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小河,孰满孰干?】 大河有水小河满 大河无水小河干

鄙人算是个“红旗下长大”的老辈子人。

那时候流行着一句话:“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这话是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

目的是让大家都关心“大河”,国家有钱了,人民才有好日子过;为了大河,要敢于牺牲小河的利益。

但细想大河小河的自然现象,却恰好相反。

小河的水流入大河大河的水来自小河小河是上游,大河是下游;小河干了,大河也得跟着干;这是实情。

所以这话该倒过来说:“小河有水大河满,小河没水大河干。

”   到了今日,这个问题就看得清楚了:劳动者卖力气干活,然后作为纳税人国家纳税,国家财政的钱来自纳税人

当初我们看不清这小河大河注水的过程,小民只晓得水从大河来,只一门心思地“报答党和国家的养育之恩”,大概因为那时还没有“纳税人”的概念。

改革开放后,本小民才见报章揭破了这个秘密,原来国家职工拿到的工资只是他创造价值的20%,80%都交给了国家,我们领了几十年的工资原来都是“税后工资”!从此才晓得,大河的水原是从小河来。

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小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水献给了大河,可大河回馈给了小河什么?或换言之,大河吸纳了小河的水后向哪里分流?举个例子说,若分流给公车消费的“水”浩浩荡荡,相当于教育经费和卫生经费的总和,贡献水的小河肯定寒心;再如,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征地、卖地,相应的,献地、拆迁、“上楼”的农民所获补偿甚微,还丢了饭碗,这便是:大河满,小河干。

还有另一个情况,小河贡献的水中途被截流,压根就没有流到大河里去。

权势者私下筑坝,搞起小水库,“小金库”就是“小水库”的一种。

小河“水”的拦截方式可就多了,最常见的就是,“水”先流到老板那里,老板再“分流”到贪官那里。

贪官盗走的“水”要是“肥水不外流”还好,殊不知都变成了地下潜流,流到国外,以至于出现了“地理奇观”:中国的小河干,外国的大河满!那漂洋过海的“水”流到外国的商铺里,还令“金发碧眼”们瞠目结舌:哇,中国人的消费能力真是超强啊!   小河无私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可它们哪里知道,为了大河“衣带渐宽终不悔”,却难得大河的同情和回报,终于落得河床裸露、枯草遍地。

有权威统计说,1992年至2007年十五年间,职工工资报酬所占GDP比重降低了12%。

由此看,“小河干”是早晚的事!   以往那个时代,本老朽听惯了这样的教导: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都要服从国家利益。

这一级一级服从的辩证法只提小河的水要往大河里流,不提大河的回馈。

这跟那古老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顺从法则倒颇相似,都是单向的,“反向的运动”,民生、民本就被淹没了。

到了今日,虽然有了人本观念,但服从法则时还是很强硬的,譬如强制拆迁举动中就立了一条规则――“公共利益”,却不知这“公共利益”中大半是房产商的私人利益,不是大河的也冒充大河

在以往的那个时代里,单讲小河的奉献,且同时搞“政治冲击其他”,弄得小民都不干活,终致小河大河也干,末了,“大家一齐喝西北风”。

现在,又是市场运作,又是拉动内需,小河的水倒是哗哗地往大河里流,那么泱泱大河该做什么呢?小河的水即是小民的血与汗,大河该如何珍惜这些“水”,让它们流到该流的地方去呢?   大河满,小河干,总不是好的风景。

点评   “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

”而“大河有水小河满”这一违背自然规律的口号却在五十岁以上人中耳熟能详。

其背景便是我们长久以来国家集体利益至上、甘于奉献观念的灌输和渗透。

作品揭开这层虚伪的面纱,呈现小河的贫瘠与大河的壮阔的鲜明对比,比喻形象,虚实结合,鲜活生动。

从历史、现实多角度举例,纵向追述,横向比较,挖掘较为深入。

但个别词语可再精炼些。

(星光)。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