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_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测试及答案

历史是高中的主要学习科目,历史必修二的知识点你都记忆牢固了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测试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C.鲁国按亩收税 D.商鞅变法。

2.下列为牛耕推广提供可能的一项革新技术是。

A.铁铧犁的发明 B.牛鼻环的使用 C.犁壁的安装 D.二牛抬杠的牛耕方式。

3.下列措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有。

①重农政策 ②兴修水利 ③轻徭薄赋 ④编写农书指导生产。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南宋时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所反映出的中国古代经济格局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技术在南方更为发达。

B.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稻米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C.唐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带江浙地区。

5.历代统治者重视并维护小农经济的根本目的是。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C.维护社会安定 D.维护自身的统治。

6.下列各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产品供国内、国外消费的需要 B.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

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D.冶炼分为冶铜、冶铁、炼钢等。

7.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外商企业。

8.明中期苏州东城比屋皆工织作,杭州城东北机杼之声,比户相闻。这反映

A.官营丝织业的兴盛 B.民营丝织业的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制瓷业的兴盛。

9.民营手工业不同于官营手工业的表现有。

①规模小 ②产品与老百姓生活关系密切 ③价格比较准确地反映市场规律 ④与商业联系比较松散。

A.①②③ B.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10.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其主要原因是。

①有优秀的工匠 ②控制的原料最好 ③生产不计成本 ④市场竞争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1.明清时期手工业发展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B.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进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12.下列各项阻碍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是。

①商人重利轻别离 ②商业官府控制 ③日中为市的规定 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3.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说明山西商人。

A.人数很多 B.具有麻雀的特性 C.活动范围广 D.聪明、灵活。

14.票号的出现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商政策 B.自然经济瓦解。

C.封建统治者对金融管理的放松 D.城镇商业的繁荣。

15.明清时期我国城镇经济空前,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A.有专门的娱乐场所 B.商业活动不再局限在市里。

C.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 D.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15.D 解析:A、B、C三项在宋代已经出现。

16.唐朝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对外交流繁荣 B.农业生产发达。

C.泉州口岸开放 D.西域都护设置。

17.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

A.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8.明清时期徽商和晋商崛起过程的相似点是。

①开始时以经营盐业致富 ②经营范围或业务比较广泛 ③都涉足金融领域 ④都把买卖做到国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下列商业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③遍地徽商④杭州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0.导致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的购买力低下 B.国内外市场狭小。

C.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D.重农抑商政策。

21.明清时期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有。

①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②征收重税 ③压价收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2.明清时期政府实行的下列措施中,违背世界发展趋势的是。

①鼓励垦荒 ②推广农作物 ③实行海禁 ④对商业征收重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23.有关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存在是深层原因。

C.封关闭疆,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D.为了防范西方殖民入侵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

24.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抛弃重农抑商政策。

B.必须重视发展商业

C.必须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D.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发展商业

25.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A.造成了外贸逆差 B.阻碍了中国商品出口。

C.阻碍了外国商品进口 D.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

(1)从耕作方式的角度说明从图一到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说明骨耜比石斧、石锛在耕作效率方面提高的表现。(6分)。

(2)判断铁犁和区田法出现的最早年代,并分别说明两者对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形成所起的作用。(8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人肩摩。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

──《战国策》。

材料三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皇帝。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4分)。

(2)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相比,说明了什么?(5分)。

(3)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28.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2006年上半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乔家大院》,讲述了乔家荣辱兴衰的过程。试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乔家大院当今能闻名全国的原因。(8分)。

29.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指出北宋东京和明朝中后期苏州的城市特色、形成原因以及各自特色反映的时代特征。(13分)。

下一页查看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知识测试答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