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教育现状概述

〔摘要〕文章从学科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师生情况、教学设备、继续教育等方面对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和梳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虽然有些微瑕疵,但总体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和较稳定的状态。

〔关键词〕图书资讯教育;高等教育;台湾。

收稿日期:2011-03-17。

作者简介:张华姿(1978-),女,文献信息中心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台湾资讯研究,发表论文2篇,参与编写专著2部。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06.024。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06-0087-08。

A Summary about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Zhang Huazi。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 in Taiwan about the speciality system,the course arrangement,the staff—student condition,the teaching facility,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tc.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lated data,it pointed out that in spite of a little inadequacy,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in Taiwan has reached a higher level and come up to a relatively stable period.

〔Key words〕the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ducation;higher education;Taiwan。

中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可溯至上世纪20年代武昌文华图专的成立。1949年海峡两岸隔绝后,大陆在学科发展上主要参照苏联模式,而台湾的学科建设则受美国影响较深。1955年,台湾省立师范学院(现名台湾师范大学)在社会教育学系设立了图书馆组(现名图书资讯学组),这是台湾地区设置的第一个图书馆学专业。1961年,台湾大学于文学院内成立了图书馆学系(1997年改名为图书资讯学系),为台湾第一个在大学内设置的图书馆学系[1]。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已达到了比较稳定的态势,本文将从学科专业体系、课程设置、师生情况、教学设备、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

1 图书资讯学专业设置。

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经过几十年的稳步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已形成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目前开办图书馆学教育的系所有9个,其中,开展本科教育的有6个,分别为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以下简称台大)、辅仁大学图书资讯学系(以下简称辅大)、淡江大学资讯图书馆学系(以下简称淡大)、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系(以下简称世新)、玄奘大学图书资讯学系(以下简称玄奘)、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图书资讯学组(以下简称师大图资组。该组已于2007年停止本科招生)。开展硕士研究生教育的8个,分别为台大、辅大、淡大、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政大)、中兴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兴)、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师大图资所)、世新大学资讯传播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世新资传所)以及交通大学电机资讯学院在职专班数位图书资讯组(以下简称交大)。提供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目前只有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2家(台湾师大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于2009年开始招收博士生[2],政治大学也将于2011年开始招生[3])。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所基本情况表。

由表1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本科教育和继续教育并驾齐驱,为台湾地区培养了一批批基础理论扎实的实务工作人员;长期以来,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只有台大于1989年设立了博士点,近两年来有所发展,师大图资所于2009年开始招生,政大也将在2011年开办。从教育机构所在的地理位置来看,基本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如表1所示:9个机构中在台北市的有4个,台北县2个,新竹市2个,最靠南端的1所位于台中市的中兴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也还是在中部;南部和东部竟为零,区域分布极为不平衡,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南部和东部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 课程设置。

2.1 本科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职业竞争力。总体来看,台湾地区图书资讯系所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差别,但基本相同,均强调造就手脑并用、理论与实务并重的优秀人才,培养具有现代观、国际观以及未来观的图书馆及其相关产业之信息服务研究、教学及从事实务工作的各类型人才,使其不但要能科学化、有系统地搜集、处理、制作及运用各类型数据,同时更要善于独立思考、判断及表达意见。

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求学生系统地把握传统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外,同时加强了数字图书馆、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与信息社会息息相关的课程。低年级以图书馆学基础课程为主,以培养其核心专业能力,继之加入信息科技的应用,以满足市场需求,尔后进行分科分类及各主题的研讨,高年级与硕士研究生则以管理与项目研究为主。同时,透过实习以及图书信息产业界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职场,贡献所学,服务社会。

为尊重大学学术自由并建立各校特色,台“教育部”于1995年取消部定必修科目的要求,由各系自行制定必修课程[4]。大体说来,目前各校本科课程结构包括:(1)各学院共同必修(即校定必修)科目20~34学分,如国文、英文、历史与文化、体育等,以型塑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2)系定必修科目39~78学分不等,各图书资讯学系所有所差别,名称也有异,主要有图书馆学导论、计算机概论、图书馆管理、信息组织、参考资源与服务等,此为专业学习的关键所在;(3)辅系外系副主修科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系外的一些科目。通过选修课的学习,扩展知识面,提高适应不同社会需求的能力;(4)通识教育科目,如文学与艺术、历史思维、生命科学等,通过通识科目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人文情怀。各校毕业学分数从128~139学分不等:台大、淡大要求139学分,为最高,世新大学要求134学分师大、辅大、玄奘均是128学分[5]。

