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科馆员在数据策管中的职责与角色研究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馆员数据策管角色

摘要:图书馆数据策管中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承担起政策与规章制度决策的参与者、助推器和数据保存计划的策划者;学科馆员在建立数据策管的规划、技术框架和数据策管的职业教育、培训项目诸多方面要起到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5—0122—02。

1数据策管的概念。

DataCuration是图书情报学新兴的前沿领域 2002年Jim Gray最早提出Data Curation 一词 之后随即成为国外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热点 扩大了Data Curation对图书馆的影响。我国在2011年前后被学者引入该领域 源于翻译的不同 分别定义为:“数据策管”“数据监护”“数据监管”“数据存管”等 笔者倾向于“数据策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生院对 Data Curation的解释为一种主动的、持续的 随着对学术、科学和教育的兴趣及用途的生命周期而进行的数据管理[1]。维基百科将其定义为对数字资产的选择、保存、维护、收集及归档的管理活动[2]。英国数据策管中心(Digital Curation Centre DCC)的定义是:为满足当前和未来的利用需要 对一系列可信赖的数字信息进行管理保存 并对其增值的一个过程。暨南大学图书馆杨鹤林将Data Curation翻译为“数据监护” 并把数据监护定义为确保数据当前使用目的 并能用于未来再发现及再利用 从数据产生伊始即对其进行管理和完善的活动。对于动态数据集而言 数据监护意味着需进行持续性补充和更新 以使数据符合用户需求[3]。

2学科馆员数据策管技术与工作中的优势。

数据策管是一项由学校主导 诸多部门协同完成的一个数据资产管理及知识服务工程[4]。由于学科馆员学习并掌握图情专业知识 具有知识组织和知识管理的业务技能与经验 在数据保存、管理、维护和利用等方面具有优势。图书馆学科馆员通过同高校科研人员数据专家密切配合 才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数据策管目标。在数据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 学科馆员可以对数据进行积极持续的管理、补充与更新 达到数据管理的连续性、完整性;还可以使数据长期、持续地被获取和利用 确保数据不断增值。

图书馆学科馆员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环境 会不断地更新知识 经常性地参与全国性的数据管理知识与技术培训 并长期从事信息管理、知识挖掘工作 具有数据策管数据保存和归档等职业技术优势。学科馆员在多年的学科服务工作中 与用户彼此建立了和谐的密切合作关系 搭建了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具有工作上的优势 能够在数据策管工作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科馆员的优势还在于熟悉用户的信息行为 了解用户的数据需求 对用户科研的需求动态感知敏捷 可以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拓展数据策管的功能。学科馆员数据的筛选和评价方面以及数据策管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都将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能够承担起数据策管的重任。

3数据策管环境下学科馆员新型角色与职责。

3.1政策制定的参谋、决策者的助手。

学科馆员应成为学校制定政策的参与者和领导决策的得力助手。学科馆员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操作层面等 给予提供数据策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献数据支撑材料;学科馆员通过数据获取与共享 向决策者提供各种文献的综述 撰写出制定政策的重要科学性的依据和可行性的报告;基于学科馆员与学校科研人员有着密切联系 熟悉学校科研数据环境 可以运用多种渠道与手段进行调研 能够掌握数据策管所涉及监管、存档、利用层面及在运作中各个环节的第一手资料。图书馆还可以在知识产权、版权控制、相关责任方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 为制定政策、规章制度的决策者提供非常重要的决策依据。

3.2承担着数据标准及相关规范制定方面主导性的角色

数据策管的目的是为确保数据的长期有效控制和获取 提高资源的互操作性 同时实现知识增值。学科馆员不但具有数据管理技能 而且在长期的学科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备制定数据标准的实力 承担着元数据标准及相关规范制定方面主导性的角色图书馆可向学校领导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 协同有关部门 制定出相应的元数据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描述与表示。如: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的馆员利用其在元数据数据库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与科学家合作制定规则 实现数据资源之间的互操作[5]。

