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的内容生产管理】 美国纽约时报中文版

激烈的媒体竞争促使媒体不断创新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于高唱“内容为王”的报业来说,外在形态的革新仅仅是精彩剧目的开幕典礼,各报为了能够久立于不败之地,致力于报纸内容生产系统的深层次革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容生产的规范管理是报纸质量的持久保证。

纽约时报》的做法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限采编分离编辑部      编辑部是报社的核心业务部门编辑部的组织机制及运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纸内容质量。

纽约时报编辑部采取的是有限的采编分离体制

纽约时报教育新闻记者格瑞格・温特介绍,在纽约时报采编部门,“职位最高的是Executive Editor(相当于中国报纸的总编辑),下面是若干个Managing Editor(相当于中国报纸的常务副总编辑),再下面是若干个Associate Editor(相当于助理总编辑),紧接着上述这个相当于领导层级之后的,是Desk Editor(部门主编,相当于中国国内的部门主任),在纽约时报内,有商业、体育、文艺、大都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等数十个Desk Editor”。

部门内部,Desk Editor职级之下是部门副主编、勤务编辑、小组主编。

“小组主编是每一个记者的顶头上司”。

①通过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纽约时报编辑部,编辑记者是有严格的岗位职责划分的,是一种采编分离体制

不过,《纽约时报》的采编分离体制又不同于完全的采编分离体制,在《纽约时报编辑部,采编人员是分类组合,在部门内部,采编分离,但是具体到Desk Editor这一层级,Desk Editor则统管记者编辑,也就是说,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不完全的采编分离体制,可以称为有限的采编分离体制

编辑部组织模式,一般分采编分离制、采编合一制两种。

采编合一指的是记者编辑不做严格区分,新闻从业人员身兼两职;采编分离体制则指在编辑部内部记者编辑严格分工,职责明确。

国内报纸编辑部中,采编合一体制、完全的采编分离体制、有限的采编分离体制,这三者均有采用,我们可以对这三种体制做一对比。

采编合一体制编辑部由总编辑负责,下设经济部、时政部等专业部门,多数部门内部新闻从业人员都身兼记者编辑两职,在报社时是编辑,出去时是记者

新闻改革前,我国绝大多数报社都采取采编合一的体制

这种体制的优点是采访与编辑紧密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编辑意图。

而且,采编合一体制能够节省报社开支,降低报社运营成本,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报社

不过,采编合一体制编辑记者是一个人,如编辑记者新闻操作有违职业操守或者由于技术失误违背客观公正,则很难被排查出来。

甚至,在一些采编合一的报社,出现编辑利用自采自写的便利条件搞有偿新闻的情形。

完全的采编分离体制编辑部也由总编辑负责,但是以中心制替代部门制,下设编辑中心与采访中心,报社编辑编辑中心统一管理,记者由采访中心统一管理。

采编分离体制有利于在报社内部建立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

这种体制之下,记者没有发稿权,稿件需择优上版面;编辑没有外出采访权,避免了编辑自己编排自己采写的稿件所可能引发的职业道德问题及业务问题。

不过,这种完全的采编分离体制在很多报社都是短期延用,多数报社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又都作出调整。

纽约时报》实行的是有限的采编分离体制,仍采取部门制,部门采编分离

这种有限的采编分离体制,既避免了采编合一体制的问题,又保留了采编合一体制的优点。

纽约时报》的采编分离制度有这样一些优势值得借鉴:第一,部门制的保留使得采访与编辑之间的业务沟通比较顺畅,而且部门内团队作战,记者编辑的工作积极性更高。

第二,高度重视编辑的决策权,编辑有权指挥记者采编部门编辑为中心。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体的内容竞争已经不单单是获取信息的竞争,对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日益重要,以编辑为轴心的编辑部迎合了这一实际需要,报纸内容生产过程中信息的二次加工和策划能力得以加强。

