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维持原来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解毒化淤颗粒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比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疗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脑梗塞 解毒化淤颗粒 临床观察。

脑梗塞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虽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但致残率仍然很高。自200405~200610,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1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12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按患者诊治顺序的奇偶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46~70岁,平均66岁;病程最短6 h,最长1周;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24例,中度33例,重度9例。对照组62例中,男35例,女27例,年龄45~72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5 h,最长1周;其中神经功能缺损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二代标准)的中风病病名诊断标准[1];②中医辨证属气虚血淤证,主症表现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次症表现为面色白,气短乏力,自汗出,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或有齿痕,脉沉细。③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塞诊断标准[2]。

1.3 病例排除标准。

疗前检查发现严重心、肝、肺、肾病变者,不纳入选择病例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解毒化淤颗粒

2.1 西药治疗①。

溶栓治疗:前2~3 d用尿激酶3万~4万单位,2次/d静脉滴注,以后每天1万~2万单位,维持7~10 d。②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1~2次/d,一般7~10 d为1个疗程;维生素E 50~100 mg,3次/d口服,2~3周为1个疗程。③补充血容量: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脉滴注,1次/d, 10~15 d为1个疗程。④ 脑代谢活化剂:用脑活素20 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一般10 d为1个疗程

2.2 中药治疗 口服解毒化淤颗粒(有大黄、人参、川芎、葛根等组成),1袋/次(袋5 g/次,相当于生药15 g),2次/d,10 d为1个疗程解毒化淤颗粒由南阳医专附院制剂室提供。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