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现代研究概况

作者:陈思宇,金末淑,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关键词】 五输穴;《灵枢》;《难经》;综述。

输穴理论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针对不同病症选用五输穴:“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对于五输穴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荥腧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指出:“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难经·六十四难》明确了五输的属性,记述了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属关系,为针灸的“补母泻子法”奠定了理论基础。《难经·七十四难》又根据不同季节选取五输穴:“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针灸甲乙经》尚有根据五输穴分属木、火、土、金、水五行,对小便的颜色异常采用五输穴治疗的记载:“溺青赤黄白黑,青取井,赤取荥,黄取输,白取经,黑取合。”五输穴为临床最常用的特定穴之一,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提到“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即指全身穴位均统于五输穴及原穴,可见五输穴之重要。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5-2007年12年间有关五输穴的文献,现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1 井穴

1.1 理论研究。

井穴为五输穴之第一穴,《内经》中对井穴论述较为详细,但均散见于各篇之中,未成一体。周氏等[1]对其进行了整理,明确了井穴的意义及除手少阴心经外的十一条经脉井穴的名称及位置,以及井穴的运用原则及其主治病症。鞠氏等[2]认为,井穴的急救作用不仅在于针刺,还可取效于艾灸。

1.2 临床研究。

郑氏等[3]应用点刺健侧肢体少泽、关冲、商阳、至阴、窍阴、厉兑等井穴,治疗脑梗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常收到即刻疗效,总有效率为90%。叶氏等[4]应用点刺井穴配合体针疗法治疗中风后手指活动不利,有较好疗效。刘氏[5]应用井穴点刺放血治愈指端痛效佳。孙氏等[6]采用井穴点刺放血治疗肢端麻木,总有效率达到97.11%。褚氏[7]采用井穴刺血配合肾俞灸疗治疗银屑病,总有效率为93.30%。周氏[8]采用井穴刺血疗法治疗肢端麻木症,治愈率为61.54%。朱氏[9]对井穴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总结,认为井穴具有清热、醒脑、苏厥、开窍、安神及循经治疗的作用,且同名经井穴常可相互为用,阳经井穴善治头面、阴经井穴善治胸腹,同时提出了井穴补法和泻法两种施治方法。胡氏等[10]运用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单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总有效率为100%。赵氏[11]选用少商、商阳、关冲,单侧或者双侧,用三棱针点刺放血2~3滴,并配以天容、合谷、内庭、曲池,用泻法,留针10~30 min,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取得较好疗效。张氏等[12]采用井穴放血为主治疗带状疱疹取得满意疗效

1.3 实验研究   张氏等[13]对102例受试者的10条经脉的井穴分别给予艾灸,用红外热像仪对受试者的面部和目区温度变化进行观察和显像,结果发现,肝、胆、胃、膀胱、心、三焦等经脉的井穴与目区的关系较紧密,提示经穴存在相对特异性。柳氏等[14]研究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海马缺血易损区)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电针井穴可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坏死。柳氏等[15]还观察了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神经行为学及局部脑组织血流量(rCBF)的影响,发现电针井穴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神经行为学的损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并能促使低灌流的缺血脑组织灌流水平恢复,可能有助于与学习记忆相关的传导环路的修复。马氏等[16]采用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发现电针水沟与井穴均能明显降低活性钙调素(CaM)的含量,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马氏等[17]还观察了电针不同井穴对缺血区脑细胞内活性CaM含量的影响,发现脑缺血后脑组织活性CaM含量明显升高,电针四肢井穴后可使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活性CaM含量降低,发挥肯定的脑保护作用。何氏等[18]观察电针相关井穴对VD大鼠学习记忆和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发现电针相关井穴能显著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电针后机体清除自由基能力增强,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王氏等[19]从脑内应激热休克蛋白70(HSP70)蛋白表达的角度观察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井穴放血法在中风早期可提高缺血区脑组织的抗应激能力,发挥脑保护作用。张氏[20]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早期采用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可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部分抑制炎症的产生,其作用明显优于体针组和对照组(P0.01),由于血清IL—8水平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重,故在急性脑梗死早期采用井穴放血,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法。张氏等[21]还观察了井穴点刺出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急性脑梗死早期采用井穴点刺出血可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P0.01),而早期采用体针治疗作用不明显。龚氏[22]采用电阻测定法分别检测肝功能异常和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十二经脉井穴电阻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井穴电阻值的测定有助于实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脏腑辨证诊断的定量分析。王氏等[23]还观察了井穴放血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的脑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井穴放血法对中风初期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2 荥穴

