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安全技术的改进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

安全技术领域,机电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据相关资料的介绍,全球事故总数的1/3左右是机电事故。

因此,认真总结机电安全技术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遏制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机电安全技术安全标准;设计技术;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X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0—0041—03  1 安全技术概念及分类  1.1 概念  安全技术,就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为防止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生产活动中,由于在某些作业环境中存在对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不利的因素,或者因设备和工具不完善,工艺过程、劳动组织和操作方法存在缺陷,可能引起各种伤亡事故。

为了预防这些事故及消除其他一些有碍健康的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环境、设备、人身安全,所以这些措施综合统称为安全技术

机电安全技术是为防止机电事故,保障劳动者人身安全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

1.2 安全技术分类  按产业性质分,有矿山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机械制造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交通运输安全技术、轻工安全技术和纺织技术等。

机电设备的生产工艺特点分,有机械安全技术、电气安全技术、起重吊运安全技术、防火防爆安全技术、焊接作业安全技术、金属冶炼及热加工安全技术企业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锅炉安全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等。

2 机电安全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国家机电设备标准有待于完善  2008年12月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编号为GB 5226.1—2008的《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是国家针对机械电气设备安全编写的标准规定。

总体上讲,因为机电设备领域涉及到农林机械、建材和建筑机械、食品机械、起重机机械、印刷机械、皮革机械、橡胶和塑料机械、物料搬运机械、纺织机械、装配机械、木工机械、起重机机械、空调和制冷机械等26个门类,产品品种和类型数目繁多。

如今的生产活动日益复杂化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制定技术要求以及标准数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要。

此外,上所述及的标准属于安全标准中的B类,其内容丰富、可操作性不强,无疑增加了企业执行这些标准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国家针对机电行业中的具体产品制定C类标准来提高机电设备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2.2 人为降低技术标准,不执行国家、行业制定安全生产规范和标准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安全生产法》、《GB19517—2009国家设备电气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和行业规范,强制规定了机电设备的操作规范

同时,一些先进企业制定机电安全技术要求,这些都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益保障。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总有企业置法律、规范于不顾。

例如:低压电力系统要装设保护性中性线,然而企业生产过程中,部分职工为了追求效益,为图方便,对一些电气设备的导线不按照规定装置,而是挂在墙上或拖在地上,乱拖乱拉,时间一长,导线的绝缘包皮被磨破,很容易造成漏电和触电的危险。

2.3 机电安全设计技术需要改进  机电安全设计技术是保护工人安全、防范安全事故的“先头兵”。

近年来,在国家的引导和企业的努力下,我国机电设备安全技术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必须提到的是,企业生产环境复杂多变、生产过程日益复杂,目前复杂机电设备的安全设计技术还达不到企业生产的要求。

具体体现在:机电安全技术只存在理论分析,实际设计起来缺乏可行性,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性能不足,不能完成复杂环境下的生产作业;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这导致我国机电安全技术相对落后。

例如,基础数据不全面,设计能力偏低,技术设计停留在低层面上,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一些复杂高端的安全技术领域只能购买国外先进的设计

这样就会导致我国的机电安全技术储备不足,新的工艺和高端的设计技术迟迟不能出现。

2.4 机电安全检测技术急需加强  安全检测技术是预防性措施,它可以提前发现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旧老机电设备仍在使用。

由于长时间的运营,一些机电设备总是超负荷地运转。

由于管理者贪图眼前利益,机电设备维修投入始终不足。

这些都容易滋生安全隐患,如果不能及时排除,随时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一些企业中,安全检测技术流于形式,没有制定具体的操作制度。

还有企业以为购置了新机器就万事大吉,不用进行安全检测。

这些做法不能有效发现安全隐患,更谈不上安全事故的预防。

所以说,安全检测技术工作亟需加强。

3 机电安全技术改进办法  3.1 参照国家标准制定符合本企业机电安全操作规范  国家标准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企业要结合实际的生产状况,制定符合本企业机电安全操作规范

企业制定规范时务必实事求是,严格遵循有效性、可行性的原则。

例如,参照行业规范和先进企业的做法我们可以这样制定支架车间起吊及装卸车的安全技术操作规范起吊设备部件均使用完好的索具,且每一次只能起吊一件;挂钩工作结束,待挂钩人员离开后,起吊指挥人员方可发出信号;起吊卸车时,严禁任何人员在起吊物下行走、逗留或作业;起吊物需转向时,只能用两根10m长棕绳远距离操作。

起吊设备时,摘挂钩工作应由现场施工负责人指定专人进行;起吊指挥人员信号必须清楚:一声长哨和举红旗为停车,两声短哨和举绿旗为运行。

绿旗所指方向为车行方向,起吊由两根φ24.5mm钢丝绳扣配合4个“S”钩进行起吊;挂钩人员必须将钩挂在设备牢靠的地方,挂好钩后离开设备,方可通知指挥人员指挥起吊

3.2 建立机电安全技术设计体系  机电设备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系统化,机电安全技术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这要求工程师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机电安全技术设计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