具体说来,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虽有所差别,但总的说来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基础理论与方法:如图书馆学导论、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学统计、信息组织、馆藏发展、资讯素养与应用、竞争情报、目录学、信息心理学、主题分析、索引及摘要、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电子技术及其应用:如计算机概论、程序设计、图书馆自动化、数位资讯组织、多媒体数据制作与典藏管理、资料探勘等。

读者服务:普通心理学、阅读与图书馆、人际沟通与读者服务、 服务管理等。

信息机构管理与实务:图书馆管理、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概论、图书馆作业评估、图书馆实习等。

其他相关的课程:如传播学概论、儿童读物、图书信息法规、各类型图书馆、图书馆建筑、图书出版等。

其他一些相关主题的研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为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各培养单位均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本系所的课程作出一定的增删,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培育出更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专门人才。

2.2 硕士课程设置。

硕士研究生教育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硕士毕业生是台湾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课程设计强调知识的整合与应用,除原理与方法的基础课程外,特别设计兼顾理论与实务的重点课程,期望学生能兼具独立思考与具体操作能力。

现有8所图书资讯学系所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的学分从24~36不等(不含硕士毕业论文3~6学分),其中必修科目2~4门,包括研究方法和与图书信息有关的课程学分最少的6分,最高的12分。由此可以看出,在重视专业基础原理与研究方法训练的同时,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研究生教育大大提高了选修课所占的比例(12~24学分),这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合理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尽快投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对于本科毕业于非图书资讯学专业的硕士生,台大、政大、中兴还要求其先修相关课程,以便快速获得本专业的核心知识,为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台大包括:参考资源与服务、信息搜集与组织、图书信息学[6]。政大包括:信息组织与主题分析、参考资源与服务[3]。中兴包括:图书资讯学导论、参考资源与服务、资讯搜集与组织、图书资讯学实务。交大规定核心课程包括参考资源利用与检索、数位图书馆技术、诠释语言与系统设计、数位图书馆经营与管理、程式语言、电脑网络与图书资讯系统[7]。

2.3 博士课程设置。

博士生教育是顶尖的精英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台大师大图资所均明确提出意在培养图书信息学相关领域师资以及研究人才、信息服务机构的高级管理及领导人才,毕业生将同时具备一定深度的理论,以及独当一面的研究能力。课程的设计要强调理论性、前瞻性与深层性,尤其着重鼓励学生与现行业界实务的反思,以期对产业服务有前瞻性贡献。因此,两校的博士研究生课程均以专题研究研讨为主,如图书信息学研究趋势、知识组织专题研究等。对外语水平的要求较高,如台大还要求需选修以前没有修过的外文1年,且入学后至取得学位前须发表中英文论文各1篇于指定期刊。在毕业学分要求上,不含博士论文,台大为24学分师大为28学分。修业年限均为2~7年。

3 师生情况。

3.1 师资情况。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教师队伍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学科的发展水平。同时,图书馆学又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开展图书情报工作和提供信息服务必须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以及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规划课程、聘用师资时,各校均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除了聘任学有专长的专任教师外,也特别聘请产业界及图书馆实务界专家担任兼任教师,以培养学生核心专业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

表2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教师(包含专任与兼任)统计表。

辅大包括日间部与进修部。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9年》。

从表2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现有专任教师63名,占教师总人数的35%,其中男性为29名,女性为34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有52人,占所有专任教师的83%,其中,师大图资组、台大、政大、中兴、交大、师大图资组老师均有博士学位,说明所开展的教育层次越高,对教师的学位要求也就越高。

在兼任教师方面,共有11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65%,其中男性61名,女性55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有53人,占所有兼任教师的46%。在所有系所中,以辅大的兼职教师人数30名为最多,大概因为该校开办夜间进修班的缘故。

表3 专任教师博士学位背景统计表。

辅大包括日间部与进修部。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9年》。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具有博士学位的52位专任教师中,学科背景为图书资讯学的有31位,占60%,仍为绝大多数;其次为电脑资讯,为10位,占19%,说明随着电子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应用,对毕业生除了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素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也被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3.2 学生情况。

