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在中国的早期报道】2018年上海世博会时间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

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开始,逐渐成为人类总结历史经验、展现聪明才智、凝聚合作精神、交流文明成果的重要舞台,是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现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

在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之际,打开尘封的历史,回眸晚清的岁月,发现中国报人报刊不仅关注过、报道世博会,而且准确地预测到上海世博会在浦东盛大举行。

英文报道,抢占先机       1851年伦敦世博会在“水晶宫”隆重开幕后,中国报刊并没有报道

不过在筹备阶段,广州《中国丛报》和上海《北华捷报》都报道了在华英国官员和商人积极促使中国参会的事宜。

1850年7月,《中国丛报》刊登了广州英国领事会议纪要,报道了他们召开专门会议讨论组织中国商品参会。

“6月24日和25日,英国领事馆在香港和广州分别召开外国人会议,讨论采购各种中国商品和工艺品参加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最好方法。

” ①7月4日,广州领事馆再次开会讨论,报道说:“它将促进科学和文明的发展,扩大贸易的范围,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②他们已经将合作建议呈递给两广总督徐广缙,却遭到了直接的拒绝。

12月14日,《北华捷报》报道说,广州成立的委员会突然停止工作。

12月21日,《北华捷报》刊登消息说,本报呼吁上海商界为博览会选送展品已经很久了,但只有英、法、美三国领事和少数商人响应,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③。

中国商人徐荣村却敏锐地抓住机遇,将“荣记湖丝”寄往伦敦参会,获得金银大奖。

由此,徐荣村成为“世博中国第一人”。

报人王韬,身临其境      1867年巴黎世博会,对于中国来说,最值得一提是:中国近代报人王韬抵达法国参观了巴黎世博会,并在自己的文章中记叙了此次盛会,    王韬,字兰卿,江苏吴县人,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这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

1864年,兼任《近事编录》的编辑工作。

1867年,王韬受邀赴欧游历。

在巴黎期间,王韬参观了巴黎世博会会场,记载了亲身感受。

他首先介绍了巴黎世博会场馆,“盖此院之建,在1866年,因将开设博物大会,特为万国陈设各物公所。

二三年来竭资兴造,加意经营,日役工匠数千人,犹不暇给。

”其次,描绘了开幕盛况,“开院之日,通国民人,列邦商贾,退远毕集”,“是日欧洲各大国君主驾临游幸者,自法外有俄罗斯,有普鲁士,有土耳机,咸至其中,咨情鉴赏。

”接着,介绍世博会展品,“院内排列炉陈者,皆当世罕融之珍,或有莫悉其名者。

”同时,叙述了评奖情况,“法主特简一博识宏览之大臣,细察详观,辨别其美恶,品评其高下,次第其等差。

然后参定应赏多寡,编列入名,记以一牌,系于外。

”记载了参观人数,“来观者日有数万人,络绎于道;遗侠十旬,至者始稀。

”④    十余天后,王韬抵达英国伦敦,参观了伦敦世博会遗址。

他对壮丽辉煌的钢框玻璃大型展馆“水晶宫”作了惟妙惟肖地描述。

“玻璃巨室,土人亦呼为‘水晶宫’,……地势高峻,望之巍然若冈阜。

广厦崇旎。

建于其上,逶迤联翩,雾阁云窗,缥缈天外。

南北各峙一塔,高矗霄汉。

北塔凡十一级,高四十丈。

砖瓦榱桷,窗牖栏槛,悉玻璃也;日光注射,一片晶莹。

其中台观亭榭,园囿池沼,花卉草木,鸟兽禽虫,无不毕备。

”⑤    王韬游记,关注现实,介绍新知,成为将伦敦世博会和巴黎世博会首次见诸书刊的中国人与世博会的关系。

⑥      《申报》通讯,见证历史       1876年,美国在独立纪念地费城举办世博会

这是第一次真正由中国人代表中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

李圭成为这个幸运儿。

李圭虽为海关职员文牍人员,却是《申报》的忠实读者和热心作者。

申报》曾刊文介绍说:“李君小池名圭,……平时崇论宏议,往往托邮筒交本馆,并诸日报阅者,几至五体投地,回声叹服。

洵为今时之有心人也。

”⑦出国前,他到申报馆告别,并与《申报》“订定:凡经过之处必有日记,随时寄示。

”1876年5月,李圭从上海启程赴美参会。

会后,他横穿大西洋访问欧洲,1877年1月返回上海

每至一地,他就撰写通讯,报道环球见闻,寄回《申报》发表。

6月7日,《申报》首次刊登了署名“环游地球客”的旅行通讯《东行日记》,并刊登了编者按“本馆附识”,交代本稿件的由来,“今此记系五月初一亥刻,在日本横滨丹次所发为第一次之信纸。

以篇幅较长,故作两日分刊。

阅者鉴之。

”⑧此后,《申报》开始了旅行通讯《东行日记》的16次连载报道

在《东行日记》中,李圭只是简单报道了他参观费城世博会时间,“初五日至六月二十一日,入会游览,间赴他处观规制。

……六月二十三日至七月十一日,入会游览”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返国后,他撰写了《美会纪略》1卷、后来与《东行日记》等合辑为著作《环球地球新录》,于1878年正式出版,详细介绍了费城世博会的盛况,中国人正是通过此书第一次比较真切地走进了世博会

