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保险公估业迎接新挑战

从国际上的保险经营现状来看,保险公估公司保险上十分活跃的因素。发达的国家保险公司理赔业务量的80%以上是由保险公估公司去完成。我国的保险公司经营集展业、承保、理赔、防灾防损于一身,形成保险公司大而全的经营模式,加大了保险公司经营的、冲淡了主业的经营、降低了保险的服务职能,已不能适应保险市场化趋势的要求。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老一套的经营模式必然被新的模式所取代。所以从中资保险公司而言,谁率先从这个禁锢中解脱出来,谁就会发展,否则会被严重制约。

保险公估公司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上是一个新生事物。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公估公司未来的前途,市场潜力巨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一、与国际惯例接轨必然促使保险市场主体分工细化。

保险业的发展趋势上看,随着保险市场成熟、完善,经营主体的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细。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经营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已不适应国际化趋势的要求。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来看,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而将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出险后的理赔业务委托保险公估公司去完成。人们不会忘记在美国友邦保险公司1992年刚刚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就带来了一种新的展业理念,当时友邦公司在上海招募的代理人是4000多人,而上海仅存的两家中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两家公司的正式员工加起来也不足3000人,友邦公司这样一种灵活的经营模式对中国原有的保险经营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二、竞争使保险公司愿意将风险评估和估损理算工作交保险公估公司去做。

加入WTO后,保险供给主体的数量会空前增加,竞争会更加激烈,对保险公估业的需求与依赖也逐步增加。这是因为:对于新进入的保险公司,由于公司正处在运作初期,不可能配备齐所需的专业理赔人员,理赔力量相对不足;对于原有公司而言,他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理赔人员,但由于客观上科技的迅猛发展业务保险标的的变化,以及主观上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局限也已不适应市场的要求,而恰恰在此时,新公司的进入、费率的市场化趋势又使其原有利润率大幅下降,若依旧保留原有的理赔人员,不但难以完成新的工作,显然也是一种不的做法。

保险公司自身经营上看保险公估公司发展。由于保险经纪人公司保险代理人公司的出现,使保险公司的保费构成中代理人业务和经纪人业务呈明显上升趋势,而直接业务所占份额将逐渐下降。保险代理人业务保险经纪人业务发展,将大大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保险公司的绩效水平,使保险公司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去开发新产品,加强对巨额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同时我们不难看到代理人、经纪人业务量的增加,给保险公司的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出险后的赔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就必然促使保险公司更愿意把承保前的风险评估和出险后的理赔委托出去。而真正有资格和能力去完成这一工作的,只能是由保监会批准的保险公估公司

保险公司是经常和风险打交道的行业,所以信誉非常重要。以往的保险经营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竞争,市场意识淡薄,所以管理和售后服务都跟不上去,这大大地挫伤了保户的投保积极性。保单作为平等主体间的协议,实际处理起来变得不平等,客户财产一旦出险,由保险公司派员查勘理赔。在这种处理模式中,由于利益不同,所以在处理上难免发生分歧。作为保险当事人之外的第三者,公估人与保险人、被保险人处于“等间距”的超然地位,其公估工作以为依据,以“公正、公开、公平”为原则,并附以科学理论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估算、理赔,所以无论对于保险人还是被保险人来说,保险公估公司都是一个“公平和可以接受”的选择。保险公估公司的引入,实际上是提高了保险业的服务质量,化解了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的矛盾。

其次,由于国际惯例,外国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接受的规则是由保险公估公司处理理赔业务。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保险公司的大量涌入,我们必须适应国际规则,与国际惯例相一致。

三、保险公估公司的介入,促使保险公司把精力用于险种的开发。

保险公司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其产品就是保险单,所以保公司经营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寡主要是通过保险单得以体现。保险公司把大量的精历用于展业、理赔,必将把主业冲淡,影响产品的开发。

从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的现状来看,以往的主要条款和费率都是由保监会制订,各家公司都没能形成自己的条款和费率体系,经营的险种也基本是三大险种;机动车辆险、企业财产险、货物险,其它险种所占的比例非常低。产品单一,保障范围也都是针对国内的企业,原有的机制限制了保险公司的自主经营。随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外资企业也会越来越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广泛,如果我们拿不出合适的产品应对,肯定要在同业竞争中落伍。外资保险公司都有很长的经营管理,有自己的完整的经营模式和条款、费率体系,我们在这方面就处于劣势。保险公司不把精力花在主要问题上,而是舍本求末,到时候我们不是光喊“狼”来了,而是“狼”真的来到我们面前,而且要把我们给吃掉。未雨绸缪,只有我们有一种时间观念和紧迫意识,才能应对严峻的形式,不至于到时候措手不及。

四、保险公估公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人们的认识总是滞后于国家的政策。

目前国家从政策导向上大力倡导和发展保险公估公司,但人们的认识和国家政策总是存在一个时间差,即认识总是落后于政策。而保险公估业务发展必然有广泛的群体从认知到接受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决定了保险公估公司发展还要有漫长的路程要走。

2、入世后的格局使保险公估公司发展形式更严峻。

中国保险业的真正发展到目前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而保险公估公司发展只是刚刚开始。入世后,外资的、合资的保险公司保险公估公司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中国的保险市场,外资公司的涌入,对我国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的生存带来了风险,而对我国的保险公估公司来说风险肯定会更大。因为我们刚刚起步,拿不出有效的资本去和人家竞争,人家不可能等着我们发展成熟了再进入。而保护期也只有五年时间,这五年是非同寻常的五年,是考验中国的保险公估公司生存的关键五年。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