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文人在时代变迁中的矛盾性与悲剧性] 我国社会矛盾变化过程

摘要:《广陵潮》原名《过渡镜》,以百万字的篇幅反映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夕社会一隅的风貌,是中国过渡时期社会转型的写照。

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种种社会变革和社会风貌,也反映了作者李涵秋,这个典型的旧式文人矛盾性的心路历程以及其在社会潮中悲剧性,这不仅仅是李涵秋个人的矛盾双重性,也是当时一批有责任感的旧式文人普遍的心态。

关键词:旧式文人社会变革;矛盾性      一、李涵秋与他的《广陵潮》   作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品,《广陵潮》已经脱离了早期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哀情小说的老路,而不自觉地扮演了社会言情的开路先锋。

广陵潮》为长篇章回体小说,李涵秋从1909年开始动笔,直至1919年才完成全书。

其历史背景从英国人侵犯我国广东写起,历经上书变法、百日维新、武昌起义、洪宪帝制、张勋复辟,而以五四前夕的抵制日货为结束。

但是作品并不是正面去描绘民族斗争或阶级矛盾,而是在这些大背景下,以维扬掌故为描写对象书写了社会平民的生活变迁与逸闻轶事。

正如李涵秋所言:“我这《广陵潮》小说是个稗官体例,也没有功夫记叙他们革命的历史,我只好就社会的状态夹叙出他们些事迹……”小说也体现了这位旧式文人李涵秋的心态以及其思想的矛盾性

李涵秋(1874—1923),字应漳,别署沁香阁主人,江苏扬州人。

扬州自古是金粉繁华之地,李涵秋在江南淡烟流水的滋润下,成为一位才情盎然的封建才子。

二十岁入县学,中秀才,但他实际上长于古文词章,不长于帖括,性情恬淡,无志进取。

这个旧式文人,向往的是古代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追求淡泊宁静,不愿涉足官场。

在他看来一入政界,便有如素质之衣,染成皂色,虽再掏水洗濯,恐不能还其本来面目矣。

尽管他也曾试图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总是难以完全的融入其中。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满现实、试图前进却又不能放弃传统旧式文人形象,也看到了这位有责任感的旧式文人矛盾性悲剧性,也可以说他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批人的心理状态和一种意识形态。

他思想与心态的矛盾性在他的代表作《广陵潮》中的到了彻底的诠释与解构。

二、由《广陵潮》创作的矛盾性旧式文人的复杂心态   (一)对去旧存新的矛盾性   对于旧与新的存在性问题,最明显的就是云麟这个主人公的塑造问题,我们都知道,云麟这个人很大程度上是李涵秋自身的写照,也是在社会动荡与变迁中,他心目中理想的形象云麟的生活原则与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理想追求,即在乱世中独善其身,保留一份文人的孤傲与高洁,云麟这个人物形象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倾向。

李涵秋的笔下,他着力把云麟塑造成一个“新派”,甚至用云麟的姨夫伍晋芳来称呼云麟“新学家”和“少年志士”。

但是他的“新”也只限于嘴上说说,从未在行动上有所体现,最多不过是于一些旧的风俗礼仪上的不在乎而已,如对姐姐的女儿聘礼问题。

本质上说来,云麟是个封建才子,还是位寒士,得到多位美女不离不弃的眷顾,并最终因为妓女红珠的丰厚资财而家道殷实,这依然是才子佳人的旧套路,也可以说是旧式文人的一种美好幻想。

面对共和,在行动上,就辫子的去留问题上,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把那辫子剪去一半,留下另一半藏到帽子里,以表示对传统皇帝统治的悼念,这体现了他对旧传统旧文化的难以割舍和留恋。

但在言论上,他又对君主政体和、列强瓜分进行了抨击,甚至在张勋复辟时,云麟曾这样议论道:“在前清时代,人民脑筋中,尚不知共和为何物。

虽受了专制之毒,惟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政体既改了共和,忽又复行专制,人民即无实力与之反抗,我逆料那些爱国的伟人,必有提一旅义师殄此小丑者。

”因此,在李涵秋的笔下,云麟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这也正是作者本人思想矛盾性的体现,作为一个旧式文人,他一方面割舍不了对于传统的依赖与眷恋,一方面又想追逐时髦,试图赶潮流,所以作为他自身影子的云麟就成了这么一个矛盾的存在。

(二)对革命态度的矛盾性    在《广陵潮》中,李涵秋对旧社会中种种的陋习是批判的不满的,尖锐的讽刺了当时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讲,这部《广陵潮》称之为谴责小说也不为过。

李涵秋写这部小说的主观意图是为了“惩戒”,即所谓“移风俗,正人心”,“把那旧社会的形状,在下这只笔拉拉杂杂写来……不过借着这通场人物,叫诸君仿佛将这书当一面镜子,没有要紧事的时候,走过去照一照,或者改悔的一二,大家齐心竭力,另造成一个簇新的世界,这才不负在下著书的微旨”由此可知,李涵秋对旧社会是不满的,对于社会变革是支持的,对于革命党人是同情的,但是他对当时的民主革命却又缺乏应有的认识,对革命当人的生活是不熟悉的,反映在他的作品中便是对革命志士的歪曲和对革命的消极态度。

