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增氧呼吸器对高原移居青年心功能指数的影响

作者:王伟,马广全,哈振德,李彬,崔建华,王宏运,马勇,张西洲。

【摘要】 目的 探讨单兵增氧呼吸器高原移居青年体力作业效率的影响。方法 对进驻海拔3 700 m 20 d 的12名青年在佩戴与不佩戴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时分别用EGMