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悬挑式脚手架有关问题探讨

摘 要:城市人口的逐渐增多,使得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楼房的建筑高度越来越高,以此来解决巨大的人口居住压力,而在城市高楼的建设中,脚手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脚手架在辅助作用上已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要求,悬挑脚手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对悬挑脚手架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期让读者对悬挑脚手架有具体的了解。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悬挑脚手架 施工安全 应用   作者简介:陈俊,男,出生于1982年9月,江西人,大专,北京地铁监理公司杭州分公司,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悬挑脚手架在现代建筑施工中以其构造相对简单,投入少,周转快的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操作人员对其了解并不全面,很容易在施工中造成危险,引发事故,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悬挑脚手架结构特点以及在应用上的注意事项,以普及悬挑脚手架方面的知识。

1.悬挑脚手架结构及特点    悬挑脚手架的形式一般有悬臂梁式,斜拉式,斜撑式和复合式几种,当挑结构构件的间距与纵向的间距不相等时,可以在底部放置纵向钢架结构

作为现代建筑施工中的辅助工具,悬挑脚手架的特点如下:    1.1对于悬臂梁式的脚手架来说,主要的特点就是,结构相对简单,在搭设钢架结构时,非常便捷,另外,悬臂梁式脚手架的受力方向主要是竖直方向的,横向上不必考虑过多,但是缺点就是,结构过大,比较费钢材,相应的成本变得很高。

1.2斜拉脚手架,这种脚手架的特点就是,因为使用的钢丝绳,所以和悬臂梁脚手架相比,省钢材,造价低,但是,它也存在着缺陷,就是在施工中设置拉杆会对脚手架造成影响。

1.3斜撑式脚手架,因为这是一种三脚架的结构,所以在钢材的使用上,使用量也是很大的,但是三角形的结构使得这种脚手架结构的稳定性最强,和其他不同的是,此种脚手架需要额外施加支撑,以保证水平方向的平衡。

2.截面的选择    在悬挑式构件上,截面的类型主要有工型和槽型两种,两种截面各自的特点是不同的,从字面上看,工型主要是作用在一个中轴上,受力相对均匀,而槽型的截面主要的作用力在凹槽中,实践中,在使用槽型的截面时,会在立杆的位置增加辅助构件,因为,槽型的截面因其作用在凹槽上,所以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轴心偏离,或者是部分构件变形,影响脚手架使用上的安全,所以,也建议操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上尽量使用结构稳定对称的截面。

3.斜拉式钢丝绳存在问题    斜拉脚手架的特点在上文简单提到过,在这一部分,着重谈一下斜拉脚手架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斜拉脚手架使用的是钢丝绳,所以当出现大风等恶劣天气时,非常容易造成事故,并且,钢丝绳本身因为恶劣的天气也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

其次,和斜撑式脚手架相比,斜拉脚手架的稳定性不是很好,在实践中,通常需要立杆的支撑。

最后,斜拉脚手架只有在楼层结构建立完善后才能进行搭设,这不仅会使整体的施工工程延后,而且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效率。

4.连接问题    脚手架施工的安全主要靠立杆和悬挑脚手架的稳固的连接,可见,连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脚手架的安全和性能的发挥。

连接问题上,主要的做法是,在悬挑构件上焊上短的钢架,以用来固定立杆,但是很多有实际经验的人会发现,即使焊上了一段短的钢架,但是,仍然会有35毫米左右的缝隙,如果长期使用,很容易发生错位现象,造成危险。

5.悬挑结构与建筑物的连接问题    除了上文我们提到的立杆和悬挑结构连接问题之外,建筑物和悬挑结构连接同样重要,在连接方法上,主要有螺栓连接法,预埋铁件法和预埋锚筋法,三种方法比较起来,螺栓连接法就是用螺栓脚手架固定在建筑物上,从稳定上来看,结构稳固,安全性很高,但是连接建筑物的螺栓的费用较高,虽然可以回收进行二次利用,但是,使用螺栓要提前预留与螺栓相吻合的洞口,也是一项不小的花费,这也成了螺栓连接法的主要的缺点。

第二种的预埋锚筋法主要是将木契挤进钢筋和悬挑构件中,以保证稳固性,但是,我们知道,木块非常容易因挤压而变形,时间一长,悬挑构件和建筑物之间的缝隙会越来越大,从而降低整体的稳定性,并且从节约的角度来看,木块使用后也不能再次利用,造成了零件的浪费,因此,实际施工中,笔者不太赞成这种连接方法。

最后一种方法就是预埋铁件法,简单说就是让铁件焊接后进行连接,其缺点是焊接工程大很难保证焊接的质量,和预埋锚筋法同样一点就是铁件使用后,不易回收利用,并且拆除铁件的工作会对脚手架的整体造成破坏。

所以,根据三种连接的方法比较,螺栓连接法相对来讲是最好的,预埋锚筋法因其稳固性的问题实际中不建议使用,最后的预埋铁件法不经稳固性较差,同时拆除困难也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综上所述,建议施工人员实际施工中选择螺栓连接法。

6.悬挑脚手架负荷问题    悬挑脚手架负荷主要包括永久性的负荷和可变化的负荷,其中永久性的负荷包括脚手架自重,构架自重以及悬挑部分的自重,这三部分永久性的负荷,在实际中很好进行估计,而可变化的负荷则包括操作时操作员的负荷以及风力的负荷等,由于实际中的情况处于不稳定的可变化的状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可变化的负荷这一部分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脚手架在施工中的安全。

7.重复利用脚手架    重复利用,实现经济便捷的使用理念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终极梦想,和传统的脚手架相比,悬挑脚手架在这一点上有着巨大的发展的优势,传统的脚手架一般都是结构工程较大,拆卸起来非常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传统的脚手架使用一次之后基本上就不能再次利用了,跟我国提出的节能的理念相冲突,而悬挑脚手架不仅结构简单,易拆卸,同时,按照螺栓连接连接脚手架还可重复利用,解决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但是,现阶段,我国悬挑脚手架还存在结构太重,成本过高的问题,所以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降低脚手架的成本费用,增加脚手架使用次数,真正的做到,重复利用,优化使用

8.主体结构承载力    和传统的脚手架不同,悬挑脚手架的重心是在建筑物上,即主体结构上,而实践中,人们往往会关注脚手架本身的承载力问题,但是对于主体结构承载力问题的研究却很少,必须提出的是,主体结构承载力问题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主体结构承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了脚手架本身的稳固性,如果主体结构承载力过小,那么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出现脚手架晃动的现象,并且,发现不及时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在搭建悬挑脚手架时,一定要考虑主体结构承载力问题

9.小结    上面八点是笔者根据实际经验提出的使用悬挑脚手架问题,现阶段悬挑脚手架建筑施工的利用非常普遍,因此,这八点注意事项也是在实际中经常遇见的问题,当然,悬挑脚手架仍然有一些缺陷,这就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的解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9—2001).   [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