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大鳄”迎娶90后灰姑娘,“无心插柳”成就忘年恋

2011年6月上旬,著名演员张国立、邓婕夫妇同时收到老友邓建国短信:“各位亲朋好友,我和新娘黄梓琪定于7月2号在广州某酒店举行婚礼,欢迎您届时光临……”张国立和邓建国是一对老搭档和挚友,两人曾合作过《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风流才子纪晓岚》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电视剧。张国立也一度为老友感情没有着落担心,没想到现在他突然要重做新郎了! 毕业论文网   据悉,新娘黄梓琪来自广西一个偏远贫穷的农村,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个标准的“90后”;而邓建国是蜚声国内的影视大鳄,年龄已过半百。这样差距悬殊的两个人,到底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      山村小丫突遇贵人,叔叔教她坚强、正直做人      2006年8月的一天,时为广州巨星影视集团董事长的邓建国和友人去广州一家经常光顾的酒店吃饭。席间,有位新来的女服务员为他们服务。她身量不高,面容秀丽,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小姑娘不但态度热情、随叫随到,而且手脚麻利、勤快,做事有条不紊,邓建国不由得对她生出好感。   去的次数多了。两个人也熟识了。邓建国知道这位小服务员姓黄,是广西人。   过了几天,邓建国又到这里吃饭,在桌边服务的正好又是小黄小黄还像上次一样热情,只是,邓建国感觉她的精神有些疲惫。声音嘶哑。   一会儿,邓建国猛然回头,发现小黄竟倒在地上,昏睡过去。他以为她生病了,赶忙摇醒她,关切地问:“小妹妹,你哪里不舒服?”小黄惊醒后,头一句话就说:“邓老板,实在对不起,请您千万不要告诉我们老板……”邓建国不由得笑了,说:“放心吧,我不会的。你今天到底是怎么了?”看到建国这样亲切友善,小黄放心了,说:“我昨天看书看晚了,所以……”   原来,小黄今年15岁,来自广西柳州一个贫困的农村,当时正在柳州师范学院就读。因为家贫付不起学费,她只好利用暑假来广州打工。每天需要工作12小时,她怕耽误学业,每天下班后还坚持看书,没想到体力透支……   得知实情的一刻,邓建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不由得回想起,自己从小因为家贫,高中上了一半就辍学的往事。那时,看到同龄人都有书念,而他却不得不提前挣钱养家,他曾数度伤心落泪。尽管后来事业有成,但仍抵消不了幼年失学的遗憾。想到此,邓建国真诚地对小黄说:“你不要再打工了,赶紧回学校念书吧,我应该能帮助你完成学业。”小黄没想到建国会这般宽容,更没想到他会提出资助自己,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心理。她说:“谢谢您的好意,我的学费已经挣够了。”说完,借口有事出去了。看着她纤弱的背影,邓建国有些失落。   这晚回到家里,邓建国久久不能入睡,眼前老是晃动小黄的身影。这个勤劳上进的小姑娘,似曾相识,让人难忘。“如果她因贫困而辍学,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想到此,他决意再深入了解一下小黄,以确定一个资助她的方案。   然而,第二天,当邓建国再次来找小黄时,却被告知,她已经辞职走了。经理说,小黄马上要开学了,不得不提前返校。邓建国不免怅然若失,呆立良久。他不舍地问:“那她的学费有着落了吗?”经理说:“还差一大截呢,听说他父亲要利用农闲去打工吧!”邓建国说:“那请您告诉我她的联系方式好吗?我想给她一点切实的帮助。”见邓建国说得诚恳,经理把小黄的手机号码告诉了他。他由此记住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黄梓琪。   