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并发低钠血症45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45例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心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30.82%,易误诊为肺性脑病。结论 对肺心病急性加重低钠血症应提高认识并及时纠正。

【关键词】 肺心病低钠血症

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发低钠血症近年来已引起国内的日益重视,尤其是中重度低钠血症因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加重患者146例,其中并发低钠血症45例,占30.82%,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男35例,女10例,年龄45~80岁,平均68.5岁,病程6~42年,平均18.5年。基础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35例,支气管哮喘6例,肺结核3例,支气管扩张1例。

1.2 低钠血症的程度和类型 本组45例患者肺心病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血清钠<135mmol/L为低钠血症。按血清钠降低程度分为轻、中、重度:121~134mmol/L为轻度低钠血症共26例,110~120mmol/L为中度低钠血症共13例,<110mmol/L为重度低钠血症6例,最低血钠值为98.5mmol/L。其中缺钠性低钠血症33例,稀释性低钠血症12例;伴低血钾30例,低血镁8例,Ⅰ型呼衰27例,Ⅱ型呼衰3例。

1.3 诱发因素 限盐、长期进食少13例,呕吐、腹泻、出汗多10例,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7例,单纯输注葡萄糖6例,无确切病因者9例。

1.4 临床表现 中度缺钠性低钠血症患者临床可出现恶心、呕吐及脱水征,重度患者出现反应迟钝、淡漠、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昏迷或抽搐;稀释性低钠血症中重度患者可出现嗜睡、水肿加重、昏迷、惊厥或抽搐等症状。

1.5 治疗 本组患者均予以抗感染、改善通气、加强营养及支持等常规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去除诱发因素,同时予以补钠纠正低钠血症补钠按公式计算:补钠量(mmol/L)=(142—实测血清钠值)×0.2×体重(kg)[1]。轻者口服为主,中重度静脉补充,第1天补充计算量的1/3~1/2,剩余量在第2~3天内补充。对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轻者以限水利尿为主,并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重者如合并低渗性脑病昏迷者应用3%高渗氯化钠静脉补充。注意控制补钠的速度和适当的总量,并注意钾、氯、钙及镁离子的补充。

2 转归     45例患者经以上治疗,除2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43例低钠血症在2~6天内逐渐纠正,临床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并发低钠血症甚为常见,文献报道发生率为20%~40%[2],本组发生率为30.82%。在诊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重症低钠血症肺性脑病的鉴别,慢性肺心病并发严重低钠血症,当血清钠<125mmol/L,血浆渗透压<260mmol/L,临床会出现明显的神经精神症状,即称为低渗性脑病,其发生的神经精神症状易与肺性脑病相混淆,容易导致误诊。本组发生低渗性脑病7例,误诊为肺性脑病2例。两者的鉴别点为[3]:①低渗性脑病早期先有乏力、淡漠,晚期出现嗜睡但易唤醒,而肺性脑病早期先有意识障碍,出现嗜睡不易唤醒,并常有球结膜水肿和扑翼样震颤。②低渗性脑病的血钠降低、血浆渗透压下降,多无PaCO2升高;肺性脑病的血钠及血浆渗透压多无降低,PaCO2明显升高。但两者并存时则较难鉴别,及时送检动脉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可明确病因。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