月,李小龙曾写下这样一个“我坚定的目标”:“我将成为全美收入最高的超级明星。

作为回报,我将在有限的角色中奉献出最令人振奋、激动、满意的表演,并力求保持最高质量。

从1970年开始,我将会在全世界赢得声誉。

到1980年,我将拥有一千万美元的财富。

那时,我将过上舒适、和睦、甜蜜的生活。

”虽然他没有等到1980年,但他创造的财富何止千万美元。

李小龙的成功首先是武道上的成功。

他是一个武术天才,不但拥有惊人的速度、力量和洞察力,而且具有过人的智慧。

要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必考证他曾经战胜过多少高手,只需正确认识他所创立的实战功夫――截拳道

他打破了传统武术门派间的界限,大胆否定了传统武术流于形式、囿于招式的弊端;他重实战、轻表演,崇实用、斥花哨,将哲学与武学相融合,使禅境与武道相统一;他突破了国家、种族、地域的限制,终使中国功夫蜚声世界。

今天,李小龙的这种创新精神和开拓意义更显重要。

许多习武者开始正视实战,许多武术家借鉴截拳道的技术、训练方法,促成许多新武道的产生。

在国外,也有许多实战武道受到了李小龙武道思想的影响,不断进行创新改革。

所以说,李小龙不仅是一位武术家,更是一位武术的革新家和优秀的传播者。

更多的人认识李小龙是通过他的电影。

他在电影中的打斗真实而不残暴,简单而不乏味,既弘扬了他的武道哲理,又兼顾了表演的艺术性。

犹如舞者般“飘若黄蜂,翩似蝴蝶”的步法,快速有力的拳脚,富有韵律的节奏,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李小龙很有表演天赋,绝不是只会在镜头前打斗,他在电影中塑造的角色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性格,真实可信。

这些角色都是疾恶如仇、机智勇敢,但是又各有特色:《唐山大兄》中的郑潮安有些腼腆,《精武门》中的陈真有些冲动,《猛龙过江》中的唐龙有些痴,《龙争虎斗》中的李有些冷漠。

另外,李小龙在电影中的表情十分丰富,虽然有时略显夸张,但是很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无论是失去亲人的悲伤,还是面对敌人的愤怒、不屑及杀死敌人时的痛苦,都让人随之动情。

而影片的成功背后是李小龙极为敬业的精神

他追求完美,过于认真,不但要求自己一丝不苟,而且要求别人也全身心投入。

为此,他常跟制片人、导演、编剧发生冲突。

正是精益求精的精神造就了经典的功夫影片,造就了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李小龙有限的生命中创造了无限的财富。

“以无限为有限”既是对截拳道的概括,也是李小龙一生的写照。

这是闪耀在李小龙身上的截拳道精神截拳道中也会永远闪耀着李小龙的光芒。

李小龙的个人魅力决定了截拳道的魅力。

二、截拳道――以无法为有法      要发现截拳道的魅力,就要充分认识截拳道

虽然李小龙生前留下不少武学资料,也有许多弟子在学习截拳道,但是对于截拳道的理解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谁也不能完全诠释李小龙当年的思想。

不过,截拳道已经拥有科学、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思想体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我们可以不断探索,领悟其中的真谛。

单从技击的角度来说,截拳道是纯粹以实战为目的的无限制技击术,没有门派的限制,没有形式的限制,没有规则的限制,完全针对真实的格斗,克敌制胜是惟一的目的。

截拳道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广泛吸取了拳击、空手道、泰拳等技击术的精华,所以其技术体系中包括拳法与上肢攻击技术、踢法与膝撞攻击技术、关节擒锁技术、窒息与绞杀技术、缠摔与地面扭打技术等攻击方法,而且注重心理素质、速度、协调性、反应能力等诸项训练,力求发挥人类智慧与肉体武器的整体功能,以适应真实格斗的需要。

在此基础上,截拳道追求技击的至高境界――“把技巧隐于无形”(录自《龙争虎斗》)。

境界越高,技巧就越简单,以至最终达到无技巧。

截拳道之技巧,简单说就是如何使动作简捷直接”。

简捷意味着简单、迅捷,需要一个不断精简的过程。

直接象征着效率,是一种通过直觉、本能反应进行的率真的表达。

因此,截拳道在技术结构上力求节省动作,速战速决;在技法的运用上,采用直线近取和连消带打的攻击方法。

从价值角度来说,截拳道是一种创新精神

它打破了武术门派的限制,改变传统的练功方法,吸收先进的技击元素,同时继承了传统武术的精华,把中华武术推向世界武坛。

对于传统武术截拳道创新;对于国外技击术,它也是创新

邓小平先生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而没有创新就谈不上发展。

李小龙深深地体会到“若沿着别人的老路子走下去,最多只能赶上对手而不能超过,所以要出人头地,惟有创新”,从而确立了截拳道的非传统性,就是创新精神

截拳道不但实现了自身的创新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范围内众多技击术的发展。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

从训练的角度来说,截拳道是一套方法论。

任何一种技击术都有很多种攻击和防御的方法,但是真实的格斗是富于变化的,没有固定的形式,无法预料对手利用何种手段在何时攻击,只能依靠本能反应,“以无法为有法”,以不变应万变。

“无法”要以“有法”为基础。

截拳道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方法,可以教会你如何利用肉体武器,如何获得精神力量,如何拥有超常的体能,如何攻击,如何自卫,如何追寻武学真谛乃至生命真谛。

但是,这些方法只是通往彼岸的桥梁,即使跨过它也要继续前进、发展,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而达到武学和人生的巅峰。

从思想的角度来说,截拳道武道的哲学,是哲学的艺术。

其中既有中国传统的佛家、儒家、道家思想,又有西方哲学家的理论,是中西方哲学的融合。

它不但适用于练习搏击,而且适用于对人生的探寻。

它致力追求武术和人生的哲学的统一,是在技击实战与探索人生两方面高度融合的整体化武道

它只是把武术作为一种载体,又超越了武术的范畴。

截拳道是自由之道,它追求精神和肉体完全自由的修炼,而自由是人生最为可贵的。

截拳道没有任何限制,“以无限为有限”充分体现了它对自由的追求。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对截拳道的高度概括,是截拳道的宗旨与核心。

通过修炼截拳道,也许你能学到高超的技击技巧,也许你会找到成功的奥妙所在,也许你会改变对生活的态度,也许你还有更多的思考……总之,“截拳道可谓开启智慧之火炬,它系生命之道,一朝向意志力与控制力的动作”,“截拳道并非伤残之法,而系一大道,朝向生命真谛追寻的坦荡大道。

我们只有在了解自己时方足看透旁人。

截拳道则系朝向了解自己之道而迈进”。

最后,让我们以截拳道自勉:打破现有的法则,创造全新的生活,用有限的生命,发展无限的自我!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