《东行日记》被认定为是中国报纸最早刊登的旅行通讯。

⑩      世博升温,竞相报道       进入20世纪后,清政府参与了晚清历次世博会

但最具典型意义的是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

清政府派出以溥伦贝子为监督的中国代表团赴美参会,首次打破了此前洋人垄断中国参展世博会事务的历史。

随着清政府参加世博会的积极态度,新闻界逐渐兴起了报道热潮。

开幕前,国内报刊纷纷报道此次世博会的由来和建设情况以及中国筹备参会的情况。

1903年6月,上海万国公报》译述了《记圣鲁义大博览会》一文,林乐知介绍说:“美国明年圣鲁义开一大博览会,邀请万国往赛,诚一时之胜举也。

”追述了美国三次世博会情况,“今在圣鲁义,已第四次矣。

”交代了开会之由来,圣路易斯“本法国属地,自1803年总统哲斐孙在位时,购之于拿破仑,旋分为十余邦。

今之赛会,该处百年以来之进步也。

故现在规划地亩,以便陈设,须俟明年四月方能开会。

”⑾分别介绍了圣路易斯的地理位置、世博会费用和建筑等筹备情况。

1903年8月9日,上海《中外日报》发表时评《论派员至美赛会之宜慎》一文,呼吁“赴赛之事,以将来能使本国多销出口货为要义,其珍异古物使人炫骇,则为技末之事。

”⑿    4月30日,世博会开幕后,国内报刊纷纷报道,介绍世博会的进展情况。

《东方杂志》首先以时事图画的形式报道了溥伦贝子赴美参会消息,以表祝贺。

6月8日,《东方杂志》刊登了《圣鲁伊斯万国博览会全景》、《圣鲁伊斯万国博览会中之教育馆》等图片消息,使国内读者对圣路易斯世博会的建筑有了感性认知。

其次,《东方杂志》发表了《赛会志略》、《各国赛会汇志》介绍中国参展的商品和获奖情况。

8月5日,《大公报》发表通讯《圣路易博览会万国报馆会议详记》,报道世博会期间的世界新闻记者大会。

9月4日,《东方杂志》发表短评《圣路易会场之国耻》,批评政府失职以致展品在国际丢人现眼。

10月4日,《东方杂志》发表文章《留学美国学生力争国体》,叙说了中国留学生与清政府监督交涉撤去已经布展的辱华项目的经过。

12月1日,世博会闭幕,国内继续报道

12月,《万国公报》刊登了通讯《圣路易大博览会之游记》,介绍世博会的盛况。

1905年2月,《万国公报》再发表《圣路义散会余闻》一文,荟萃了社会各界对此次世博会的评价。

8月28日,《东方杂志》刊登《各国赛会汇志》,报道中国上海和湖北商人参展商品获奖的消息。

10月23日,《东方杂志》刊载了《书美洲学报实业界记散鲁伊斯博览会中国人入赛情形》一文,揭露清廷官员在圣路易斯世博会期间的各种荒唐事情。

《记圣路易博览会中国入赛情形》一文,介绍了清朝政府参加1904年圣路易博览会的具体情况,猛烈批评了清朝政府官员的腐败无能。

中国报刊对圣路易斯世博会报道,内容多元,体裁多样,既有新闻图画,又有消息、短评、通讯和长篇评论,体现出比较高的报道水准。

此后,清政府陆续参加了历次世博会,但报道规模明显减小。

期盼世博,落户中国       在中国参加世博会和报界连续报道的过程中,近代报人开始期盼世博会落户中国

最早提出这一主张的是近代早期报刊思想家郑观应。

1893年,郑观应出版著作《盛世危言》,发表《赛会》一文。

叙述了世博会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1893年美国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情况;阐述了世博会重要性,“泰西以商立国,其振兴商务有三要焉:以赛会开其始,以公司持其继,以税则要其终。

赛会者所以利导之也。

” ⒀大胆倡议上海举办世博会,“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轮电往还,声闻不隔。

”⒁    1902年11月,近代著名报刊活动家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上发表小说《新中国未来记》,陈述了上海世博会的设想。

写道:“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

……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⒂    吴趼人,晚清著名小说家,也是近代著名报人。

1897年后历任《消闲报》、《采风报》、《奇新报》、《寓言报》、《汉口日报》、《楚报》、《月月小说》等报刊编辑。

1905年8月,他将科幻小说《新石头记》发表于《南方报》。

他写道贾宝玉再度入世,参观了上海浦东召开的世博会,“吴淞的商场也热闹起来了,浦东开了会场,此刻正在那里开万国博览大会。

……万国博览大会,是极难遇着的,不可不看看。

……―出门外便是会场,各国分了地址,盖了房屋,陈列各国货物。

中国自己各省也分别盖了会场,十分热闹。

” ⒃    正是这些有识之士,他们具有报刊思想,从事新闻活动,具备了新闻时事的敏锐意识。

在国外世博会举办的不断冲击下,他们感奋抒怀,由郑观应率先提出了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梦想,经梁启超宣传推广,吴趼人具体到浦东开幕,期待世博,落户中国

上海世博会在浦东开幕,中国人百年梦圆,美梦成真。

注释:    ①②Meeting in Relation to the Exhibition of Industry in 1851.The Chinese Repository,Vol19,No.7,July,1850.p404—405、406.    ③俞力:《历史的回眸》,大连日报,2010年4月6日。

④⑤王韬:《漫游随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4、101—102页。

⑥⑾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与世博:历史记录(1851~1940)》,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4、154页。

⑦⑧《本馆附识》,《申报》,1876年6月7日。

⑨李圭:《环球地球新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0页。

⑩方汉奇、李矗主编:《中国新闻学之最》新华出版社2005年, 第145页。

⑿《论派员至美赛会之宜慎》,《中外日报》,1903年8月9日。

⒀⒁郑观应:《盛世危言》,《郑观应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30、732页。

⒂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⒃吴趼人:《新石头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4—315页。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