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与你:第一次亲密接触

【摘要】 学习 会计 学的新生往往对会计专业知识的认识产生障碍,导致其对会计课程的学习丧失信心。

一方面是由于会计学本身技术性较强,另一方面可能是源于教师授课方式过于专业化与学术化。

本文从生活化、通俗化的举例入手,从会计产生的根源、会计核算程序、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与会计原则等五个方面进行讲解,期望能够有助于会计新生尽快了解会计学,掌握会计实务核算的要领。

【关键词】 会计目标;会计基础;计量属性      会计启蒙 教育 的对象往往是会计专业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这些学生刚通过应试的高中教育进入大学, 经济 知识背景缺乏,对专业 问题 的理解能力较为欠缺。

会计学是一门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能够让大学新生轻松快速入门是会计教师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结合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与自身的教学体会,拟从通俗化视角探讨会计学的若干基本问题,让新入学的会计学子顺利踏入会计学的学习殿堂。

一、会计产生根源: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化      会计 理论 界对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包括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

受托责任观强调披露义务,它认为,在 现代 公司制下, 企业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资产,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而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如果企业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无关,没有使用价值,那么财务报告也失去了其编制的意义。

毕业论文   上述两种有关会计目标的观点事实上阐述了会计产生的根源,即为什么需要会计

理解受托责任观,应首先明确两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概念与会计产生的关系。

例如,学校路边有一个卖烧饼的个体户,他的烧饼店为什么不需要聘请会计人员呢?很多看似合理的解释都能够回答该问题,如聘请的成本过高,或者个体户的业务很简单等。

但这些答案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该摊贩未聘会计人员的最主要原因是,在烧饼店这个特殊且简单的企业,这个小贩既是老板又是经理,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了。

在两权合一的情况下,烧饼小贩没有承担受托责任,或者说自己承担自己的受托责任,他只需要自己向自己披露财务报告,因此,烧饼店老板没有必要在这个简单企业中设置会计部门。

但一个更深入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既然烧饼店因为两权合一不必设置会计机构,那么烧饼店是否需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提供财务报告呢?例如在向银行借款时,这个摊贩就可能需要提供财务报告

因为,对于银行而言,可能有很多企业向其申请贷款,银行需要作出一个决策,就是将有限的资金最有效地贷给偿债能力强,且效益好的企业

银行为了做出正确地决策,必然要求所有申请贷款的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报告。

烧饼店提供的财务报告正是为了满足银行上述信息需求。

此时,烧饼店需要设置会计系统并提供财务报告,这正是基于决策有用观的观点,即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毕业论文      二、会计核算程序: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正式报告的过程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使经济业务的原始数据经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四个步骤的加工处理,最终形成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报告

会计确认主要是对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原始数据和输出会计信息系统的经济信息进行认定;会计计量是借助于货币形式对企业经济活动中内含的数量关系进行 计算 和确定;会计记录是将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的结果在账户上予以登记,从而达到记录经济交易与事项的目的;会计报告是企业借助于财务报告(含财务报表)方式将企业经济活动信息提供(或披露)给信息使用者。

会计核算程序可以通过教师学生的教学管理过程进行理解。

教师一个学期的教学管理活动需要从认识学生一直到给出每个学生的学期总评成绩,这个过程与会计核算程序是类似的。

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确认学生名单,把选择该课程的学生名字列入本班学生名册中,对于那些旁听的同学,就不需把他们的名字也列入该表中,这便是初始确认

每次上课时,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点名,认定本班哪些学生进入教室听课,哪些学生缺席,该过程则是再确认

其次,教师确认被管理对象——本班学生后,需要根据每个学生每节课的考勤情况、回答问题情况与小测验的结果给出平时成绩,并根据期末 考试 情况给出期末成绩,这便是计量

在给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后,教师需要将学生成绩的各种数据登记于学生名册上,该过程是基于名册建立(确认)与成绩计分(计量)两个过程之上完成的,这个登分的过程即是记录过程。

最后,教师通过 分析 、汇总与调整,根据平时的成绩记录,最终在规范的登分册上给出每个学生本学期的总评成绩,告知学生并上交学校教务部门存档,该过程即是报告。

论文代写   会计核算程序中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正如同上述事件一样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 ,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基本程序。

该程序对企业日常的经济交易与事项表现出的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最后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三、会计确认基础:收款权利与付款责任的认定      会计确认基础也称会计基础,通常包括权责发生制基础与收付实现制基础。

大学新生在接受会计启蒙教育时,对会计基础的理解,特别是权责发生制基础的理解往往存在障碍。

权责发生制要求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损益时,应当以企业取得款项的“权利”是否形成为标识来确认收入,而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同时应当以企业支付款项的“责任”是否产生为标识来确认费用,而不是论其款项是否已经实际支付。

相反地,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当期收入和费用,而不论收款的“权利”或是付款的“责任”是否已经形成。

对于会计基础可以通过公交IC卡的购买与使用予以理解。

如果以现金购买一张面值为100元的IC卡,你会将这笔开支视为什么?通常的答案是,既然钱已支付,卡已经取得,那么开销 自然 应该算作“费用”。

事实上,这种理解是以款项支出为判断标准,即收付实现制的观点。

但如果以权责发生制为标准,则不能确认为“费用”。

因为,当购卡人花钱购买IC卡时,还没有享受任何乘车服务,没有产生任何支付车费的“责任”,费用并未发生。

购卡人支付的100元现金事实上是预支的车费,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下应该作为资产。

当购卡人刷卡乘车时,购卡人享受了一次乘车服务,支付车费的责任已经产生,IC卡作为资产将会部分地转化为费用。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同样的道理,当教师每上完一节课时,教师按照收付实现制,由于没有收到任何款项,不能确认收入,但如果按照权责发生制,则由于教师的授课服务已经提供,收款权力已经取得,因此可以确认本节课的收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