在校学生方面,根据2008年7月的统计数据,台湾地区6个图书资讯学本科教育点共有在校生1 407人,其中男生432人,女生975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25倍,男女生比例悬殊;硕士在校生440人,其中男生136人,女生304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近3倍。台大图书资讯学研究所博士班每年招生5名学生,自1989年开始招生,到2007年共招46人。现有学生27人,男生6人,女生21人,男女比例仍然悬殊。在毕业生方面,截至2008年7月,共有本科毕业生11 100名,其中男生2 243名,女生为8 857名,男生仅及女生的1/4;硕士毕业生960名,其中男生228名,女生732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倍多。博士生方面,台大现有在校生27人,男生6人,女生21人,均以女生居多。

对于本科与硕士毕业生,在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升学者有图书信息、管理学、新闻传播等领域或出国留学的选择;就业者则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偏向,选择图书信息或档案管理、图书馆专业、出版传播等领域。至2008年7月,台大的博士点设立19年来,有17位学生毕业,就业去向一般为图书资讯学系所、大学通识教育科任教或图书馆界服务。

表4 本科教育阶段学生情况统计表(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

注:在毕业生人数方面,师大的只限图资组;世新大学的不含二年制在职专班。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9年》。

表5 硕士研究生学生情况统计表(包括在校生和毕业生)。

注:台大、世新、师大图资组均另有在职专班。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9年》。

4 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包括馆藏图书资料、实验室、视听与教学设备、电脑与网络设备以及编目设备等。一个教育机构的教学设备对提高教学水平、开拓学生的思维以及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台湾地区现有的9所图书资讯学系所,在图书资料馆藏方面,有专业图书室的学校有台大、辅大、淡大、政大、中兴,其中以台大图书资讯学系图书室馆藏最丰富,馆藏图书23 250册,期刊211种,视听资料416册、件,电子资源212种,合计24 089册/件。在实验室部分,辅大、世新、玄奘、政大、中兴、师大图资所、交大等都有设置,共有9个实验室。玄奘、师大图资所、交大没有视听设备。所有学校均有电脑与网络设备。编目设备以台大最为完备,其他学校都没提供。具体情况如表6:

表6 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所教学设备一览表。

续表6。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5—2009各年)。

5 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是学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学的继续教育不仅为图书馆员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推动了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回流教育,加上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发生巨大变革,加大了图书馆员对于在职教育的迫切需求。为响应政府的号召并配合馆员的需求,台湾的图书馆学教育机构都积极办理继续教育活动。按照学分制度,可分为有学分的继续教育和无学分的继续教育

学分的继续教育包括:学分班、学士在职专班、硕士在职专班。无学分的继续教育有研讨会、研习班、演讲。2003—2008学年中,各类型继续教育总体开展情况如表7、表8:

表7 2003—2008学年度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

所有学分继续教育总体情况统计表。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5—2009各年)。

表8 2003—2008学年度台湾地区图书资讯学系所无学分的继续教育总体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华民国”图书馆年鉴》(2005—2009各年)。

由表7、表8可以看出,近年来,台湾地区图书馆学继续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有学分的继续教育方面,无论在开班个数还是参加人数,都保持了一定的水平,且比较稳定。这表明此种类别的继续教育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本地区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升自身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渠道。而无学分的继续教育也蓬勃发展,5年中共举办研讨会33场,研习班36班次,专业人士的演讲171场,参与人次达到14 052。

6 结 语。

综上所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台湾地区图书资讯教育已处于比较稳定的发展状态,相对于台湾岛内2 300万的人口总数,6个学士点,8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2011年将达3个)的学科教育规模已属较高水平的发展态势。不足的是,在地理区域分布上,偏重于北部,中部以及东南区域比较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制约了图书馆学继续教育的开展。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注重传统专业课程和计算机与网络相关技术课程的开设,也注重人文社会情怀的教育,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设了如国文、历史与文化、文学与艺术、历史思维、生命科学等相关课程。在师资水平上,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已达83%,且大多数学科背景为图书资讯学博士学位,基本能够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师生比例上,除玄奘(19.7%)和淡大(12.3%)较大外,其他学校都在10%以内。在教学设备方面,各校均已较齐备,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重视编目设备的购置。在学习气氛浓郁的宝岛,图书资讯学的继续教育也不例外,多年来蓬勃有序地发展着,不仅为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服务工作岗位输送了大量人才,也丰富了图书资讯学的学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瑾.台湾图书资讯教育发展历程与特色[J].引进与咨询,2003,(5):16—19.。

[2]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qkpdf/xdqb/xdqb201106/xdqb20110624—2.pdf"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