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希罗达)与卡培他滨单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诊断明确的7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单药组37例,两组皆采用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d,连用14 d为一周期,其中联合组在口服希罗达的同时配合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d,1次/d。所有患者至少接受两周期治疗评价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及毒副反应,并至少随诊1年。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44.7%(17/38),临床受益率(CBR)为78.9%(28/38),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7±2.6)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8±6.4)个月;单药组总有效率24.3%(9/37),CBR为51.2%(19/37),TTP为(4.4±2.3)个月,平均生存期为(8.8±5.7)个月,两组总有效率、CBR、TTP与平均生存期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共有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恶心及手足症状,但均能耐受。结论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可获得较高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TTP和平均生存期,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康莱特注射液卡培他滨;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发展迅速,一旦确诊多属中晚期,大部分已失去根治手术和局部治疗(如TACE)的机会,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手段,希罗达单药化疗成为临床较常用的姑息治疗方法。我们自2005—05~2007—06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晚期肝癌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5—05~2007—06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共75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17例,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8.5岁。诊断依据均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要求。临床分期:Ⅱ期57例,Ⅲ期18例。临床分型:单纯型31例,硬化型39例,炎症型5例。肝功能Child—Pugh改良分级:Child A级21例,Child B级42例,Child C级12例。所有病例均为首次确诊,有可评价病灶,无手术及其它侵入性治疗适应症,自愿接受药物保守治疗。随机分为联合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状况、卡氏评分,肝功能分级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2 疗效观察。

2.1 治疗方法联合组采用卡培他滨联合康莱特治疗,其中卡培他滨每次1 250 mg/m2,2次/d,连用14 d,康莱特注射液200ml/次,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21 d为一个周期;单药组仅口服卡培他滨(方法同上),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周期化疗,止吐、升血、护肝及营养支持等常规进行,在第2周期化疗完成后进行疗效评定。

2.2 疗效评价包括近期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 ,CBR)和生存随访。近期疗效按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总有效率(RR)=(CR+PR)/总例数,在治疗前和第2周期结束后1周内复查肝脏增强CT,评价肝内病灶数目及大小变化。CBR评价根据Burris等[1]制定的标准,包括止痛药用量或疼痛减轻情况,KPS评分和体重变化,每周评估KPS及测体重,连续4周以上;如果止痛药用量减少≥50%,KPS改善≥20分,体重增加≥70%,上述指标有一项阳性并持续4周,即判定为CBR获益。生存随访以化疗开始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为生存期,按月纪录,疾病进展时间(TTP)为自开始治疗至肿瘤复发或进展的时间。所有病例随诊至少达1年。

2.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根据数据特征进行等级资料秩和检验、卡方(χ2)检验,Kaplan—Meier法描述各组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