2.1 理论研究。

难经·六十八难》曰:“荥主身热。”《难经·七十四难》云:“夏刺荥。”周氏[24]认为,荥穴为治热证之要穴,且阴经荥穴宜用于退实火,用泻法;虚热可配伍表里经的荥穴。阳经荥穴宜用于清虚火,用补法;实火可配伍表里经的荥穴。《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白主寒,赤主热。”寒热最易出现色之变化。并认为荥穴不仅治热,还可温阳。阴经荥穴属火,补之则可治阳虚恶寒;阳经荥穴属水,泻之则可治湿盛伤阳。《针灸集成》曰:“荥主身热,心邪也。”刘氏[25]认为,荥穴既清实热,又清虚热。根据其五行属性,大致可分为阴经之荥清虚热,阳经之荥清实热。《难经·六十四难》云:“阴荥火,阳荥水。”即阴经荥穴五行属火,为荥火穴;阳经的荥穴五行属水,为荥水穴。《类经》在解释“所溜为荥”时说:“急流曰流,小水曰荥。脉出于井而流于荥,其气尚微也。”因此,经气流过荥穴时,有如刚出的泉水汇成微流,较之井穴,经气稍大。《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荥输治外经。”另外,荥穴可以治疗经脉病证,但这里的“外经”病变是为脏腑昏衰于内,外经经气继而阻滞于外,非指六淫之邪外袭所致之症。

2.2 临床研究。

赵氏[26]选取大肠经(属金)的荥(水)穴二间,根据《难经》提出的“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内经》“左之右,右之左”的原则,取健侧腧穴治疗肩周炎。邪去,则气血运行正常而病愈。另外,根据“下病高取之”的原则,取同名经气血俱多的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二间治疗膝关节痛,重在通调上下气血,气血通畅,风寒湿邪自解。刘氏[25]运用荥穴治疗中风(中经络)、面痛、眩晕等疾病,均取得良好疗效

3 输穴

3.1 理论研究。

难经·七十四难》云:“季夏刺俞者,邪在脾。”《针灸集成》曰:“俞主体重节痛,脾邪也。”解氏等[27]认为,阴经和阳经的输穴治疗疼痛方面各有偏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荥输治外经。”用输穴治疗外经病的用法在《灵枢·五乱》有明确记载,但该篇的举例仅有阳经的荥输穴,说明阳经的输穴治疗外经病为主。《灵枢·寿夭刚柔》指出:“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说明阴经输穴治疗五脏疼痛为主。阳经输穴治疗疼痛的部位和范围上,较阴经输穴多而广泛。故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俞主体重节痛”,较适用于阳经的输穴;而从广义的角度看,对于阴经,理解“输主体重节痛”的含义时应考虑到包括五脏的疼痛在内,这也是阴经输原合一的原因之一。并认为“俞主体重节痛”的机理之一是阴经输穴五行属土,土应脾,主肌肉四肢;阳经的输穴属木,木应肝,主筋。赵氏[28]认为,输穴主治“体重节痛”作用在阳经和阴经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该经的输穴是否位于掌指关节或足跖趾关节后密切相关,且《内经》、《难经》所描述不同经脉的五输穴具有相似主治特点的原理之一,在于他们在四肢末端分布部位的相似性,所激发经气层次的相似性,以及针灸刺激所形成的针感的相似性。根据《灵枢·百病始生》中的记载,可以看出“荥输治外经”即指荥、输穴适宜于外邪侵袭于皮肤、络脉、肌肉关节的病证。