在《广陵潮》中,他笔下的所谓革命就是一个从东洋回来的富玉鸾和一批杀人越货的强盗串通一起密商“起义”而已,在作品第五十四回回,主人公云麟被富玉鸾拉去参加革命党大会,共商起义时云麟一看左右的与会者,就倒抽了一口冷气:“了不得!我猜不到富玉鸾竟做出来,他不要性命,同那些强盗一处干事。

”而扬州城革命的成功,被他写的则更具有戏剧化,首先是黄天霸为了弄钱娶堂客,在地方总兵的教唆下带领了些许人抢了官仓,于是老百姓纷纷挂了白旗欢迎“革命党”,官僚豪绅则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勾心斗角。

等到孟海华来了,这倒是真的个革命党,而此人其先也不过是个强盗而已。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李涵对于社会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对于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认为社会必须通过变革才能有所好转,但是,他又割裂不了对传统的依恋,对于那种激烈的革命斗阵方式又是害怕的,所以在《广陵潮》中对革命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即既支持又反对,由此对未来难免体现出深深的迷茫。

(三)对女性解放的矛盾性   《广陵潮》中的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是老式妇女形象这类妇女形象以伍晋芳的母亲卜氏、云家的仆人黄妈、云麟的母亲秦氏( 三姑娘) 为代表;、二是传统的闺秀形象,以淑仪与绣春为代表;三是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派女性形象,以朱二小姐和明似珠为代表。

对于前两类我们暂且不看,重点看第三类,也就是对新女性的态度问题。

朱二小姐虽出身于没落的家庭, 但亦算是大家闺秀了。

她知书达礼, 恃才傲物, 有某种小资产阶级娇小姐的脾气,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里, 她可算是一个叛逆人物。

但婚后的朱二小姐,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从具有叛逆性的新式女性堕落到庸俗不堪的姨太太, 以至于最后争风吃醋,虐待比自己地位低下的小翠子。

明似珠也是一个叛逆的知识女性形象,她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具有朴素的男女平权思想。

但是最终在李涵秋的笔下,明似珠认为男人不得干涉女人,女人有权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最终这种思想却却使她踏上了淫乱的道路,背叛丈夫,以色骗取钱财,陷害公公,与强盗混在一起,最终走上无法挽回的堕落道路。

这当然与她错误的理解女权的意义有关,在她那里婚姻自主就是性开放, 男女平权就是随便去爱人,就是人尽可夫,当然她的观念也就是李涵对于女性解放的观念。

朱二小姐与明似珠的形象由最初的有个性与独立性到最终的堕落,正反应了李涵秋这样的一批文人女性解放的矛盾性

再来看传统妇女形象李涵秋在批判她们的封建思想对子女婚姻及幸福的戕害的同时,对她们的道德忠厚也予以了认同欣赏,如云麟的母亲秦氏,家仆黄大妈,官太太朴书贞。

偶的而对于传统的闺阁女子,李涵秋则予以了深深的同情和赞美,温柔婉转却红颜薄命的表妹淑仪,善良无私却饱受虐待的姐姐绣春,还有一个冰姿侠骨的妓女红珠,更是寄托了作者强烈的渴望与幻想。

淑仪与绣春都是封建道德的受害者,她们的不幸正来自于对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恪守,作为一个传统男性,李涵秋在希望她们能够追求和拥有自己的幸福的同时,又对新女性的自由和独立觉得无法接受,这正是当时旧式文人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们希望自己和所爱的人能够拥有幸福,希望女性能够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反抗旧道德,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女性服从男性,遵守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女性的独立与反抗又有着本能的抗拒,这些旧式文人面对社会的变迁与女性的解放,在自己的理想中不断挣扎与矛盾着。

三、总结   李涵秋作为一个旧式文人,他的人生追求和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山人隐士多有契合之处,他的心路历程也正是绝大多数的就是文人的心态变迁,面对乱世,既然不能“兼济天下”,那么他们就选择“独善其身”。

然而他们又是矛盾的饿,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化和新事物的不断涌起,他们企图追逐时代的步伐,但又割舍不了对传统的留恋,从《广陵潮》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八股、迷信等他们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予以尖锐的批判,对于国家积弱、人民生活困顿他们予以深深的同情,对社会中人们的虚伪、狡诈与欺凌深恶痛绝,但是面对新事物、新思想、快节奏他们又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他们处于矛盾中,这种矛盾性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与思想之中,纵观李涵秋的一生,我们就可以明白这种旧式文人矛盾性,明白那个时代下这一批人的心路历程。

【注释】   [1]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293.   [2]李涵秋.广陵潮.下册[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1139.   [3]李涵秋.广陵潮.下册[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643.   [4]李涵秋.广陵潮.下册[M].山西: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718.      参考文献:   [1]李涵秋.广陵潮.上下册[M].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   [2]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3]范伯群.礼拜六的蝴蝶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4]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5]范伯群、孔庆东主编.通俗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孔庆东.超越雅俗[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