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总结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据此提出预防措施,以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秃尖缺粒;发生原因;预防措施      缺粒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缺粒表现为多种形式:一是果穗一侧自基部到顶部整行没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侧弯曲;二是整个果穗结很少籽粒,在果穗上呈散乱分布;三是果穗顶部籽粒细小,呈白色或黄白色,称为秃尖,严重的秃尖可占整个果穗的1/2以上,秃尖玉米缺粒的主要表现形式。

1玉米秃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1.1品种   由于不同品种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不同,当不适的外界环境条件超过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易发生秃尖缺粒

如前2年朝阳镇种植的豫玉22、鲁单50等大穗型品种,一旦遇到恶劣灾害天气,秃尖缺粒现象发生就比较严重,造成减产[1]。

1.2土壤   朝阳镇土地多为砂性土壤,盐分较高,低洼易涝,耕作层过浅,蓄水保肥能力差。

瘠薄的土壤,秃尖缺粒发生较重。

1.3营养与肥水   施肥时,氮磷钾配合不当,不施或少施有机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应不足,尤其是玉米开花灌浆期缺水脱肥,使玉米吐丝较晚,田间花粉减少,花粉、花丝寿命缩短,致使玉米秃尖缺粒[2]。

1.4气候   若玉米生育中期连续干旱,造成多次卷叶,或开花时遇高温干燥天气,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影响玉米雌雄穗的发育;玉米散粉时阴雨连绵,影响正常的开花授粉;授粉时天气无风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秃尖缺粒

1.5栽培管理   管理粗放,或种植密度过大,致使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减弱,有机质合成减少,影响玉米雌雄穗的发育,造成秃尖缺粒

1.6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玉米各种叶斑病和苗枯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的发生,都可影响玉米正常的生长发育,致使玉米生长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虫在玉米抽雄时开始大量发生,聚集在雌雄穗上,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开花授粉,造成秃尖缺粒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