过了一些时间,邓建国到广西办事,顺便去学校看望黄梓琪看到突然日出来的大老板,梓琪大吃一惊。邓建国赶紧说明来意,并说:“我是真的不想看到你中断学业,一直放心不下,所以顺道过来看看。”他还讲起自己从小辍学的往事,梓琪感到了他的至诚。   不知不觉,两人聊到了中午,邓建国提议找一家餐馆,请梓琪吃饭。可是,倔强的梓琪非坚持要请客人吃饭。邓建国见拗不过她,只好说:“那就到你们食堂吃吧,我已经好久没有在学校的食堂吃过了,很想念那种味道。”梓琪听后很是意外。   食堂的伙食寡汤淡水,没什么滋味儿。梓琪本来担心吃惯大餐的邓建国会不习惯,没想到他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看着梓琪瞪大的双眼,邓建国笑道:“食堂的饭真好吃啊,可惜,我早早地离开了校园,没吃够……”梓琪听后心里为之一动。   饭后,梓琪因为要开班干部会议,让邓建国先在校园里转转。由于会议议题很多,她竟把邓建国忘在脑后。等开完会,她才想起他。赶忙去找,发现他已经走了。这时,班主任来了,她交给梓琪一个银行卡,说是邓建国给她的,邓建国还写了一张字条:“小黄同学,希望你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点心意,请你收下,不然我会伤心哦!”落款是:邓叔叔。那一刻,梓琪百感交集。   卡里有一万元,正好够她一年的学费。这在邓建国是九牛一毛,但对贫穷的梓琪来说,是一笔巨款。梓琪生性善良、单纯,她不忍拒绝邓叔叔的好意,发短信给他,说:“谢谢您的资助,我一定会努力读书的!”收到短信,邓建国欣慰地笑了。   自此,两人成了忘年交。邓建国因为事务繁忙,从此再也没来看望过梓琪,只是偶尔询问一下她的学业和生活情况。梓琪每当获得奖学金,或者被选为学生会干部,或者学习上有什么心得,也会告诉邓建国。得知梓琪没有让他失望,邓建国很高兴,叮嘱她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2008年5月,成绩优异的梓琪师范即将毕业,面临就业。一直牵挂她的邓建国,早早打来电话:“梓琪,来邓叔叔的公司上班吧,邓叔叔已经给你留了一个位置。”“您准备让我做什么职位呢?”梓琪调皮地问。“你是学数学的,算账应该比我强,我想让你当我的会计,你看行吗?”“那可是个重要职位呀,邓叔叔信得过我吗?”“当然信得过啊。”邓建国诚恳地说。可是,慎重考虑后梓琪还是拒绝了,她说:“我想回我们的山村去,当一名小学教师。”邓建国问:“为什么?那可是大材小用啊。”“因为村里的小孩儿和我一样穷,他们没钱请好老师。”邓建国再三问:“你真的决定了吗?不会后悔?”梓琪说:“真的决定了,永远不后悔!”邓建国在电话那头树起了大拇指,“好吧,叔叔尊重你的选择,将来有什么需要叔叔帮忙的,一定不要客气。”“好的,一言为定!”   就这样,梓琪回山村当了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不理解梓琪的决定,为她拒绝邓建国的邀请惋惜。可梓琪说,邓叔叔很支持她,而且并未要求她有任何回报。虽然当老师工资只有1000多元,可梓琪干得很开心,这让邓建国更加欣慰。他说,不管梓琪在哪儿工作,做什么,只要是对社会有益的。都算是对他的最好回报。   后来,梓琪自己的积蓄买了一台电脑,一方面方便教学,一方面也了解一些时事。她特意在网上查了邓建国的资料,得知他苦难的经历和成功的历史,既钦佩又感动。而邓建国离异多年,一直没有再婚,也让她感到惋惜,她在心里祝愿邓叔叔:好人一生平安。

再次相逢,触碰他那坚强外表下的憔悴和孤独      虽然久未谋面,但邓建国那乐观坚强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梓琪,催她奋进。他的幽默风趣,是她解除苦恼的良药,常常让她在梦中笑醒。   只是,有一件事一直令她不解,那就是如此善良、风趣、博学而优秀的邓叔叔,为何仍然孑然一身?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再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呢?   