3.2 临床研究。

党氏等[29]采用针刺输穴为主配合被动活动瘫侧肩部治疗偏瘫患者肩痛56例,选取偏瘫侧肩痛的部位所属经脉相应经脉的输穴,结果痊愈52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高氏等[30]根据《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的理论,用太渊治寅时哮喘、陷谷治辰时痹痛,取得良好疗效。朱氏等[31]采用手三阳经输穴辨证施治,治疗颈肩综合征88例,其中临床控制55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达100%。饶氏等[32]以肝经输穴太冲为主穴治疗高血压、面神经麻痹、胆囊炎、血管神经性头痛、神经性耳鸣等病,均取得良好疗效。蔡氏[33]采用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太溪为主治疗鼻衄、便秘、牙痛,均取得良好疗效。李氏等[34]采用以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太渊为主治疗痹证76例,疗效满意。其中痊愈37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5 例,总有效率为93.42%。周氏等[35]采用手少阳三焦经的输穴中渚为主,治疗肩周炎、急性坐骨神经痛、耳鸣,疗效满意。李氏[36]采用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后溪经劳宫透合谷,一针三穴,强刺激,并配合病变部位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常能一针即愈。另外,还采用后溪穴刺血治疗脚气感染及后溪刺血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满意。

3.3 实验研究。

解氏等[27]认为,输穴容易兴奋神经纤维并可以兴奋较多的细纤维,所以止痛作用明显。并认为输穴止痛的机制和脑内β—内啡肽、5—羟色胺的释放有密切关系。

4 经穴

4.1 理论研究。

《内经》中关于经穴应用的论述可见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的“长夏刺经”,即长夏季节之病可取“经穴”。《灵枢·咳论》云:“浮肿者,治其经。”说明经穴可用于治疗浮肿。《针灸甲乙经》提出“溺青赤白黄黑,青取井,赤取荥,黄取输,白取经,黑取合”,即小便色白者可用经穴治疗经穴流注特点为“所行为经”,显示气血经过经穴时已初现洪大之势,相应也就具有较强调整经脉气血的作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刘氏等[37]认为,经穴前承荥输,后通合穴,是连接输合之桥梁,因而既能疏外经又可调内府,内外病症兼可治之。《难经》云:“经主喘咳寒热。”因此,经穴临床应用最多的莫过于治疗喘咳类病症,这类记载屡见于古籍中。如《针灸甲乙经》记载:“寒热喉痹,咳上气,喘,汗出,刺经渠……寒热善呕,商丘主之……热病汗不出,寒热,阳谷主之……热病汗不出,咳,支沟主之。”《针灸大成》记载阳溪主“寒热疟疾,寒嗽呕沫”、昆仑主“咳喘满”等。另外,经穴既能清经络之热,又能泄脏腑之火,同时还具有温阳散寒之功,故可以将“经主喘咳寒热”广义地理解为治疗寒热类病证,而不仅仅是外感引起的表证之恶寒发热。

4.2 临床研究。

胡氏[38]认为,用经穴治疗咳喘时,外感咳嗽选用肺经经穴经渠为主治疗;咳嗽痰多者选用脾经经穴商丘为主治疗;肾不纳气之咳喘则选用肾经经穴复溜为主治疗;肝火灼肺所致的咳喘则选用肝经经穴中封为主治疗。刘氏等[37]认为,在治疗热证方面,解溪清胃降火治疗阳明经脉郁热,循经上炎之牙痛、牙龈红肿,胃腑蕴热之口臭、腹胀便秘等症;支沟清利少阳湿热,治疗带状疱疹、周围神经炎等引起之胸胁疼痛或热蕴三焦之便秘。在治疗寒证方面,现代临床运用商丘治疗脾阳不足引起之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完谷不化、便溏;运用灵道治疗心阳不振引起之心悸怔忡、胸闷、失眠健忘等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经穴的作用不仅是“主喘咳寒热”和“治肿”,其对脑源性疾病、头面病和疼痛的疗效亦不容忽视。同时,经穴内通外达,既可祛外经病,又可治脏腑病。周氏[24]认为,阳经之实火宜用本经之经穴,因阳经经穴属火,泻之可直接折其火。

5 合穴。

5.1 理论研究。

合穴始见于《灵枢·四时气》“邪在腑取之合”。《素问·咳论》云:“治腑者,治其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云:“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云:“合主气逆而泄。”王氏[39]认为,合穴有主治气逆病变和胃肠病变的全身性治疗作用。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取肺经合穴治疗大肠腑病症常有捷效。《通玄指要赋》云:“阴陵开通于水道。”《杂病穴法歌》云:“小便不通阴陵泉。”阴陵泉为足太阳脾经合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的作用。故三焦气化通利,则排尿如常。周氏[24]认为,阴经虚热宜用合穴,因合穴属水,补之,则可滋水清热。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