第三,编辑细致的分工保证了新闻制作的质量。

在以编辑为核心的编辑部,如何保证编辑长盛不衰、高人一筹?术业有专攻的管理体制值得借鉴。

纽约时报》的编辑分很多类型,“每一个部门都有主任和副主任,下面有夜间部主任,主管该部门新闻之出版作业,并有电讯编辑及五到六位高级主力编辑,还有特别设计新闻编辑,他们都是编辑部的中坚编辑干部”;②《纽约时报》还有一个“庞大的艺术设计部门(Art and Design Department),这个部门包括13位版面组合编辑、15位艺术设计专家、16位图表设计编辑和地图制作专家、艺术制作专家等”。

③此外,如前所述,即使是部门主管级,还分设部门主编、部门副主编,并特别设有给记者分配采访任务的勤务编辑

庞大的编辑队伍,从两个方面给内容生产以保障,一是内容制作,编辑记者合作,给记者分配任务,指导记者采访,为记者润色稿件;二是内容编排,其版面设计也分成很多专业工种。

严格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

对于报纸内容生产而言,情形亦是如此。

如何保证报纸内容生产的质量呢?《纽约时报》的质量管理机制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首先,《纽约时报》注重内容生产的规范化。

就企业发展而言,当前企业市场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企业形象竞争和企业形象促销的新时代。

企业形象战略,即CI战略是一种树立企业形象,从而获得企业效益的一种经营方法。

随着报业竞争的白热化,很多报社也很注重品牌建设,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社认识到报纸整体形象的重要性,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引进了CI设计。

纽约时报》的CI设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纸形象的统一;二是报纸内容风格的规范。

对于报纸形象的规范,得力于《纽约时报》庞大的艺术设计部门,艺术设计部门报纸的色彩风格、图表设计、图片使用、字体运用等都会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以形成报纸统一风格的形象。

随着20世纪80年代“重新设计”的浪潮席卷欧美报界,《纽约时报》的版面形象也有所调整,例如瘦身后的《纽约时报》现在几乎天天都有生活类内容出现在头版,图片、图表增多等,但无论如何设计,《纽约时报》的形象始终与其定位相一致。

有“灰色贵妇”之称的《纽约时报》在出版彩色版面之后也仍然保留了一种灰蒙蒙的感觉。

另一方面,《纽约时报》也致力于报纸内容风格的规范化。

纽约时报》有一本《时报风格与惯用语手册》,记者编辑虽有发挥的天地,但是采编要遵从这本手册,这使得《纽约时报》的新闻写作与编辑上所使用的文字拼法、标点符号与缩写等,均有其一贯性。

其次,《纽约时报》对报纸内容质量控制非常严格,除了制作过程编辑层层把关以外,还特别注重事后监督。

纽约时报》在固定版面位置设有更正栏目。

更正栏目对前一天报纸上的错误信息进行纠正,并设置“编者的话”负责平衡观点和消除误导。

纽约时报》更正栏目和“编者的话”有一定的作业程序。

作业程序保证了“更正”的负责任和及时性。

再次,设立公共编辑,加强对报纸的监督。

2003年底,《纽约时报》设置了一个具有监督职能的委员会,聘请专门的公共编辑扮演“督导员”(ombudsman)的角色。

由此,该报的新闻公评人制度正式开始运转。

公共编辑报社聘用的读者利益的代表,虽然办公室也设在时报大楼内,但其独立于采编队伍之外,做《纽约时报》的“一个读者”。

此外,公共编辑在《纽约时报》星期日刊上新开了一个专栏,专栏可以代表读者对报社新闻采编工作加以批评和批判。

纽约时报》雇用公共编辑(publiceditor),既是为了扫除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编造新闻带来的阴影,也是为了唤起大众对美国新闻界的信心,这一职位的设立也加强了报社内部对报纸内容的监督,被称为是“让记者生气、让编辑烦恼”④的职位,但是其披露了美国新闻界大大小小的问题,也引发了《纽约时报》在消息引用和更正错误方面的大改革。

终身记者      一支有执行力的队伍对于报纸内容的生产至关重要。

国内很多报社一直致力于通过人事改革重构报社的活力,但是例如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员工流动频繁是近年来一直困扰国内报社的问题。

纽约时报》是如何管理采编人员的呢?   为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国内各报社想出种种措施,多数报社设置了记者编辑的最低工作量,薪酬与发稿字数挂钩,一些报社还实行末位淘汰制。

