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担保为基础构建P2P担保模式

【摘要】 毕业论文网 /2/view—12173174.htm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P2P借贷近年来迅猛发展,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置资金利用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严重信息对称问题,各家平台发展出了各自的担保方式。

本文利用数学模型证明基于互联担保的P2P担保模式可以降低信息对称

【关键词】   P2P借贷担保模式   一、引言   P2P借贷,多翻译为人人贷,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生事物。

Meyer和Heng(2007)将P2P信贷(PeertoPeer)定义为:在没有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情况下,以提供信贷中介服务的网络平台为媒介进行的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活动。

其业务模式是将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以满足有资金需求的借款者。

即有投资意愿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将资金以贷款的方式出借给借款者,在这个过程中中介机构向双方提供服务,并收取账户管理费和服务费等,并不直接介入信用关系,纯中介性质是其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主要特点。

Berger(2007)认为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平台可以降低借贷过程中的信息对称问题,实现借款人和贷款人互惠双赢的借贷交易。

就P2P本质而言,是一种直接融资模式,体现了网络环境下的金融脱媒趋势。

然而其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

就我国而言,P2P贷款的高利率就是其中之一,这主要是由于P2P贷款多为通过网络平台筹集发放的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贷款有关。

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广春(2013)认为由于我国缺乏社会化的个人征信和评级系统,借款人的信用资质,借款项目的还款能力等一系列信息都无法有效传达。

信息对称产生了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借款人的信用品质信息不完全会导致其贷款申请被拒绝(戴本忠,李湛,2009),提高了借款人的借款成本。

本文针对国内现有的P2P业务模式担保的局限,建立数学模型,证明互联担保能够有效起到缓解信息对称的作用。

二、P2P借贷联保模式分析   我们构思一种在P2P网络借贷中的互联担保模式,即平台通过社交网络和借款人特征,发掘潜在的熟人或有关系的企业,并向双方甚至多方进行推荐。

借款人自己决定是否要组成互联担保组。

担保组内的成员要缴纳一笔保证金,并对其他组员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如果组员违约,其他组员承担了担保责任,则平台不施加惩罚;若其他组员拒绝承担担保责任,平台将终止合作,并没收全部保证金偿付给借出人。

模式中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平台推荐组员,其详细分析将在后面展开;二是保证金的引入,其作用有两个,首先是使得违约惩罚更加可信,其次是其相当于项目融资中的自由资金,也是一种传递项目质量信息的方法。

首先分析借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假设在一个风险中性的环境中,无风险利率为0。

申请贷款的项目分为好项目和坏项目

项目的成功率为p,占所有项目中的比重为π;坏项目的成功率为q,比重为1—π,其中p>q且pR>1。

我们假设项目需要资金为I,且全部来自贷款,无论项目好坏,其成功收益为R,失败收益为0。

信息完全的情况下,即项目好坏为公共信息,借出人根据项目的成功率决定利率,即期末归还金额RL。

综上,在普通的纯信用借贷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逆向选择问题。

之后分析互联担保体系的可行性。

孟??和钟田丽(2012)认为互助担保组织的成员相互之间关系紧密、彼此熟悉,信息对称程度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假设互相熟悉的成员结成一个互联担保组织,即成员之间互相能识别项目的好坏,但借出人不能识别该信息

每个进入组织的成员要预先缴纳一笔保证金A,成员贷款违约将直接损失保证金,如果其他成员违约又不履行担保义务亦会损失保证金,其他情况在贷款结束后保证金将如数退还。

孟??和钟田丽(2012)认为成员不履约不仅会受到经济惩罚,还会面临社会性惩罚。

谢世清和李四光(2011)用信誉博弈分析模型证明了足够的信誉成本可以保证互联担保机制的有效性。

所以我们在此假设只要项目成功,成员一定会履行互联担保责任。

为简化分析,我们假设仅有2个成员互联担保组织,仅在成员项目都失败的情况下违约。

三、结论   综上我们通过分析现有P2P业务模式和其中担保的应用和缺点,设计了一种P2P互联担保模式,要求组员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并缴纳保证金

并用数学模型证明了互联担保可以起到降低借款成本的作用,同时合理地设置保证金的金额,可以起到识别项目质量、缓解逆向选择的作用,从而达到使借款人和借出人双双获益的效果。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保证金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借款人资金的占用,会增大其借款额,使其借款成本上升。

过高的保证金设置会影响借款人组成互联担保组的意愿,所以必须谨慎设置保证金数额。

参考文献:   [1]Meyer T,Heng S,Kaiser S,et al.“The power of people:online P2P lending nibbles at banks1 loan business.” EBanking Snapshot,Deutsche Bank Research,2007   [2]Berger,S.C.and F.Gleisner.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and intermediation: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an online P2P lending marketplace.”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Frankfort,2007   [3]高广春.P2P如何对称2“P”间的信息[J].银行家论坛,2013   [4]戴本忠,李湛.基于信息差异和故意违约成本模型的信贷市场分析[J].南方经,2009   [5]高佳敏.P2P网络借贷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6]孟??,钟田丽.小微企业与互助担保组织的动态博弈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   [7]谢世清,李四光.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的信誉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2011。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