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中美尖峰时刻】尖峰时刻5

1979年2月5日,一位中国老人的照片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邓来了”。

邓,即邓小平

当天,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结束了为期8天的正式访问,离美回国。

在此前36天,根据《中美建交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建交――   邓小平成为新中国首位访问美国的领导人。

此后的33年时间里,从“反霸”的准战略盟友,到“建设性的战略伙伴”,从“潜在的战略对手”,到“利益相关者”,这些记录中美关系重要节点的关键词,也与中国领导人对美国访问紧紧相联。

1979邓小平朋友之旅   当地时间1979年1月29日上午,19响礼炮鸣放,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和邓小平一起出现在白宫南草坪上,一起检阅三军仪仗队。

仪式上,美国政界重要官员悉数出场:国务卿、内阁重要成员、三军参谋长、众参两院议长……此前一天,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夫妇、国务卿万斯夫妇更在机场亲迎邓小平一行。

而按惯例若是外国元首正式访美,美方也只会派一名高级官员到机场,国务卿甚至只在市中心华盛顿纪念碑附近迎候贵宾。

如此接待规格让美国记者们大发感慨,一个国家的总统隆重欢迎另一个国家的副总理,并陪同其检阅三军仪仗队,这在世界外交史上极其罕见――除了不是鸣放22响礼炮(国家元首规格)外,美方当时对邓小平的接待,一切按照国家元首级标准进行。

邓小平访美的8天时间里,中美双方则签署了科技合作协定、文化协定及建立领事关系和互设总领事馆的协议。

随后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称:“双方认为,两国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应妨碍彼此加强友好关系和合作。

”有评论认为,中美之间几乎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就连军事技术转让也写进了贸易清单”。

1997江泽民伙伴之旅   1997年10月26日,深秋,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专机降落在夏威夷。

此前的1995年夏天,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在美国进行私人访问,打破了中美建交16年来一直禁忌的规约。

次年早春,解放军在沿海进行导弹发射演习,与美国的两艘航空母舰形成对峙。

中美关系似乎又到了需要领导人接触来摆脱危机的时刻

此次访问结束后,双方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确定了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目标: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应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这份近3000字的声明,标志着中美关系终于有了重大改善。

1999朱�基入世之旅   1999年春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似乎到了最后关头。

是年3月,对外经济贸易部的一个小组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报告称,持续13年的谈判已经取得进展,“看来只差最后一跃”。

于是,朱�基决定到美国走一趟。

4月6日至14日,朱�基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当朱�基出现在洛杉矶市雷登市长举行的欢迎午宴上,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在《变化1990—2002年中国实录》一书回忆说,“他让美国人见识了共产党领袖身上的另一种人格,而这些都是世人罕见的:机智、幽默、犀利、从容、直截了当和富有人情味。

他不拿讲稿,张口就来,东拉西扯,却句句说到点子上。

”   朱�基在美国的9天时间内,中美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环保与能源等合作项目意向书,最重要的是中美在华盛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

这份全文252字的声明中,包括了这样一句话:“美国承诺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

”       2006胡锦涛披荆之旅   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和困难,两国在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能源供应、地区安全、军事透明度、人权等诸多领域存在摩擦或冲突。

基于此,美国主流媒体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之前,纷纷流露出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悲观情绪,甚至有人将此次访问称为“荆棘之旅”。

2006年4月18日,胡锦涛的专机降落在美国西雅图,开始其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次访美

胡锦涛此次访问美国的行程安排被外界认为“颇为耐人寻味”。

除了华盛顿外,胡锦涛抵达美国先造访波音和微软,行程中还安排了会见美国思想库,而这在过去是从未有过的。

“这表明中国美国社会越来越了解,也是中国对美外交思路调整的一种体现。

”有中美关系专家表示。

美国访问的4天时间内,最瞩目的事件,莫过于4月20日举行的“胡布峰会”。

虽然在此次峰会上,在中国极其关注的台湾问题上没有新的重大表态和突破,但双方都更明确了各自的立场。

小布什保证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我不支持台湾独立。

”   (摘自《看天下》2012.3期)B②。

1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