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应急处理措施

池塘养鱼应急处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池塘高密度驯化养鱼的推广和普及,单产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养殖季节的泛塘、突发性鱼病、中毒等意外风险损失时常发生,给广大鱼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面就夏季养鱼常见的意外紧急情况,介绍几种处理措施:  1 水质突变引起死鱼的原因及措施  第一我们要了解水质突变的成因。在单产较高、水质较肥的池塘,盛夏季节浮游植物过量繁殖。特别是蓝藻门铜绿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在水面下风处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俗称湖靛或铜绿水。由于蓝藻大量繁殖,造成池中营养元素缺乏,从而造成蓝藻一夜之间全部死光。死亡的藻体沉入池底,水质变清、变瘦,下风头可闻到腥臭味,俗称臭清水。当微囊藻大量繁殖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不仅可以毒死水产动物,就是牛、羊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第二要预防水质突变。一是排水,当蓝藻大量繁殖时,要选择晴天中午排放池水二分之一左右;二是药物处理,当水排出二分之一后,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0.7毫克/升全池泼洒(不宜使用生石灰)。这样由于排掉二分之一左右的水量,可以减少施药量,降低成本。三是注水引种,施药后34小时,向池内注水,最好先注入其他池塘没有蓝藻、水质较好的水1020厘米深,然后加入井水或河水,恢复到原来水位。第三,由于预防工作没有做好不慎造成水质突变应立即采取的措施。一是大量换新水。当出现水质突变时,一方面应立即抽掉底层老水2030厘米,另一方面立即加注井水等新鲜水。使鱼大量聚集在高溶氧、新鲜的注水区域,缓解缺氧、中度程度。二是化学增氧。在无补注水条件的池塘,如出现水质突变,应立即使用化学增氧剂,同时施入底质改良剂,吸附池底有害物质。 毕业论文   2 清晨缺氧死鱼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了解清晨缺氧死鱼的成因。一是在水质较肥,密度较大的池塘,午后或傍晚雷阵雨或急暴雨,致使第二天清晨严重缺氧死鱼。因为暴雨后水温急剧下降,底层水温高于表层,造成水体上下层对流。池底的腐殖质随之泛起,氧化分解消耗大量溶氧,造成池塘的溶氧量急剧下降,加之暴雨过后,池水中的悬浮物大量增加,粘附于鱼的鳃上,影响鱼呼吸。二是高产驯化养鲤鱼的池塘,傍晚的最后一顿投喂过饱,鱼夜间消化食物大量消耗溶氧,造成第二天凌晨缺氧浮头死鱼;其次,浮头缺氧预防。其一当水质较肥,白天光照不好时,傍晚的最后一顿料应少投喂,一般喂半饱即可。其二午后或本文由收集整理傍晚下雷阵雨或急暴雨时,上半夜就要开增氧机,并且要坚持开到第二天日出时。无增氧机可在半夜加注新水,一直到日出;第三清晨浮头应急措施。一是轻度浮头,应立即开增氧机或加注新水。二是严重浮头,这时不能开增氧机或人为大声喧哗、搅水,而应立即加注新水,并使注水管与水面平行缓流入池,最好形成全池的圆圈循环,使鱼聚集在水流的两侧,得到尽快缓解。鱼出现浮头时,如果无增氧机又无注水条件,应立即施用化学增氧剂,并施放在鱼浮头的密集处。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3 用药不当造成死鱼的成因及采取的措施  首先了解用药不当造成死鱼的原因。一是清塘后残存药物毒害,药物清塘后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时,即放鱼投苗。二是全池泼洒防治鱼病用药用药失当,全池泼洒漂白粉或其他杀菌剂造成池鱼死亡,一种情况是施药方法不当:药物没有充分溶解,未溶解部分被鱼误食。再有可能是施药时间不当:早晨池塘缺氧,鱼本来呼吸困难,这时施用杀菌药物刺激,使部分体质较弱的鱼死亡;其次我们来了解用药不当造成死鱼应采取的措施。一是要把好清塘药物残留的安全期:用药物清塘时,首先应加快清塘药物分解,可用木耙将池底翻动12遍,使清塘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或清塘净等快速分解;其次注水后放鱼前,应取池水放鱼试养23天,待安全后方可放鱼;二是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药物应充分溶解后,再泼入池中,并且要均匀,否则全池的用量泼在一部分水体中,势必造成局部药物浓度过高,从而产生药害。没有完全溶化的药物残渣不得泼入池中,以免被鱼误食。三是选好施药时间:用药应在晴天上午810时或下午34时,要在喂鱼后而不应再喂鱼前泼洒。切忌在池塘缺氧甚至浮头时泼药。四是准确把握用药量:根据水质、水温及药物的理化性质,掌握正确的用药量,最好在 技术人员指导下用药。认真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切不可盲目加大用量。使用硫酸铜或铜铁合剂时,一定要根据水温、水质肥度情况,灵活掌握,水清、水温高时,用药量要少,水温低、水质肥时,用药量要加大,这样才能做到药到病除,又不至于产生药害。不慎因药不当产生药害时,最好的补救措施是立即加注新水,使鱼聚集在新水区域缓解中毒症状,逐步恢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