王建红:图书馆学科馆员数据策管中的职责与角色研究* 3.3指导制定数据保存计划。

作为科学研究人员如何制定数据保存计划是申报课题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科学研究离不开数据的支撑 科研人员在申报重大课题时必须提交数据保存计划。如果缺乏制定数据保存计划的方法 同时又不了解数据保存的相关政策及规范 是不可能获得立项的。学科馆员要深入院系 融入一线 指导科学研究人员制定符合数据策管需要的数据保存计划 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导他们做好数据准备、数据存储及备份以及其他数据组织策略。如果需要 学科馆员还可以直接参与到教学研究人员的科研团队中 共同申报基金资助项目 协作执笔资助申请文件。例如:在利兹大学和普渡大学 图书馆学科馆员有时会被邀请直接加入科研团队内 成为项目组成员 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数据保存计划、文档构建和数据管理策略[6]。

3.4保障安全、可靠、持久的数据保存环境。

目前 在大数据环境下 科研人员更加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 数据处理及持久的数据保存数据生命周期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也是数据再发现与再利用的重要保障。然而 当今许多科研人员仍在信息海洋中挣扎 面对无序、长期持续积累下来的数据却无从管理 造成很多有价值的资源被损坏或丢失。图书馆学科馆员有责任帮助科研人员掌握数据管理的技术 特别是数据保存需求分析与资源存储等 要将这方面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有需要的科研人员 开展定时或不定时的培训工作 指导和协助科研人员完成数据保存、上传、检索、提交等。

3.5参与社区的互动 嵌入研究过程。

高校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人才众多的领域 虚拟研究社区将成为高校各学科专家与学者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 高校要实现数据共享 图书馆责无旁贷 要联合高校网络中心 共同担负起数据策管工作中的资源共享和互操作方面的职责。学科馆员要协同专家学者共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 开发互操作接口 提高资源的互操作性 实现不同系统间资源的共享。学科馆员在虚拟研究社区中要始终扮演着社区守望员的角色 关注社区的动态 参与社区的互动 嵌入研究过程。

3.6当好监督员 增强监管力度。

学科馆员数据策管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都将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及职责 尤其是监管工作 它是保证数据策管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科馆员欲胜任监管工作将会面临诸多挑战:首先 面对学校领导或院系主管部门的数据策管意识 学科馆员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数字素养、数据分析能力说服和改变领导层的数据策管理念;其次 数据策管参与部门较多 学科馆员要主动与各职能部门经常互动 交流意见 组织和搭建联络平台 敦促主管部门重视数据策管 加大监管力度 支持和完善数据策管政策制度的有效实施;最后 学科馆员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行动 把监管贯穿到数据策管整个生命周期并通过持久的维护 保证整个数据生命周期数据策管行动高效运行。

3.7肩负起素养教育与培训的重任。

学科馆员必须适应数据策管的新环境 扩大数据策管知识面 及时掌握新技术 主动承担起数据策管的职责 肩负起素养教育与培训的教学任务 要把数据策管教育培训纳入其信息素养教育范围内 走进课堂 融入科研的研究过程 提升用户的数据素养。在教育与培训中 学科馆员要重点传授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提交数据数据管理和保存计划等方面的知识图书馆学科馆员还要嵌入到各个院系 通过讲座方式 让更多的教师了解数据策管的目的 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婧 陈雅.国内外科学数据监管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4):114—119.

[2]Digital Curation[EB/OL].[2011—12—03].杨鹤林.数据监护: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新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2):18—22.

[4]任树怀 时婉璐.论数据策管环境下学科馆员角色定位[J].图书馆杂志 2014(9):48—53.

[5]BenedettiS CodySA HanerfeldA.Integrating a Digital Library and a Traditional Library: Librariansand Scientists Collaborating for Sustainability[J].Technical Services Quarterly 2007(3): 15—27.

[6]MaryAuckland.Re—SkillingForResearch[EB/OL].[2013—11—25].编校:马怀云)。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