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价格究竟谁说了算?]定损价格谁说了算

古玩也称古董,古玩市场的开放、    关闭始终争议很大,有人赞同开,有人坚决关。

一说古玩就和文物联系到一起,一和文物联系到一块就是“无价之宝、价值连城”,多少人感到深不可测,玩古玩就得有钱,没钱还敢玩古玩,其实不见得,有大玩、有小玩,有玩宫廷的、有玩贵族的,也有玩民间民俗的,玩法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花钱多少也不一样。

古玩文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凝聚和反映了时代的历史痕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的缩影,当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不再为温饱发愁后,便开始往文化圈里靠,“乱世黄金,盛时古玩”,北京人说:北京有两个地方最早,天安门早晨看升旗,然后就是潘家园艺术品市场溜地摊。

从1989年北京诞生了全国第一家文物监管市场(现今北京古玩城)后,类似这样的市场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不仅大中小城市有,乡村也有,然后以艺术品为名的文物拍卖活动、拍卖公司铺天盖地,文物拍卖的槌声,此起彼伏,那惊人的价格让你目瞪口呆,激动万分。

一张字画、一件木器、一件铜器、一件玉器、一件青花瓷器、一件古典织绣龙袍、一个印章,都能拍到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一个元青花“鬼谷下山”瓷罐竟拍了2.3个亿。

在1995年当北京故宫博物院在翰海拍卖会上以1980万元和880万元收购北京张先《十咏图》和《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一些机构在拍卖行频频出击,后来在苏富比、佳士得推出四件圆明园文物时,北京保利集团以3100万港元竞拍回来的牛首、猴首、虎首铜像,北京文物公司以2070万港元拍回来的清乾隆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震撼了中国古玩界、文物界。

2004年秋季,嘉德以四天成交4.3亿,翰海以六天成交6.7亿而告终,更加震惊了海内外的收藏家、古玩商,使得海外的文物不断回流,中国大地继房产、股票热之后,很多企业更是把眼光投向文化艺术品,形成古玩热。

古玩市场有这样大的诱惑,谁不想试试呢?但想赚古玩的钱可不容易,您得有玩古玩眼力,懂价格,偶或打眼,会让你倾家荡产的,但古玩价格到底谁说了算呢?有人说专家说了算,还有人说行家说了算,还有的说开古玩店的经营者――古玩说了算

笔者作为古玩商,也想谈谈古玩价格到底是谁说了算?   随着古玩艺术品交易市场不断的发展,从全国各地古玩商中涌现出来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在行里受到行家的尊重,也称他们专家,而那些从高等学府培养出来的专家也是专家,两种专家,各有风采。

学府出来的专家不是什么都懂,只是对他所学习的专业研究做出了成就而成了国家的专门人才,受到人民的尊重,是国家给他们的光荣称号,无可争议。

古玩是一个非常大的艺术门类,古玩商也不是什么古玩门类都懂,只是他爱好研究的某项或几项,当然也有非常全面的。

但谁都有一两项是他最看家的本事。

眼力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成为古玩行里最好的眼力行里人称他们或青铜器、或玉器、铜器、陶瓷、老窑、织绣、杂项专家

往往这些专家都是在行里干了十年或二三十年,经验很丰富,有独到的眼光,他们的经验就是看书多、过手多、吃过亏、上过当、扔过钱,然后赚到钱。

他们所收购、售出的每一件古玩都是伴随着交易活动发生的,他们买东西的眼力直接影响着他们自身经济效益。

走南闯北、跋山涉水、四处奔波,都曾付出过高昂的学费。

有的是几经起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只是一帆风顺,谁都有一段风雨经历。

而且古玩这行和别的行不一样,它属于一个特殊行业,买东西一般没有退货这一说,买砸了赖你眼力不够,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不吭气,有时还得说赚了。

没赔过钱的古玩商,我看没有,不进入市场,眼光就会有偏差,天天摸、日日看,成年累月在民间、在市场转,常言说:“熟能生巧”。

因此站在第一线的古玩商,他们了解市场,把握市场他们辨伪的眼力都高于学院科班出身的专业鉴定人员,而这些人正是从市场经济闯出来的“民间鉴定家”。

这些民间鉴定专家会比较准确地说出真伪仿品的价格,而科班出身的学者专业人员把精力都放在研究学问上,很少接触市场更没有经营活动,往往要打眼。

目前仿古作旧无论瓷器、木器、玉器、字画还是竹、木、牙、角雕都仿得太好了,新旧难分。

我认识的很多包括文物系统的专业人员都属于古玩的收藏者和爱好者,他们同样会因为一件古玩拿不准而到北京古玩城来问古玩商,古玩商一看就能马上判断出是真是仿,还给你举出很多例子,为什么是仿的,真的是什么样。

