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近年来,哈尔滨市针对提升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开展了多项养成教育的特色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本文从问卷调查入手,分析了哈尔滨市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近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贡献力量。

关键词: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0—0076—03。

文明城市创建需要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而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需要从娃娃抓起。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就是提升中小学生文明素质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哈尔滨市针对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开展了“文明礼仪我先知”“倡导文明我先做”“践行文明我先行”“弘扬文明我有责”“志愿服务我参与”等各种特色活动,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但从100份“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还有不足之处,还需要有关部门在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的前提下,研究提高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的应对之策,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水平。

一、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现状。

(一)比较注重校园卫生的保持。

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校园卫生方面主要有两项,一是“你会在校园里随便吐痰吗”,二是“当你看到垃圾没有扔进垃圾桶时,你会怎么做”。第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从不在校园里随便吐痰”的有87人,所占比例为87%;第二项调查结果显示选择“自己走上前,拾起垃圾并扔进垃圾桶”的有81人,所占比例为81%。这两项调查积极的选项都在八成以上,一定程度上说明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还是比较注重校园卫生保持的,这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二)比较注重班级公物的爱护。

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你有没有在桌椅或墙壁上乱写乱画”时,有82人选择“没有”,所占比例为82%,占八成以上;有16人选择“有”,所占比例为16%;选择“经常乱写乱画”的几乎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都能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在这个大家庭里,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能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爱护公物。

(三)比较注重良好习惯的养成

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自己在良好习惯形成方面,谁的影响最大”时,选择“父母”的最多,其次是“老师”“自己”,最后是“朋友和同学”,比例分别为36.0%、31.0%、30.0%和3.0%。而当问及“你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时,有72人选择“使生活更有规律”,所占比例为72.0%;有13人选择“保持身心健康”,所占比例为13.0%;有14人选择“拥有快乐的心情”,所占比例为14.0%。无论是谁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无形中都体现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选择“父母”影响大的相对较多,可以看出父母在子女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四)比较注重文明用语的使用。

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你与老师、同学交往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时,有61人选择“完全可以做到”,所占比例为61.0%;有18人选择“基本能做到,但偶尔会忘”,所占比例为18.0%;有21人选择“目前未能养成使用文明用语习惯”,所占比例为21.0%。这些数据说明六成以上的中小学生还是比较注重文明用语使用的,都希望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少年。

二、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身边不文明行为态度冷漠。

受现实生活的影响,哈尔滨市一部分中小学生对身边不文明行为态度冷漠。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对于身边同学不文明行为,你是怎么看的”时,有52人选择“跟我无关”,所占比例为52.0%。这说明有五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态度冷漠”,这种冷漠是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具体表现,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缺乏助人为乐的意识。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理应归属道德的范畴,这种“道德”最能体现中小学生的基本素质。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是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时,有37人选择“否”,所占比例为37.0%。这说明有三成以上的中小学生没有“主动”让座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体现助人为乐的美德,这个问题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三)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较差。

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观影、就餐、购物等是否能主动排队”时,有44人选择“否”,所占比例为44.0%。这说明有四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的意识不强,与这个社会惯有的“规则”格格不入,是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较差的表现,在这方面加强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在文明行为养成中缺少规则意识。

遵守交通规则是一种道德修养,不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缺乏规则意识。本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当问及“在过马路时,是否能遵守交通规则”时,有34人选择“否”,所占比例为34.0%。这说明有三成以上的中小学生不能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没有把外在的教化内化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意识,“中国式过马路”在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改善哈尔滨市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借鉴经验,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抓手。

哈尔滨市要想改善中小学生文明行为,理应借鉴江苏省经验。江苏省在全省开展了以“八礼四仪”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其中的“八礼”主要从生活细节入手,讓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具体指: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和仪式之礼。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餐饮之礼,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言谈之礼,教育未成年人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待人之礼,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行走之礼,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观赏之礼,教育未成年人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时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游览之礼,教育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二)納入教育教学,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点。

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是中小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要突出“育人”理念,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一是要以中小学生日常生活为出发点,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将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融入学校生活,在学校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健康生活习惯、安全行为习惯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等。二是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和社团组织在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的阵地作用,不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养成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基本行为习惯的训练,不断巩固养成教育成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固化和定型。三是要树立学生先进典型,对平时文明行为良好的学生,加大宣传力度,使其成为竞相学习的典范,定期开展宣讲交流活动,把好的行为习惯与大家分享,达到互相学习、互助进步的目的。

(三)发挥家长榜样作用,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关键。

家庭教育在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孩子使用文明用语。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使用文明用语非常重要,但前提是自己一定要做到,因为家长的言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二是要教育孩子尊重长辈。尊敬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不要以孩子为中心,要教会孩子学会分享,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在孝敬老人方面,首先家长自己要先做到。三是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是一个人修养较高的表现,遇事没有担当成不了国家栋梁。因此,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要用父母的言行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四是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学会合作,懂得守规则,只有具有规则意识,孩子的文明习惯才能养成。总之,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文明行为养成教育至关重要。

(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保障。

在全社会营造中小学生学礼、懂礼、守礼、践礼的浓厚氛围,是推动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一环。一是要加大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哈尔滨文明网、新媒体等方式加大宣传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张贴悬挂文明礼仪教育标语、宣传画;把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纳入户外广告、楼宇电视、社区电子屏公益广告内容。二是要充分整合和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不断拓宽教育的途径,主动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全社会关心和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调动一切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积极因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以社区为舞台,关注和指导学生假期和双休日的生活,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公益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公民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Civilized Behavior Form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rbin。

DING Jicheng。

(Harb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Harbin 150010,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arbin has carried out a number of special activities of nurturing education aiming at promoting the civilized behavio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achieved tangible results, b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can not be ignored. Starting from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nurturing edu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ity,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moral level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Harbin.

Key words: civilized behavior,cultivation education,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