但奇怪的是,《纽约时报》并未有如此严苛的管理办法。

“《纽约时报》对员工的雇佣制度是以终身雇佣为主,合同制为辅。

一般说来,一旦获得时报的正式职位,就会获得终身保障契约,就可以在时报一直干到65岁的强制退休年龄,除非有盗窃、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

”⑤而且,《纽约时报》也不给记者规定工作量,不以发稿数量来论收入。

在《纽约时报》有很多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记者编辑

被认为最有创新才华、贡献最为卓越的总编辑罗森索执掌编辑部17年,因艾滋病报道而被瞩目的记者杰夫・史摩滋在时报工作了20年,《纽约时报的风格》一书的作者也在时报普通的编辑岗位上工作了31年。

纽约时报》对采编人员的管理无疑是成功的,时报的百年品牌和其有影响力的报道可以明证。

时报的员工终身雇佣制给员工以归属感,这对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保持采编队伍和报纸风格的稳定有促进作用。

不过,终身雇佣制,不制定业绩考核指标都容易大锅饭养懒汉,纽约时报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首先,严把进口。

纽约时报》有一套严格的进人程序。

纽约时报》的采编队伍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招收来自其他媒体的有经验的人员,一是招聘大学毕业生。

两个渠道均有严格而复杂的程序,需要经过实习、内部在职培训、考核筛选再决定聘用与否。

时报采编人员,这两个来源各占一半。

来自其他媒体和机构的应聘者通过文章剪报的审查后需要接受一系列考试,最后的面试官为总编辑,进入报社之后也只能以实习记者的身份开始。

大学毕业生则一般从送稿生和“新闻书记”开始。

报社有“写作计划,给新进的大学毕业生一个机会,从事采访写作,为期一年,但作定期的考核。

一年以后,报社挑选两名优秀参与写作的人员为“实习记者”。

实习记者的实习期限原则是一年,成绩出色者也有六个月转正的。

西方媒体特别是著名媒体中的中国人可谓凤毛麟角,2001年,赵轶璐进入《纽约时报》实习时,是唯一的一位中国人。

不久就发生了“9・11”事件。

赵轶璐单枪匹马,一口气采访了60多个遇难者家庭,发表了60多篇人物特写,半年后转为正式记者

⑥   其次,本报特色的实用业务培训。

高效的业务培训不只提高了报社新员工的业务技能,而且给在时报工作的员工以自豪感,这对于稳定队伍有促进作用。

纽约时报》虽然不是美国销路最好的报纸,但却是最有权威的报纸

时报的在职培训非常严格,除基本的技能培训外,非常重要的培训是要做时报用语规格的训练,要做时报新闻政策的宣告。

纽约时报》高级编辑人员还会通过内部的备忘录、公报以及新闻的评点、批注等形式守护强化与更新其新闻政策。

有效的学习与工作机制使时报“适合刊登一切适合刊登的新闻”的新闻理念能够贯彻,并成为时报员工的一种约束。

再次,严格的管理。

纽约时报》对员工的管理可谓奖惩分明。

纽约时报记者的薪酬在国内居于前列,西方媒体的福利待遇也不错。

除了给记者交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外,《纽约时报》还为经常外出采访的记者提供手机和车辆,手机话费和汽车的保险、维修及油钱,都由报社支付。

除了这些,可以认购公司股权也是西方媒体为员工提供的重要福利待遇。

纽约时报》允许记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该报一定数额的股票。

当然,丰厚的薪酬也要求对等的责任,《纽约时报》对记者的管理也非常严格。

纽约时报》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操守,也有一些避免报道不公正的措施。

例如,报社规定:报道航空新闻记者不能购买航空公司的股票。

而一旦违背职业道德,代价也是相当大的,2003年,《纽约时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编造及抄袭新闻的事件曝光,不仅他本人被解职,也连累到了《纽约时报》的高层,执行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和常务主编杰拉尔德・博伊德被迫双双辞职。

注 释:   ①苏荣才,《对话美国报业总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②③李子坚:《纽约时报的风格》,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④Neil Hickey,A Public Editor’s Private Story,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5—6,2005.   ⑤刘年辉:《纽约时报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传媒观察》,2005(9)。

⑥唐勇:《在西方媒体工作的中国人》,《环球时报》,2004年版。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校:张红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