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电子秤作弊

关键词 电子秤 作弊 审查 检测。

作者简介:杨明高,中国检验认证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计量检测/校准。

中图分类号:TH715.1+93                                            文獻标识码ki.1009—0592.2019.12.178。

在当前市场贸易活动中,电子秤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电子秤称量的精准性,关系到了千家万户,和广大百姓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尽管我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经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市场电子秤公平性、准确性的审查,但是仍然有一些不法商家利用隐蔽的作弊手段,来干扰电子秤的正常计量,已经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电子秤作弊问题,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十分必要。那么如何发挥市场监督职能,增进对电子秤的校准和管理?如何提高广大消费者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从上述几个方面对防范电子秤作弊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供同行业工作者借鉴参考。一、电子秤的类别与工作原理。

根据其功能的不同,电子秤可以分为强制检定管理和非强制检定管理衡器。按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机电结合式和电子式秤。纵观电子秤的发展过程,无论是老式杠杆、机械秤还是电子秤,都是以方便、快捷、准确为发展核心。当前,大多数集贸市场都使用电子秤来计算称重,它的普及面积最为广泛。

从根本上说,电子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称重传感器,将重物质量转化为电子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过电压信号转换,放大后通过电子电路将其转换为称重值显示秤面上,其中存在一块面板主控芯片承担算法处理和实现按键操作。而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提升使称量技术区域自动化、一体化。二、集贸市场中常见的作弊方式。

在贸易经济活动中,一些商家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通过一些不法获利手段,来改变电子秤计量显示,“缺斤少两”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当前市场监督行业中,尽管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借助多种手段,对电子秤作弊现象进行了防范和监管,但是在这种作用力之下,作弊手段也由简单的非结构性作弊型(即在保持秤的出厂原始状态,不改变秤体结构的前提下,使用外表性质的手段作弊)转向高智能结构性作弊型(即通过改装电子秤内部结构,调整称量值的手段作弊)。作弊的方法也变得更加高科技、高智能,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杆秤发展到电子秤后,电子秤作弊手法也更加隐蔽和多样。在笔者对集贸市电子秤检定工作中积累情况看,当前市场上电子秤作弊手段大致分为非电路部分作弊电路部分改造及遥控作弊

1.非电路部分作弊。这一作弊方式能够保持电子秤的基本构成,电子秤本身的结构并未得到改变。从作弊手法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角差法。即利用电子秤角垫四个角螺丝调整至不平衡使秤面秤量不一致而将商品放到偏大的一角造成缺斤少两。(2)秤盘称重法:当消费者在购买某一种货品时,商贩将商品和秤盘放在一起进行称重。这样的方式增进了商品的重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电子秤作弊方法。(3)留底数法:当电子秤处于空秤状态时,商品的计费与计量是精准无误的。而有些商贩为了非法增加价款,预先在秤量中预留底数,并将其一并计入商品价格之中。(4)按健改变秤量法:通过事先在秤上设定程序,CPU将按照相关的程序按键指令,将改变作弊秤量的结果输出到显示器。也就是在电子秤开机时事先按照设定程序做好手脚后通过按键来改变称量值。