可她一直不好意思问。虽说她已过18岁,亭亭玉立,就像一朵深谷幽兰,可感情的事她仍羞于提及,更何况是对一位相差31岁的异性。2009年初,梓琪从网上看到建国全国海选女友的新闻,她虽有些诧异,但深入了解邓建国为人的她,相信邓叔叔这样做,一定有他的想法。面对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人士的责难,邓建国作着乏力的辩解,梓琪看到后,心里非常担忧,怕邓叔叔承受不了这种压力。她发短信给他:“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心中的邓叔叔永远是最真诚和善良的。”邓建国收到短信,格外激动,他回复道:“难得你如此说。我心昭昭如月,谅不负我之苍天!”梓琪问他相亲有结果了吗?没想到,邓建国一声长叹。梓琪再问,邓建国哑口了。原来,邓建国的征婚虽然动静很大,应征者也很多,可征来的基本都是些为了成名或过上富豪生活的女子,她们眼光高、奢望多,没有他渴望的平常心和朴实感。没有找到适意的女子,却被误解为借征婚炒作,这让邓建国更加感叹世态炎凉,人言可畏。他再度对感情灰了心,此后,依然过着不安定的生活,虽然偶尔传出绯闻,可都没有结果。   这是梓琪第一次感到邓建国有着不为常人知晓的烦恼和苦楚。可邓建国依旧嘻嘻哈哈的,让梓琪更加困惑。她发觉自己头一次对这个男人有了不一样的关切,她头一次想走近他,了解他的真实处境。然而,由于身份相差悬殊,由于怕人说三道四,由于怕他误解,梓琪一再迟疑着自己的脚步。   2010年12月28日,梓琪像往常一样在短信里祝邓建国生日快乐。邓建国生出几分感慨:全世界大概只有这位小姑娘记得我的生日了!他激动地拨通电话,说新影视城落成了,请她过来参观。梓琪思忖良久,答应了。   放下电话,梓琪久久不能平静。在她的印象中,邓叔叔虽然身材不高,但风度翩翩,活泼而阳光。从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他的照片,戴着墨镜,染着金黄色头发,穿着花格衬衫,俨然一位时尚潮人。梓琪想着自己该怎么打扮一下,在新潮的邓叔叔面前不要太土才好。她准备了好久,在寒假的第二天动身了。   可是,当见到邓建国的一刹那,梓琪不由得惊呆了:眼前的邓叔叔好憔悴,根本不是照片上的样子,和几年前最后一面时简直判若两人!他的头发枯黄,金黄色的头发下面,隐约露出白色的发根。面色发黄,身体瘦削。只是眼睛还是那么炯炯有神。梓琪一阵酸楚,不知该说什么。邓建国打趣道:“怎么?不认识邓叔叔了?是不是比以前更帅了?”梓琪勉强笑了笑,抑制住眼泪。   之后,邓建国梓琪自己的豪宅参观。看到屋里的东西七零八落,穿过的衣服堆成一堆,梓琪直皱眉头,主动整理起来。邓建国不好意思地笑笑:“太忙了,没时间收拾。”当走到客厅时,地上摆放的两箱泡面吸引住了梓琪的目光。“您平时就是吃这个?”“是啊,没应酬的时候,我哪也不想去,就在家里上网,饿了凑合一下。”“怪不得他这么憔悴。”梓琪心里有些难过和怜惜。   那晚,邓建国在一家豪华饭馆宴请梓琪,可面对满桌从未吃过的美食,梓琪却没有一点胃口。邓建国的身体状况和他的生活环境,和她想象中的反差太大了,大得让人难以置信。她知道这次没白来,她想,该是她为邓叔叔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第二天一早,梓琪就从邓建国给她安排的宾馆来到邓建国办公室,提出帮助他打扫屋子。邓建国推辞不过,只好由着她。中午的时候,邓建国接到她的短信:“请回来品尝我们柳州的风味美食!”邓建国心里一热。“这丫头好细心啊。”他本来有饭局,可为了照顾梓琪的好意,他找个借口推掉了。   这一餐做的是小炒鸡、清蒸鱼、冬菇排骨汤。闻着香喷喷的味道,邓建国的食欲大增。他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梓琪在旁边直喊:“慢点,惺点!”邓建国抹一下嘴,做个鬼脸,说:“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了。”