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大咯血临床探讨

【摘要】 目的 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咯血临床探讨。

方法 120例难治性咯血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各60例。

对照组采用手术疗法, 研究组采用胸外科急诊手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以及死亡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胸外科急诊手术难治性咯血;临床探讨   大咯血出现后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是当前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肺科急症, 通常在急诊抢救过程中, 主要是先开展内科治疗过程, 内科治疗无效后, 立即实施胸外科急诊手术[1]。

咯血症状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窒息, 出现出血性休克症状, 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临床中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本文选取了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难治性咯血患者, 分别采用手术疗法与胸外科急诊手术方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1月~ 2015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难治性咯血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 每组60例。

其中男80例, 女40例。

研究组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43.02±14.00)岁。

对照组年龄21~77岁, 平均年龄(43.03±14.1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疗法, 医护人员实施急诊监护工作, 对患者的窒息先兆进行密切观察[2], 主动发现患者咯血病因, 对患者的出血位置进行确认, 一旦患者出现大量出血情况后, 需要在第一时间开展止血操作, 同时将患者送往重症监护室进行监督, 避免引发不良反应症状, 及时开展有效的监测和治疗过程,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研究组采用胸外科急诊手术患者急诊就诊后, 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对其病情加以诊断和控制, 在24 h内必须开展外科手术治疗过程[3]。

手术开始前, 需要对其开展胸片、纤支镜检查工作, 能够对患者的出血部位、心肺功能等进行有效检查和诊断, 在手术开展过程中能够选择咳血间歇期开展手术治疗过程, 降低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成功实施率。

手术开始前, 采用双腔气管插管操作, 静脉复合麻醉方式, 进行常规消毒处理, 铺设无菌治疗单, 经过右侧第6根肋骨间时选择手术入路操作[4]。

手术过程中, 6例患者实施了右侧全肺切除手术, 10例患者实施了多肺叶切除手术, 13例患者采用左上肺叶切除手术, 16例患者采用左下肺叶切除手术, 12例患者采用右上肺叶切除手术, 10例患者采用右下肺叶切除手术, 还有的患者实施了其他切除手术

手术过程中, 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后, 需要立即开展救治, 避免引发大出血症状, 提升手术安全效果[5]。

1. 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患者咯血症状消失, 同时患者的低血压、休克、窒息等不良反应症状没有出现, 1周内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显效:患者咯血症状明显减少, 同时患者的低血压、休克、窒息等不良反应症状基本没有出现, 1周内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有效:患者咯血症状有所好转, 同时患者的低血压、休克、窒息等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改善, 1周内基本没有出现复发情况;无效:患者咯血症状没有改善, 同时患者的低血压、休克、窒息等不良反应症状经常出现, 1周内经常出现复发情况。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参考文献   [1] 居潮强, 王剑云, 杨明训, 等.大咯血急诊手术治疗.中国急救医学, 2000, 20(12):733.   [2] 孙学峰.胸外科急诊手术治疗难治性咯血95例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3(16):98.   [3] 陈锋, 朱金陵. 121例大咯血患者急诊手术治疗临床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科学版: 医学旬刊, 2013, 10(5):29—30.   [4] 雍海宏, 张玉锦, 张克明, 等. 7例大咯血急诊手术治疗.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0, 22(5):353—354.   [5] 马攀峰.急诊手术治疗咯血.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23): 95—96.   [收稿日期:2015—07—06]。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