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税法课程“理论、讨论、辩论”三论一体实践式教学方法探索

高校税法课程理论、讨论、辩论三论一体实践教学方法探索。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院校对税法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改革都进行了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研究及探讨。但是,对于以岗位性、职业性和实用性为特点的高职教育来说,改革的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教学方式也有待于进一步创新。   一、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建设存在滞后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国家在财税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控和调整, 我国的税收制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例如,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2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2]71号)等。但是,学生所用的教材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给学生学习最新的税法知识与政策动向带来一定的困扰。此外,这些教材在内容上大多侧重于理论性,以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的核算为主,缺少岗位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导致税法专业教学实践岗位脱节。   (二)教学方法存在单一性   长期以来,税法教学大都遵循传统模式,即使用固定的教材,套用固定的案例,在固定的授课教室,采用固定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空洞地讲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导致教学过程重理论而轻实践,重计算而轻筹划,重税种而轻纳税流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当然,随着现场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的出现,许多高校也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大多对新的教学方法认识不足,运用不够灵活,没有形成一种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教学机制。税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能够充分体现税法的特点,如将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实体法要点与学生个人或家庭生活实际相结合,必然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环节存在薄弱性   税法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更加注重实务性,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过程与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目前,多数院校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学生税务实践技能欠缺。究其原因,一是开展实践教学需要教师搜集的相关实践教学资料难度大,如企业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税务筹划分析、纳税申报表等;二是实践教学教师实践技能要求较高,而许多税法课程教师都是校对校式教师,缺乏在企业或税务师事务所实际锻炼或从事税务工作的经验;三是实践教学对高校实训设备、设施要求较高,如电子纳税系统的使用,仿真纳税实验室的建设等,有的院校资金有限,无力开展实践教学。   二、理论、讨论、辩论三论一体教学方式的具体内涵   (一)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式   1.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当今的税法变革。税法区别于其他财金类专业基础课的一个特点就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近几年来,税法几乎每年都有某个或某几个实体法发生重大变化,这导致税法课程理论教材与当今的税法实践相脱节。以全国部分行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变革为例,2012年初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开始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3年全国试行部分行业的营改增,2014年全国营改增进一步扩大到邮政服务和铁路运输业。在税法教学过程中,为了跟上国家最新的税法动态,很多教师会选择当年的注册会计师税法教材。但即使是CPA 税法教材一年一编,也还存在一些滞后性。除了营改增这种涉及面很广的重大税制改革,近年来也有一部分实体法出现小范围改革。例如,2011年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一是将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500元,将涉外人员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由2800/月调整到1300/月;二是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一档税率由5%降为3%,适当扩大了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讲授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理论时,必须紧密联系国家当今的税法变革和动向。   2.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生活实例。税法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讲授消费税特点时,教师可以就鞭炮、焰火对人们身体健康、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的危害和破坏等,并联系人们现实生活中越来越严重的雾霾现象,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对鞭炮、焰火计征15%的消费税所体现的寓禁于征、促进环境保护的长远意义。在讲解小汽车和成品油内容时,结合现在个人家庭拥有越来越多小汽车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熟悉并理解国家税收对保护环境及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调节作用。在讲授增值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扫描图片,给学生讲述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增值税发票违法犯罪事件,使得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在领用、使用和保管等方面的区别,以及国家对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严格管理的原因。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