2.电路部分改造及遥控作弊。所谓电路部分改造及遥控作弊就是在电子秤称重传感器上,加入改变电子秤输出信号的电子装置,在作弊手段上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秤量标定改变预设标准值。商贩通过电子秤原始评定密码,改变其称量单位,实施作弊。通常情况下电子秤拥有一个原始评定密码,并不对外公开,只是用于专业计量单位及相关衡器行业的检验和校对上。但是厂家为了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会将标定密码泄露给购买者。购买者就会根据标定密码重新进行秤量标定,将其显示值标定为预期的数字。如:将重量2kg砝码标定为2.2kg。(2)加装开关作弊法。这种作弊秤的外置开关多安装在电子秤底部或通过操作键盘上的功能健设定的某个按键作为作弊电路开关,用于实现作弊电路的接入或退出。只要对电子秤进行细小的调整,就可以将作弊秤的称重示值进行改变,继而显示出作弊称重示值如:将重量2kg砝码显示为2.2kg。而当遇到执法部门和检测人员时,电子秤的现实就会恢复正常。探究其作弊原理:就是在电路中加装一个电阻并使电阻的两端并接到一个开关后并入原电子电路就可达到目的,当开关闭合就等于正常电路电子秤就处于正常状态;当开关打开电子秤就处于作弊状态。(3)加装遥控接收器作弊法。这一作弊手法借助于电子遥控传感器,能够对作弊秤内部的电容遥控信号进行干扰,通过商贩手中的无线电遥控器,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任意遥控电子秤“宰客”。其作弊原理:作弊器件利用电子秤传感器电源,将遥控接收器加装于电子秤主板,通过相应的作弊电压值,改变电子秤计量数据。在作弊器的设定上,通常设有3个电压档,通过遥控器按健来控制选择适当的作弊数值。如:以型号为ACS—30型电子计价秤为例,假如按遥控作弊1档那么秤台上质量为10kg的物品,显示将为31kg;按2档那么为称重10kg的物品,将显示为12kg;按3档那么质量为10kg的物品,将显示为13kg;按4档那么该电子秤就恢复正常。(4)利用更换芯片遥控作弊法。利用软件的芯片特点及软件芯片内容缺乏监管的漏洞,通过预设作弊芯片替换原厂芯片,这种方式虽然和加装遥控接收器的方法属于同类,但是在预设作弊芯片的设计上,电子秤的内部不装置遥控信号接收设备,而是将原厂的软件芯片整块替换掉。商贩只要站在远处操作遥控器就可直接实施作弊活动。这种作弊手段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非常强,在执法监督检查或周期检定中极难被发现,真可谓是形迹隐秘。

三、电子秤作弊防范措施。

在对电子秤作弊现象的检查中可以发现,一些小型或三无电子秤厂家在和销售商的交易中,形成了一条隐蔽的作弊链条。如厂家按照销售商要求留有软件后门,销售商再根据客户要求在销售时在替换原厂芯片,平时展示摆放都是合格秤,手段极其隐蔽,取证较难。因此打击电子秤作弊刻不容缓,现将一些防范措施和建议提供如下:

(一)仔细观察和利用身边事物重量进行核查。

1.非电路部分作弊方法一般消費者通过仔细观察或用身边事物重量进行比对,如:手机、手表、钥匙等重量。就可拆穿商家的伎俩。称重时,消费者应观察商家的称量方法,如: (1)角差法: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求商家将秤调置水平后将商品放置秤的四个角位置看秤量是否一致后将商品放置秤中央处再计量。(2)秤盘出售法:称重时,应观察商家是否将秤盘放在电子秤上去皮,如果没有去皮存在将秤盘与商品一同置于电子秤称重的行为,应要求商家先将秤盘去皮后,重新称重。(3)留底数法:消费者可要求商家电子秤关机后再开机然后将商品放置秤中央处再计量确定价格。(4)按健改变秤量法:称重前要求商家电子秤关机、重启,那么,他之前所可能设的编程就全部作废了。

2.电路部分改造及遥控作弊,这类作弊秤因为改造了电子秤的内部构造作为消费者来说,防范起来十分困难。因此,消费者在进行日常购买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和判断,对商家是否存在作弊现象进行预先的防范

第一,消费者可以在购买物品之前,在贸易市场的公平秤上秤出物品的固定重量,例如,手机、水杯等等。通过记住它们的重量,当面对有问题的电子秤时,消费者可以将随身携带的钥匙或手机等物品置于秤中央处,观察显示秤量情况。并将显示结果与随身物品实际重量进行对比,如有较大偏差,则表明电子秤存在问题。

