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在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意义与对策研究

摘要: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新区――雄安新区,并将其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设立京津冀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环,其可以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在雄安新区形成投资洼地,促进资本和人口的流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并且雄安新区也是新的发展理念的“试验田”,其对于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理念的践行将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为了发挥雄安新区对于京津冀一体化的作用,建议要对雄安新区的房地产实行严格的管控、争取打造科技新城、控制城市人口数量以及让雄安新区成为改革高地,而不仅仅是政策洼地。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改革高地   一、引言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位属中国河北省保定市境内,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都在规划范围之内,对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区域实行托管。

雄安新区设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有人认为它是中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重要的空间战略选择,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甚至将其定位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雄安新区一经设立,就产生了引爆效应,雄安新区之所以会产生引爆效应主要是因为其以极高的姿态出现,直接比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而且戴上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璀璨光环,从设立的方式来看,此前18个国家级新区的成立,一般以国务院致省级政府批复函的形式批复,而雄安新区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共同发文宣布,规格高于一般国家级新区

雄安新区引爆效应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当地房价的暴涨,在政策公布前后,雄安新区的平均房价由6000元/平米涨到20000元/平米,之后地方和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了禁止房产交易过户、关闭售楼部、管控土地和房地产交易等措施,以避免雄安新区沦为房地产驱动型的新区

雄安新区设立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2017年2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到河北省安新县考察期间,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作了部署。

但是这些都是在2017年4月1日之后才报道出来,前期保密工作做得相当严格。

雄安新区的建设要从京津冀一体化说起,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并不是在近两年中。

从2001年起京津冀一体化就在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提出的大北京规划中有所体现;2004年,在国家发改委的协调下,京津冀不同城市的负责人在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了“廊坊共识”;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提出北京城市规划的基础上,提到分散北京职能,京津冀需要相互协作;2006年,“十一五”规划中提到了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各部门正式启动对京津冀一体化的研究和执行工作,国家发改委开始编制京津冀一体化规划;2011年3月,“十二五”规划纲要在两会上发布,进一步强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为达到这一目标,中央对三省市分别作了具体要求,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的城市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的城市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现阶段,京津冀在税收、海关等方面的一体化在逐步推进,另外,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也在加速推进,社会保障机制也处于不断协调中。

雄安新区则是实现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作为京津冀三省的中心点,将会形成经济增长新的支撑点,尤其是对于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中的意义   第一,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首都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所以目前要将众多的国企、医院和科研院所等迁往雄安新区,国企总部的转移预期带来10万基础性的高消费能力人口导入,预期未来5~10年人口达100万,多为北京转移人口,所以雄安新区设立有利于疏解北京的经济职能,分散北京的人口压力,促进京津冀一体化

第二,雄安新区将形成新的投资洼地,以60亿/平方公里的投资强度计算,其在短期、中期、长期的投资规模分别为0.6万亿元、1.2万亿元和3万亿元,投资加强,有利于减小收入差距,从而有利于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政策推进力度大、定位高,初期入驻机构和人员可以通过高效的行政命令手段实现,这也会加强雄安新区的经济效益。

随着包括央企、以中关村为代表的IT产业、部分大学和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社科院一部分)等机构的不断迁入,人口的不断增加,商业街、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将会更加完善,届时雄安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取得新的飞跃。

第三,雄安新区是新的发展理念的“试验田”,突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新区定位,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这种“试验田”主要是对新的发展理念的贯彻,也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种探索对于其他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雄安新区将被建成为一个重技术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新城,这对于后续新城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雄安新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雄安新区不会是一个依靠房地产驱动经济发展新区,所以对房地产的管控措施将会相当严格,未来在雄安区内规划新建的商品楼盘,必须在同地块同时配套数量在2倍以上的廉租房、公租房等非完全产权性质的房屋,并且在目前雄安新区内商品房存量不大的情况下,其将是房产税征收的一个很好的试点,一方面充实税源,另一方面抑制房地产投资。

第二,雄安新区不会是传统工业集聚区,而是要打造成为科技新城,雄安新区可供借鉴的经验不止是作为副首都的韩国世宗和马来西亚布城,还有日本的科学城筑波和以色列的创新之城海法等,未来,这里的高校、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将会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发挥作用。

第三,雄安新区定位是二类大城市,根据新华社公布的消息,河北雄安新区远期将承载200万~250万人口,考虑到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将比深圳、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都低。

此前根据国家发改委新的城市标准,城区人口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

因此,雄安新区定位不是要成为特大城市,更不是像北上广深一样,成为超大城市,而是建设为类似地级城市的二类大城市

但是,北京可以借此机会,打造世界级都市圈,类似于日本的东京都市圈。

第四,雄安新区应该成为一个改革高地,而不仅仅是一个政策洼地。

所谓政策洼地主要是说雄安新区依靠自己的政策优势,让大量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和医院等转移过来,从而实现财富的简单转移,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而改革要求雄安新区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吸引其他企业的到来,并且提供能够促进创新、改善企业经营的环境,包括改善基础设施、促进产业集聚、加强产权保护等,让企业不只是因为政策上的优惠而被吸引,而是可以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真正发挥改革高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皮海洲.雄安新区的房价为啥不能炒[J].中国外资,2017(09).   [2]邹毅.雄安新区的三个关键词:3万亿投资、100万人口导入、世界级都市圈[J].中国外资,2017(09).   [3]陈甬军.雄安新区:实现南北平衡的突破口[J].党政研究,2017(0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