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摘要石豆1号是采用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经多年选育成功的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于2010年5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在各地种植试验中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石豆1号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石豆1号;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AbstractShidou 1 was a new soybean variety with high oil content and high yield. It was the achievement of years′ selection and breeding by chemistry mutagenesis combining the conventional breeding method. It was examined and approves by the national crops variety examination committee in May,2010. The breeding process,yield performance,characteristics were introduced,and the cultiration techniqu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romotion of shidou 1.   Key wordssoybean;Shidou 1;breeding process;yield performance;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合作,经化学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育成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石豆1号[1]。该品种已于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5月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   分枝2号是用冀豆8号种子经甲基磺酸乙酯+平阳霉素复合处理诱变选育而成。冀豆8号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选育。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茎杆坚韧,落叶性好,抗倒性强,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 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1.8%,脂肪为19.4%。百粒重18~20 g,综合性状好,株型紧凑,叶片大小适中、上疏下密,叶柄短、与主茎夹角小,光合效能高。1993年6月应用化学诱变剂0.6%甲基磺酸乙酯浸泡冀豆8号湿种子500粒,5 h后再用1 mg/L平阳霉素(PYM)浸泡2 h。捞出沥干后播种,出苗212株,当年收获其中170株的主茎中部3个豆荚,共计1 498粒种子。以后每年种植,定向筛选。1996年从后代选出分枝较多的分枝2号。属晚熟品系,夏播生育期110 d左右,株型松散,茎杆较软,落叶性较好,抗倒性较差,抗病性较强,抗病毒病,丰产性好,亚有限结荚习性[2]。   1.2选育经过   根据优质、高产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原则,针对分枝2号生育期长、晚熟、抗倒性较差的缺点,1997年8月应用浓度为4 mg/L的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液浸泡分枝2号的合子2 h,再用1 mg/kg的平阳霉素(PYM)诱变液浸泡2 h,共处理100朵花。当年收获33个豆荚。共88粒种子。后经系谱法选择,以选择高产、优质、抗病为主攻方向,经4年定向选择,于2001年从M4 株系中决选育成。后经多点抗性鉴定、综合测产、品质分析,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和抗逆性,且品质和商品性较好,编号石豆411。并于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2003年和2004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5年参加河北省区域试验,表现突出;2006 年进入国家黄淮中片区域试验,同时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007年3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5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产量表现   2002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产量3 270 kg/hm2,比冀豆7号增产16.8%,表现出株型好、抗倒伏、韧性强、结荚多、产量高的突出特点。2003年参加品比试验,产量3 427.5 kg/hm2,比冀豆7号增产21.6%。2004年继续参加品比试验,产量2 982.8 kg/hm2,比冀豆7号增产18.5%。2005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7点区域试验,最高产量4 037.3 kg/hm2,平均产量3 030.6 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比对照冀豆7号增产19.04%,差异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第1位。7个试点均增产,品种稳定系数18.499%,稳产性好。2006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 7点汇总,最高产量3 853.8 kg/hm2,平均产量2 850.2 kg/hm2,较对照冀豆7号增产16.18%,差异极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2年参加河北省区试平均产量2 940.5 kg/hm2,比对照增产17.64%,达到了超高产的增产幅度。2006年参加河北省夏大豆生产试验,7个试验点汇总,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 770.4 kg/hm2,较对照冀豆7号增产10.56%,居3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6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试,最高产量3 423.45 kg/hm2,平均产量2 579.95 kg/hm2,较对照品种齐黄28增产3.26%,增产显著;2007年续试,最高产量3 871.65 kg/hm2,平均产量2 963. 7 kg/hm2,比对照品种齐黄28增产8.36%,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系)第3位。2年平均产量2 769.75 kg/hm2,平均较对照齐黄28增产5.81%,在参试2年的品种(系)中居第4位。2008年参加黄淮海中片夏大豆生产试验,最高产量4 012.95 kg/hm2,平均产量3 181.65 kg/hm2,在8个试验点中有7个点增产,增产幅度为3.32%~29.82%,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13.46%,居生产试验参试品种第1位。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