第二,看按健功能是否正常。通常情况下,作弊秤是以改变电子秤按键功能来进行作弊,通过更改设定,电子秤原始的功能会产生变动,面板上“M1”“M2”等储存按键平时用处不大最有可能改造成作弊开关,所以当商品称量时把几个功能健都按下看重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商品在称量和移出时发生较大偏差,则表明电子秤可能存在问题。

第三,可以在称完商品重量后立刻把商品移下秤盘立即读取秤量,当发现秤盘上的数值为负数时,那么商家会马上用遥控器对电子秤的数值进行复位。当消费者突然移走商品时,商家有可能会因为猝不及防按复位健,导致秤量立即显示为负数,则表明电子秤存在问题。

第四,检查电子秤检定合格封条。根据相关部门的规定,电子秤每年需要一定检定,如果秤上具有法定的计量单位封条,并且封条上显示的绿色检定合格证在有效范围内,那么则保证这台电子秤具有相应的资质及可信度。而在农贸市场中,通常都会放置公平秤,可供消费者将买来的食品进行检验,一旦发现缺斤少两的现象,消费者可投入市场相关管理部门、市场监督部门或要求商家补偿。

(二)通过政府监管职能规范流通领域电子秤

1.建议政府监管部门采用“四统一”管理方法。即对电子计价秤采取统一购置、统一检定、统一供给、统一维修同种款式、颜色的电子秤。政府部门应以打造智慧、诚信菜市场为契机,促成其与集贸市场主办者合作管理,通过设定一款智能型电子秤作弊系统,使电子秤只能由专业检验和管理人员进行更改,减少电子秤作弊的可能。同时采用政府补贴方式与集贸市场主办者合作,免费为市场内经营者提供多种形式的防作弊设备与方法,这样为政府监管部门、集贸市场主办者管理与消费者识别创造便利,营造一个放心、诚信的购物环境。

2.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利用网络建立政府监管平台进行防范。近几年计量技术研发机构与电子秤生产企业在反作弊领域做了很多交流和尝试,提出很多新理念和新建议,并且进行一定的实践。建议政府计量监管部门应该利用计量器具型式评价阶段时与建立的“电子秤作弊监督检测平台”相互合作,对电子秤通过型式评价的程序验证码和产品型号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备案,备案后就可以从源头上予以控制并利用该平台系统在电子秤控制模块,实现对电子秤控制程度的净化和处理,最终形成程序验证码,并发送到该平台。如果电子秤程序发生了任何的变化或修改,生成的程序验证码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在该平台上报警并提示政府计量监管部门。当检查人员对电子秤做检查时,只需要用手持式检查设备读出此程序验证码核对,就可以借助无线网络与平台进行相应的校验,最终将校验结果录入手持检查设备记录之中,用以封存,从而确保电子秤验证码是否与备案的一致,达到对电子秤作弊监督目的。四、讨论与展望。

当前,电子秤作弊现象在市场上屡禁不止,对消费者权益造成的侵害比较严重。消费者应提高防作弊意识,仔细观察商家的称量过程,防范电子秤作弊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未来,政府计量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防作弊电子秤的设计和监督,针对不同的作弊方法,利用技术与网络平台相结合,防范作弊现象的产生。政府计量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子秤作弊现象的整治,坚决打击该行为,加大对作弊商家的惩罚力度,提高商品交易的诚信度,维护消费者权益。

五、结语。

规范集贸市场计量行为,防范电子秤作弊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持之以恒、多方协力或许是唯一出路。

参与文献:

[1]陈遵胜.浅析集贸市场电子秤作弊的识别及管理对策[J].科技资讯,2015(18):196— 197.

[2]马丙辉,劳倚虹,韩炜虹.电子秤作弊与反作弊博弈浅析[J].衡器,2015(5):32—37.

[3]徐杰.浅谈电子秤作弊防范[J].基层建设,2017(19).

[4]JJG539—2016数字指示秤检定规程[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6.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