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70例经颅多普勒与脑电图的对比分析

作者:王小英,温雪娟,张妍,周迎莉,王小彦。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改变情况及影响。方法 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经TCD与EEG检查,并将其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70例中TCD异常者为65例,EEG异常为30例。两种检查结果经χ2检验P<0.01,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无相关性。结论 TCD检测优于EEG。慢性肾衰竭患者早行TCD检查可降低其脑病发生率,并对治疗、转归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经颅多普勒脑电图

慢性肾衰竭多见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以往病理改变的研究都着重于神经细胞代谢方面的变化,面对脑血流动力学和大脑皮层的电活动改变方面的报道较少。笔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初步讨论了7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变化的情况,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0例患者均为2000年以来来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54例,女16例,年龄38~70岁,平均56岁,排除其他全身疾病,血BUN(25±8.42)mmol/L,Scr(735.59±428.29)mmol/L,肾功能分级(按国内医科百科全书)为Ⅳ级。

1.2 方法。

1.2.1 TCD 采用DML—P型经颅多普勒仪,平卧位用2 MHz探头,经颞窝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ACA)、后动脉(PCA)、颈内动脉中末端(ICA);经枕窗检测双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根据血流频谱、形态、峰时、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血流速度PI、RI及多普勒声频性质等评估。

1.2.2 EEG 采用日本光电4214型14导脑电图仪,按图标10/20系统放置电极,滤波60 Hz,时间常数0.3 s,增益50 mm/50 μV,低速30 mm/s,按常规做单、双极和睁闭眼试验及过度换气3 min。诊断标准参考冯应琨专著的标准。

2 结果

2.1 TCD 70例中有65例(93%)异常。表现为单支或多支与血流峰值流速明显增高,伴有涡流、湍流信号,可提高血管痉挛或伴有血管狭窄;同时出现收缩峰圆钝,舒张期及舒张末期流速明显降低,峰时后延,PI、RI增高,提示为高阻力型脑动脉硬化;血流声频可有尖、粗糙、紊乱及乐时杂音等改变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