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职业行为

[提要] 注册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活动,从行为角度,包括个体职业行为、群体职业行为、领导职业行为和组织职业行为,这些职业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行为结构。

注册会计师审计个体职业行为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由审计委托者、审计者和被审计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和构成的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在这一经济监督活动过程中,各参与方所独自表现出的行为就是审计个体职业行为,如审计委托者的委托行为审计者的审计取证行为、被审计者的申请审计复议行为等,这些个体行为共同构成审计群体职业行为的基础。

心原理告诉我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动机又是由内在需要和外在所形成的。

动机产生行为有其特定目标,这种目标一旦得到实现,便会产生新的动机;若目标得不到实现,则会调整需要,调整动机

这便构成了某种个体职业行为的循环过程。

审计活动中,各种个体职业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动机,有其内在的需要

审计委托者的委托行为,由生产经营活动、财务决策的需要产生,如某由于变更注册资本金的需要,便产生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其资本进行验证的审计委托行为审计者接受审计委托行为是由于自身业务的需要

审计活动中个体职业行为多种多样,其所赖以产生的内在需要也就千差万别。

外在影响也是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动机)的重要原因。

当然,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原因,既可能是内在需要,也可能是外在影响,还可能是由两方面原因共同使然。

由于各种审计关系行为人具有自身特定的利害关系,其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动机就可能不尽合理,由此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也就不尽合理。

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目标得以实现后便会有新的动机,由此产生新的个体职业行为;若目标未能得到或未完全能得到实现,行为主体就会调整起初的某种动机或调整由此产生审计个体职业行为

毕业论文   注册会计师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核心是审计激励

激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些既定目标时所表现出的愿望程度,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之意。

激励可以促使人们为追求组织目标而作出最大努力,由此形成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43年在《人的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也称“基本需要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

通过对这五种需要的,马斯洛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我们把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人叫做基本满足的人。

由此,我们可以期望这种人具有最充分、最旺盛的创造力。

激励理论运用于审计工作中就构成了审计激励理论。

对每一个审计行为个体进行激励,便有利于促使其实现自己积极的行为目标

审计活动中,无论审计关系中哪一种审计行为个体类型,每一层次的行为个体都应得到上一层次(领导层)行为个体的关心和支持,并对下一层次(下属职工)予以关心和支持;下一层次对上一层次也同样应予以协作和配合。

这样,就使每一行为个体处在最佳的行为状态。

另外,在不同类型的行为个体之间,也应相互予以信任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目标

如被审计者应积极配合审计者的审计取证行为审计者对被审计者也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和尊重等。

应该说,对审计行为个体进行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既可以进行上述多种需要激励,还可以进行期望激励目标激励、信念激励等。

毕业论文   此外,“公平理论”对审计个体职业行为的进一步科学化也是十分重要的。

公平理论”的关键涵义是: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是进行比较或比较,分析相对值。

如果比率相等,则公平合理,从而感到满意,心情舒畅,工作尽职尽责。

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满意,进而影响工作情绪,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

审计活动中,个体职业行为既可能是某一个人的行为,也可能是某一审计环节抽象行为人的具体审计行为

所以,在审计个体职业行为中运用“公平理论”,表面上看涉及审计关系各方的行为人个人和每一具体审计环节抽象的行为人,但实际上只有行为自然人的个体职业行为才涉及“公平理论”的问题,因为唯其涉及按劳取酬的问题。

当然,这里的行为自然人不只是审计主体,还包括审计委托者和被审计者。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