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检查对视乳头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鉴别

【摘要】 目的 观察视乳头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野变化特点, 分析其发生机制。

毕业论文网   方法 回顾分析25例(25眼)视乳头炎和25例(25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 观察两种患者年龄分布及视野特点。

结果 视乳头患者平均年龄(39.50±17.68)岁,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平均年龄(65.67±17.28)岁,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计算机视野检查主要测试的是视网膜不同部位对光的识别能力。

视野检查视神经、视路疾病的鉴别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总结了本院收治的50例患者视野检查结果, 报告如下, 希望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5月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眼科的视乳头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各25例(25眼)。

纳入标准:发病时间在8周以内, 最佳矫正视力≥0.1, 中心固视, 排除其他眼部和全身疾病引起的视力下降。

乳头炎诊断标准:①急性视力下降;②视乳头充血水肿;③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④视觉诱发电位异常;⑤除外视网膜及颅内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标准:①急性视力下降;②视乳头缺血水肿;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视乳头荧光充盈迟缓或缺损。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视力下降程度, 伴随症状, 全身疾病进行详细记录。

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散瞳眼底检查、眼压检查、计算机视野检查视野检查采用Humphrey 750型视野计, 详细记录患者视野缺损部位及类型, 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

缺血性乳头病变为视乳头血管部分梗阻或部分灌注压降低而造成视乳头缺血, 因此造影早期呈现的是部分充盈缺损而呈现弱荧光。

多拍造影早期片, 仔细观察视乳头充盈、渗漏情况。

为了排除颅内病变, 所有患者进行颅脑CT或者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常规血液检查, 以及风湿三项、C反应蛋白等。

1. 3 观察指标 重点观察两种患者年龄分布及视野特点。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视乳头炎和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科临床常见病症。

有些患者仅通过眼底检查难以鉴别, 造成误诊,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水肿程度是临床中心视力和愈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如果水肿及时缓解或去除, 视神经纤维功能恢复, 则视野具有相对可恢复性;如损害继续, 视神经最初由于局部缺血变性水肿, 轴索的水?[通过压迫神经束内小血管, 破坏动脉的有效灌注压, 使损害加剧, 延误患者治疗[6—10]。

如何提高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是广大医护人员, 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结果表明, 视乳头患者平均年龄(39.50±17.68)岁,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平均年龄(65.67±17.28)岁,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参考文献   [1] 惠延年. 眼科学.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9.   [2] 王欣玲, 李雪姣, 阎启昌. 非动脉炎性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特发性视神经视野改变的比较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3):213—216.   [3] 王欣玲, 李雪姣, 冯莉, 等. 视神经炎和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及视乳头水肿视野改变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10): 2088—2090.   [4] 吴德正, 龙时先. 临床计算机视野学.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304.   [5] 王润生, 吕沛霖. 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 眼科新进展, 2010, 30(11):1092—1096.   [6] 任勇刚, 雷新平, 柳双宝, 等. 曲安奈德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合并糖尿病的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临床眼科杂志, 2015, 23(1):36—38.   [7] 廖良, 宫晓红, 韦企平, 等. 银杏叶提取物和灯盏花素治疗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对比研究. 眼科新进展, 2015, 35(3):240—242.   [8] 王淑静, 魏蕾, 鲍莹, 等. 非动脉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临床眼科杂志, 2015, 25(2):127—129.   [9] 张慧芝, 王贝贝, 张宁, 等. 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眼局部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8):35—36.   [10] 梁玉, 张丽霞, 高健生, 等.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中西医治疗进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2(3):134—136.   [收稿日期:2017—10—09]。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