说罢,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梓琪心里一酸,说:“如果您喜欢吃,我还接着给您做。”“好啊,我求之不得!”   吃罢饭,梓琪又引着邓建国在屋里走了一圈,说让他“验收”她打扫的成果。见到窗明几净,所有物品各归其位,衣服都已洗好晾干又叠好,该熨烫的也已经熨烫。全都散发着芳香,邓建国心中感叹:自己的家多久没有女人收拾了?该有24年了吧?真不知自己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最后,当他看到梓琪刷洗一新的鱼缸和鸟笼时,不由自责道:“都怪我,平时太忙,老不在家,把鱼和鸟都养死了,罪过啊罪过。”梓琪明白,他其实是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于是说:“如果您还想回到从前,我可以陪您再去请它们回来。”邓建国说:“好啊,只是我不敢保证有时间照顾它们。”“还有我啊……”梓琪话一出口,不觉脸红了,急忙补充说:“我可以在这段时间帮您照看。”邓建国心中突然泛起一股异样的情愫。   接下来的数天,邓建国都吃着梓琪做的饭菜,胃口也越来越好。他开始抗拒外面的饭局,除非万不得已。大多数时候总让梓琪给他弄饭。梓琪为了让他吃好,从网上和电视里学习各种经济实惠又美味的菜品的做法,变着花样给邓建国做着吃。邓建国每次都吃得直打饱嗝,吃饱后就精神焕发地去上班。渐渐地,不少员工和客户看出了端倪:邓总最近变胖了,脸皮光滑,皱纹减少,好像年轻了10岁。大家还发现,邓总现在不喜欢任何应酬了,一下班就往家跑,好像家里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而邓建国对大家的询问都笑而不答,心里充溢着前所未有的满足。   整个春节,梓琪一直陪着“邓叔叔”度过。邓建国渐渐习惯了梓琪的照顾,竟然忘记了她是在休假期间。这是梓琪第一次没有和父母一起过春节,心里有些愧疚,可她又不忍心让邓建国孤独地生活。父母给她来电,说家里都好,勿念,只是她的学生经常来家给她拜年,见不到她,孩子们都挺失望,纷纷问她什么时候返回。想到那些自己珍爱的学生,梓琪不免有些挂念。   邓建国看出了梓琪的心事,离开学还有几天时,他对梓琪说:“你先回去吧,毕竟孩子们也需要你,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毕竟我是无所不能的老邓嘛!”梓琪张了张嘴唇,欲言又止。末了,她狠了下心,说:“那我走了,你记得好好吃饭,不要再吃泡面了。”“好,我记得。”“不要上网太晚,按时睡觉。”“好!”“记得经常喂鱼和鸟,不然它们会饿死或渴死。”“这个,本人恐怕难以做到……”邓建国又幽默了一把。梓琪嘟起了嘴:“你不能不负责任,它们好歹也是一条命,你既然把它们买回来,就要善待它们。”“好的。我尽量吧。还有什么吩咐吗?”“还有……”邓建国做了个求饶的姿势:“还有啊?”“还有什么想。

不起来了,路上再告诉你吧!”邓建国夸张地做了个如释重负的表情。   这天,邓建国亲自开车把梓琪送到了火车站。望着疾驶而去的列车,邓建国心里空落落的,这是多年不曾有过的感觉。      生命何须奢华何惧世俗,迎娶我那朴实无华的“灰姑娘”      梓琪在踏上火车的一刻,心也一下像小船般浮了起来,找不到泊位。眼前晃动着邓建国的笑脸,耳边是他爽朗的笑声和风趣的话语。这是她从未有过的心理体验,她有些害怕,又有些渴望。平心而论,邓建国虽然年过五旬,可心态非常年轻,只有“18岁”。他的整个身心都洋溢着激情和活力,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个人,包括梓琪。“他历经数次磨难而不倒,靠的就是这种心态吧?”梓琪想。她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这些天和他相处的每个细节。   一路上,梓琪都处在纷乱的思绪中。她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她下意识地翻皮包,想找点东西吃,以打发这无聊,却意外地发现一本《宋词》。她想起来,有一天她做好饭等邓建国回来吃,没事时从他书架信手拿了一本《宋词》看,没想到竟被深深吸引了,此后她就经常翻阅他的书。