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印度:龙与象的博弈

中印两国经贸关系在2003年出现了转折性变化,但是两国间有许多非常特殊的问题要解决。

8月初,英国经济学人信息中心(EIU)公布了最新季度报告指出,中国印度在今年至2007年将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使亚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该报告认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增长将高于其它新兴地区,但这归功于中国大陆和印度的强劲经济表现。

中国今年仍有望实现经济增长7%。

印度在2003至2004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达5.9%,下个财政年度将达到6.7%,主要推动力是服务业。

这个报告出台的前两个月恰恰是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中国瓦杰帕伊的到来表明中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这次访问对双边关系推动最大的将在经贸领域。

突破性进展的中印关系自然有许多潜能有待挖掘,但是不可否认的存在许多的负面的制约因素,中国龙和印度象之间应该在合作与竞争中求得共赢。

复苏的中印关系      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经历了互补、中断、恢复、增长的过程。

1990年代以前,中印两国的关系是多变的,当时由于双方都不是对方的主要贸易伙伴,而且两国经济落后,可以互补的极有限,所以双边经贸的规模很小。

1950至1962的13年,双边贸易额总共才2.6038亿美元。

此后双边贸易中断了14年,到1977年得以恢复。

虽然基本趋势是稳步增长,但贸易额仍很小,1990年才达2.64亿美元。

90年代以来增长加快。

2002年达到创纪录的水平49.5亿美元。

两国企业之间的投资在90年代后期开始,但是数量少、规模小、增长慢,还只能说是刚刚起步。

中国方面,前一些年主要有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印度建立合营钢厂。

近年中国一些家电业巨头进入印度

1999年康佳进入印度,先与印度企业合作,2001年建立独资公司,销售额达2.2亿卢比。

TCL2000年进入印度,与巴朗国际有限公司建立合资公司,销售TCL的产品,同时开设6家装配厂。

海尔也于2001年进入印度,与热线电气公司建立合资公司

就在这次瓦杰帕伊访华结束之际,被印度批准在印投资3亿卢比建立一家独资的海尔分公司

中国的硬件制造商华为也进入印度的硅谷——班加罗尔,建立软件开发机构。

印度方面,如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之一的兰巴辛公司1993年到中国广东建立合营企业。

90年代末以来,印度的几家最大的信息技术企业相继进入中国

印度最大的计算机培训机构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NIIT),1998年进入中国,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00多个培训中心。

Aptech信息技术公司于2000年在北京建立合资企业。

2002年,萨蒂亚姆、信息系统公司(Infosys)以及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进入上海开展业务。

这都是中印经贸关系全面启动的前奏。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