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患者发生猝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关键词】 心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据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报道,其4年死亡率高达50%,而猝死就占病死人数的23%~51%。心衰患者在病程进展的任何时刻都有可能发生猝死,轻度心力衰竭者中猝死更为多见。因此,在心衰病人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治疗这些心脏性猝死病人,是临床心血管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其病因提高认识,在临床工作中减少或避免发病因素,可降低猝死发生率。

心衰患者发生猝死最常见的病因室性心律失常,其次是过缓型心律失常,仅有一小部分是肺栓塞所致。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猝死的首要原因,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极高,可达80%~95%,非持续性室速占30%~40%。除原发性心律失常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心衰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其发生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电解质紊乱。②心室重构。猝死的最重要征兆之一是左室功能下降,在心肌肥厚阶段,若血流动力学没有改善,猝死的概率会明显增加,而心室重构是引起左室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心室重构包括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肌细胞适应不良性肥厚及心肌间质的变化。心衰心肌间质的胶原沉积和纤维化以及微血管密度增加,使心肌收缩期僵硬度增加,顺应性下降,心肌电传导的各向异性增强,使冲动传导不均一、不连续,诱发心律失常。③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常被过度激活,与猝死发生也密切相关。据统计,猝死发生在凌晨至午间,与该时间段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小板聚集性增加、易发生心律失常有关。心衰患者心排血量下降或低血压通过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引起的减压反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肾上腺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加,长期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上几种因素都可增加猝死发生的几率。目前治疗心衰的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最根本的作用机制是可以阻断交感神经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β受体阻滞剂试验发现,β受体阻滞剂可使心衰病人的猝死率下降47%,而无心衰患者仅下降13%。

酸碱平衡失调。

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可使组织灌注不足,缺氧,糖无氧酵解增强,产生过多的乳酸,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外H+向细胞内移动,细胞内K+外流,使心肌纤维导减传慢,浦肯野纤维兴奋性增强,自律性增高而易发生室颤。

治疗心衰的药物的影响。

地高辛:是治疗心衰的最常用药物,有试验表明心功能Ⅱ级和Ⅲ级非卧床患者,应用地高辛对生存率没有影响,在安慰剂组和地高辛组,地高辛猝死发生率略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虽然如此,地高辛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仍不容忽视,在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下,应用洋地黄更易诱发室性心律失常

利尿剂:理论上,利尿剂可使猝死的危险性增加,因为长期利尿产生低钾、低镁血症及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已有报道,利尿剂的剂量对猝死发生率亦有影响,大剂量噻嗪类可增加猝死率,小剂量则降低猝死的危险性,与钾盐合用亦比未合用钾盐者猝死率明显降低。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