现在,细心的他竟把这本书放进了她的皮包里,大概是怕她路上烦闷吧!看来,邓叔叔的细心丝毫不亚于自己啊!   好不容易到了站。这时,短信来了,是邓建国的:“你平安抵达了吗?”“是的,谢谢您!”“客气什么,应该是我谢你!”他们重归客套,各自压抑着内心真实的情感。   不久,开学了,梓琪重新进入讲堂。只是,当她讲课的时候,发现自己已无法做到往日的平静。   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恋爱了。她不知他是否知道,不知他会怎么想,不知他是否和自己一样。她抑制不住地想着,精神总是不集中。   梓琪数度想主动给邓建国打电话,但一想到两人的差距,一想到世俗的看法,她又畏缩了。是啊,多少大美女大明星,他都没看上,会看上她这样一个农村的小姑娘吗?更何况,她的家人会接受他吗?村里人会怎么评论他们?一切对梓琪都是未知数,就像她求解过的那些方程,甚至比它们更深奥。可是,有些事情,不亲自试一次,又怎会知道结果到底会怎样呢?   终于,她鼓起勇气,给邓建国发去了短信:“在干嘛呢?”“想你……做的饭菜。”“还有呢?”“没了,就是想……”梓琪轻微地叹息了一下。   “那你在干嘛?”邓建国反问。“我在看书。”“什么书?”“《宋词》。”“哦,那你最喜欢里面的哪一首呢?”梓琪想了想,说:“我最喜欢晏殊那首《浣溪沙》。”“哪首,我不记得了,你说给我听好吗?”梓琪于是双手颤抖地输入:“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这首词一共六句。梓琪故意没有输入最后一句,邓建国非常熟悉这首词,知道最后一句是“不如怜取眼前人”。他顿时明白了梓琪的心意,心跳突然加速。   思虑良久,邓建国试探地问她:“我的新公司马上开张了,缺少人手,你能过来帮忙吗?”又是良久,梓琪回复:“不一定,也许能吧!”“那如果你来的话,那些孩子怎么办?”“我会想个两全的办法,只要能再次来照顾你。”“难道我比那些孩子更重要?”梓琪道:“是的,因为你也是个孩子。”说罢,她如释重负地笑了。   办好了辞职手续,梓琪也没来得及和父母过多解释,就匆匆踏上了去广州的旅程。邓建国独自来接站,在相对的一刻,没有过多的言语,两只手自然地拉在一起。在闹市区,他俩弃车步行,像所有年轻人一样并肩行走,快意说笑,引来无数好奇的目光。那一刻,邓建国的心无比畅快,这默契牵手的一幕,整整迟到了24年,还好,它终于来了!   经过几天的亲密相处,彼此表白心迹,他俩的心靠得更近了。邓建国想给梓琪解释自己过去的诸多绯闻,但梓琪都阻拦了。她说:“我不是为了你的过去才来的,我是为了你的将来,为了我们的将来。”她的话语虽然质朴,但在邓建国听来是那么感动。“这真是个难得的好女孩儿!”他发誓要百般珍惜。自此,他的家中再次“炊烟升起”。   当周围的朋友得知邓建国要结婚了,而且娶的是一位朴实的农家女孩儿时,都有些不解,纷纷打电话询问。邓建国都一一耐心解释,并说:“我这次绝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炒作,我是遇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我是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我的新娘。她虽然不够靓、不够新潮,可她足够懂我、足够珍惜我,自从有了她。我的生命迎来又一个春天,她就是我花了24年苦苦等待的那个人……”   没想到无心插柳的一次爱心之举。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正如演员张国立所说:“我的老友邓建国漂泊大半生,眼看无归宿成定局,却冥冥中遇到他生命中的灰姑娘。她虽平凡,却能安定他孤寂疲惫的心。他早已厌倦了漂泊的生活,而今有幸重新拥抱人间烟火――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责编/王昕。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