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危机研究中的几个理论误区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我国理论界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许多研究观点陷入一些理论误区

如,金融衍生品概念混淆、金融危机的成因表面化、监管作用夸大化、误读英美国家的“国有化”及所谓的“阴谋论”等,需要给予澄清。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阴谋论      国内学术界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出了许多观点。

但在探讨过程中,由于一些专家、学者对金融衍生品领域不熟悉,因此出现一些理论上的误解,需要及时给予澄清。

一、金融衍生品的概念混淆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掉期、股票权证等才刚刚开始,所以大家不太熟悉这个领域。

一提到金融衍生品,首先就自然想到期货品种,将期货及其衍生品期权误读为金融衍生品

关于金融衍生品的定义,教科书上有明确界定,是指金融原生品衍生出来的金融产品。

它的特征是:衍生性,即有原生品相对应;杠杆性,即实行杠杆交易;表外化,即金融衍生品交易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相应科目,被称为“表外业务”;场外现货交易,即金融衍生品一般都是一对一的通过合同来进行的约定交易,源于现货交易范畴,因而在场外进行,包括现货选择权,都在场外一对一交易

从概念特点看,金融衍生品是一些金融产品的杠杆化派生产品,属于金融现货产品的范畴,而股指、利率、汇率期货及其选择权,则属于期货范畴,两者的性质是有区别的,不是一类同质事物。

期货金融衍生品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集中场内交易还是分散场外交易

期货类产品必须通过场内集中交易,有统一的开盘价、收盘价、结算价,场外延时交易是场内集中交易的延续,这些交易是在会员之间进行,是集中的报价交易,统一结算,市场有很高的透明性。

现货类金融衍生品是场外分散交易,因为每一笔交易都需要合同,所以只能是一对一交易,没有各种结算价类的信息,市场不透明,公开信息很少。

二是交易的标的物不同。

期货类产品交易的是一个公共的期货合约,标的物是标准化的、公共所知的。

金融衍生品类的交易都是一对一的非标准化现货交易,具体条件和品种由双方约定,如现货选择权,以双方约定条件为准,因而不可能产生出公众信息。

三是结算方式不同。

期货类产品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天都报出结算价,而金融衍生品不实行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而是到期结算盈亏。

四是产品组合不同。

金融衍生品大多是复杂的产品组合,如,次贷产品是各种组合债券和信用违约掉期的组合,还有许多交易使用现货选择权组合,因而是复杂的。

所以很多专家为了区别,将其称为“复杂衍生品”。

期货类商品是没有组合的,因为它是公众交易,是一类资产或商品的基准价格,所以不可能将两个品种一起交易

五是功能不同。

期货类产品主要功能是通过形成价格来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金融衍生品交易功能在于转移风险

通常讲期货市场有化解分散风险的功能,好像二者相同,但它们转移风险的方式完全不同。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每天都知道自己的风险,而金融衍生品的购买者往往因存在明显的小利益而忘记大风险,待感知到风险时已无力承担。

六是不都是表外业务。

期货类产品无论是保值还是投机都记人资产负债表,而金融衍生品是表外业务。

人们之所以容易将二者都称为金融衍生品,主要因为期货类产品都从贸易和金融原生品派生演变而来,有原生品对应,还有两者的杠杆效应是相同的,但它们毕竟不是同类事物,不可混淆。

准确地讲,金融衍生品属于现货交易范畴,不是公众交易,是一对一交易,而期货类产品是公共交易,所以有政府监管;金融衍生品用合同法律调节纠纷,期货类产品专有期货法规调节。

期货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概念混淆,不仅会造成理论的错误,而且还会误导实践。

如,我国目前因所谓金融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而出现巨大亏损的案例就是一个证明,当亏损出现时,明明不是套期保值,而是一对一的现货选择权对赌交易,人们却往往将其称为“套期保值”,没有及时处理并酿成重大风险

深南电、几大航空公司的巨亏实际上是现货对赌选择权交易,应在出现亏损时及时处理,不能用套期保值的原则来对待。

这就是概念混淆的结果。

二、金融衍生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论      我们正经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但人们对其认识一直不充分。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舆论认为这是一场次贷危机

主流舆论的“次贷危机论”主要指责金融创新过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次级债是这次危机的根源。

从表面分析,次贷是罪魁祸首。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贷款机构为分散风险和拓展业务、实现利益最大化,把住房按揭贷款打包成住房抵押按揭债券(MBS)进行出售回笼资金。

投资银行购买MBS后,把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设计出风险和收益不同档次的新债券,也就是担保债务凭证CDO,然后再推出能对冲低质量档次CDO风险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及二者的结构化产品——合成CDO。

这些结构化的组合产品形成所谓的次贷价值链SB→MBS→CDO→CDS→合成CDO。

这些产品的潜藏风险很大,因而收益率也高。

由于具有风险对冲工具CDS,CDO被评级公司冠为AAA级债券,获得全球对冲基金和各大金融机构的青睐。

房价不断上升,以住房按揭贷款为基础的CDO的高回报率也自然得到保障。

持有CDO的基金组织和金融机构见获利如此丰厚,纷纷通过杠杆融资,反复向大银行抵押CDO,将获得的资金再度投入CDO市场。

著名的凯雷基金破产时杠杆倍数高达32倍。

这一系列创新产品的活跃进一步刺激了贷款公司继续发放次贷,房地产泡沫膨胀。

次贷品种只是一种金融工具,不可能是危机的根源。

实际上,从目前的根源来分析,这不是次贷危机,也不是单纯的金融危机,而是一场经济危机

据《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2月3日的报道,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2008年12月1日发表的公告中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已近一年,实际上从2007年12月就已开始。

由于数据滞后,实际商业周期测定委员会到一年后才能认定衰退,那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次贷不是根源了。

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出现是有其必然性的。

美国的经济危机从本质上看是过度透支消费发展模式的问题,是周期循环的,一定会在商业周期上表现出来,房地产泡沫破裂就是周期性资产价格下跌的结果。

在认识这场危机的过程中,金融衍生品祸害论导致人们不能去正确认识这场深刻的经济危机

对实际经济工作,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没有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国家来讲,由于没有思想准备,企业和国家受到了很大损失。

回顾这场经济危机不难发现,经济学家的言论客观上产生了误导:最早将次贷危机集中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和欺诈上,认为是杠杆使用过度,金融衍生品出了问题。

到2008年9月,华尔街投行震荡,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下,大家又将议论集中于金融危机,认为次贷危机已蔓延到金融领域,对金融体系形成冲击,出现“华尔街金融风暴”的说法。

于是,国内一些学者认为是“金融危机”,是虚拟经济过度的问题。

2008年10月后,美国抛出9000亿美元的救助方案,也无能为力,阻挡不住金融危机的蔓延。

这时又有学者说危机从虚拟经济传递到实体经济,这才有人说是经济危机

从上述过程可见,至少理论界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这场经济危机的后果,也没有集中力量找出这场危机的真正根源。

实际上,真正根源在于实体经济出现危机次贷危机只是一个最先出现的表面现象。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