他们的鉴定理论谈不上,学历不高,但他们一看就知道真伪,就是因为他天天都在古玩市场中转。

于是我发现,即便是专家,如果不和民间市场接触,不和经营活动接触,不了解仿古技术做的如此好也是会上当受骗的,即使他们有很高的鉴定理论。

千万别脱离市场,一定要进入市场,掌握大量的信息才能准确判断。

有的人说潘家园还能捡到漏,我看捡漏太难了,不过铺天盖地的仿制品是锻炼你眼力的最好机会和场所。

市场上的价格是不是专家说了算呢?我看未必,在理论上听专家的,在市场价格上还是要多听古玩商的,因为专家往往忙于学术,不参与市场,对价格很难掌握,他研究的往往是真的,仿制的很少见,往往把仿制的也看成真的。

北京古玩城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国际国内的古玩商没有不知道的。

这里既是交易中心,也是一个交流文化的中心,这里集中了全国600多家玩的最精的各种人才,是精英们和收藏爱好者最好的福地,是辨真伪、展示眼力最好的场所。

我看到很多有学识的人拿着东西非常谦逊地来古玩城和经营户来磋商交流价格问题。

人不进入市场眼光就会产生偏差,而在二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仿品,即使有,也没有现在仿的乱了套。

过去仿古是后人对古人艺术的崇敬与文化的传承,有的为了达到前人的工艺水平,造价远远超过原创。

是真正的用心去仿,为的是继承老祖宗的工艺不失传。

而现在大不一样了,什么赚钱仿什么,不分等级、粗制滥造、参差不齐,就是为了赚钱而赚钱,新的也说老的,假的也说真的,败坏了风气,古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仿古是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和对艺术的欣赏,而不是老想着赚多少钱,坏了古玩行的规矩。

古玩商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古玩行里你越追求完美,越容易上当,商人为了赚钱,绞尽脑汁,故意给你下套往里钻,破碎的瓷器能修复得很完整,图案可以翻新再造,青铜器绿锈红斑做得你看不出来。

陶器、铜器涂尿碱充反铅,银器可以用高锰酸钾,字画可以落假款,瓷器可以后加彩,竹、木、牙、角雕能作出包浆来,而且一些更先进的手法,让你想都想不到,直到把你蒙了。

让有经验的古玩商和你一说,方才梦醒。

同样一件仿品,行家花上500元就能买到手,外行花5000或1万多还认为买了个便宜,当珍宝一样收藏在家里好几年。

当让古玩商给看看时,古玩商说仿的他还不信,当你又给他拿出第二个、第三个,他傻了眼。

劝君收藏千万不要听人讲故事,但也不是什么故事都不听,因为古玩这里面有挡不住的诱惑,但当你掏钱时最好让行家帮你看看。

行家都经常上当,别说初上战场的新手了。

古玩的价值标准离不了三个方面,历史价值、工艺和材料价值、品相好坏价值,再好的一件古玩,支离破碎、残缺、有毛病、修补过,价值会有天壤之别。

那么价格究竟谁说了算呢?价格是从交易中产生的,今天古玩能保值、增值的效应是明显的。

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荣宝斋售出的张大千、齐白石的精品之作不过四五百元,而今日升值到百倍、千倍。

1977年英国收藏者用14万英镑购得中国元青花大罐。

1989年5月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以308万港币拍出。

更有几千万的例子,十年内很多拍品的惊人价格引发了继房地产热,股票热之后,又开始往艺术品古玩上投资,前程看好。

但影响古玩价格的因素很多,它与其他商品不同,尤其是皇家、贵族、造办处的文玩艺术品更被行家看中。

不同的环境气氛都会影响制约古玩价格,其价格相差会很大,有玩家和藏家的因素,有炒作性的因素,有名人效益上的因素。

近几年来拍卖行又出现了一种斗富、斗气的因素,值一万的东西竟能拍到十几万甚至还多,所以说艺术价格没法定性,尤其是拍卖会,一些拍价太高,但收藏价值不一定高,决定古玩价格的各个因素往往是互相关联结合到一起的。

所以掌握市场供求,熟悉价格,可以对古玩成交价格与走势有比较准确的判断,往往成交过的价格就成了古玩价格的依据。

古玩价格一直是议论的焦点。

笔者认为从价格上说,还得向古玩市场古玩商请教。

因为他们天天都在和价格打交道。

天天都在卖出、买进。

有关古玩价格问题,我个人认为学术界和民间的专家们应相互取长补短,不能像某些电视台、拍卖行或有的刊物宣传的那样高得离谱,有行无市,炒作也好,宣传也好,最终还应该是市场说了算,也就是以卖出的价格算。

只有售出的价格才是铁板钉钉。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说:古玩艺术品,无价。

不能说古玩没有价,只能说没有固定的价,但你的古玩,一旦走向市场,还是有价的。

没价的东西怎么能上市场呢!   (责编:石泰峰)。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