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路由协议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改进算法能量消耗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1—00—03   0 引 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的、具有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大规模的多跳自组织监控传输系统。

节点对自己覆盖区域进行监控和数据收集,通过多跳无线传输方式,将所收集的数据发送到汇聚节点,最后汇聚节点通过互联网或其他方式与用户交互。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等的进一步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受到广泛关注[1]。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已被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军事领域、灾难救援、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般规模较大,节点能量有限并且不易更换,能量消耗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简单、有效的路由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需首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其自身的特点,传统无线Ad—hoc网络协议并不能直接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2]。

因此,如何设计符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1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的设计要求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机制的上述特点,设计时需满足如下设计要求:   (1)能量高效。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有限,路由协议不仅要选择能量消耗小的传播路径,还要考虑整个网络能量消耗,使整个网络能量消耗均衡,防止出现网络空洞。

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要能够简单高效地实现信息传输。

(2)可扩展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由于节点分布密度不同,造成网络规模大小不一。

另外,由于能量耗尽导致节点死亡,作为补充的新节点的加入以及节点的移动等,都会使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路由协议能够适应网络结构的不断变化,具有可扩展性。

(3)鲁棒性。

由于节点能量耗尽或环境因素导致传感器节点失效,或者周围环境对无线链路的通信质量产生影响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本身的缺点等,这些导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不可靠特性,这就要求路由机制具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4)快速收敛性。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动态变化性,并且节点能量和通信带宽等资源也十分有限,因此路由机制必须能够快速收敛,以减少通信协议开销,提高消息传输的效率。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分析   2.1 平面路由协议   在平面路由中,所有节点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功能。

具有代表性的平面路由协议有:洪泛式路由协议(Flooding)、信息协商式路由协议(Sensor Protocols for Information via Negotiation ,SPIN)、定向扩散路由协议(Directed Diffusion, DD)等。

洪泛式路由协议[3]以广播的方式向所有相邻节点发送数据,并重复执行此步骤, 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地或者达到预先设定的最大跳数。

信息协商式路由协议[4]是一种对洪泛路由的改进,使用元数据进行协商通信。

定向扩散路由协议[5]是一种基于查询的路由机制,数据传输分为兴趣扩散、建立梯度和路径加强三个阶段。

平面路由协议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算法简单,但是缺少能有效均衡能量的策略,能量消耗较快,可兼容性和灵活性比较差,不适合在大规模网络中使用。

2.2 层次路由协议   在层次路由协议中,网络通常被划分为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多个簇头又可形成高一级的网络,在高一级的网络中,又可以形成分簇,再组成更高一级的网络,直至最高级。

层次路由适合大规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扩展性好。

(1)LEACH协议   低功耗自适应分簇算法(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LEACH)[6]是最早提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层路由协议

LEACH算法定义了 轮的概念来周期性执行,每轮中包括簇的建立和稳定的数据传输两个阶段。

在簇建立阶段:每一轮开始时设定一个阈值,每个节点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如果随机数小于阈值T(n),那么这个节点在本轮就被选为簇头

T(n)的计算公式为:   集合G是指在最近的1/p轮中没有当选过簇头节点集。

如果节点在最近的1/p轮中已经当选过簇头,则T(n)的值便设置为0,这样在下一轮中不再当选簇头节点,此种做法能够保证网络中每个节点都有当选为簇头节点的机会。

当选为簇头节点广播其是簇头的信息,其余节点会根据收到的信号强弱选择它所要加入的簇。

节点确定要加入哪个簇后,便发送数据包告知,其中包括自己的节点ID和所要加入的簇头ID。

当所有节点都加入到簇后,即完成簇的建立过程。

在稳定的数据传输阶段:簇内节点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给簇头节点簇头节点首先对收到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然后再将数据发送到汇聚节点

但频繁的簇头选举会增加能量开销,为避免这种现象,稳定的数据传输阶段一般会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

(2)TEEN协议   TEEN协议(Threshold sensitive Energy Efficient sensor Network Protocol)[7]是对LEACH协议的改进,是一种事件触发式信息报告的路由协议,它采用了与LEACH协议相同的分簇结构。

初始阶段,簇头向成员节点发送一个硬门限值(测量值)和一个软门限值(测量值的变化值)。

当监测数据首次超过设定的硬门限值时,节点便将它作为新的硬门限,并把数据发送到簇头节点

接下来,如果监测数据与硬门限的差值大于软门限界定的范围,则节点将最新采集的数据发送到簇头节点,并将最新监测数据设定为新的硬门限

(3)其他分层路由协议   PEGASISAS协议[8]是在LEACH协议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基于链的优化协议,首先在网络中选取一个节点作为首领节点构建一条最优回路链。

HEED协议对LEACH协议簇头选择算法做了改进,解决了簇头分布不均和簇头能量负担不均衡问题。

EARSN协议簇头固定的路由协议,由汇聚节点来划分簇,并广播每个簇头节点的ID和所分配的簇内节点的位置信息。

还有一些基于LEACH的改进算法,如DCHS,该算法在选举簇头时考虑了能量因素;LEACH—C和LEACH—F算法采用由基站选举簇头的方式。

在层次路由中,簇头节点负责路由信息的发送,并进行数据融合,减少冗余数据,能有效延长网络周期,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灵。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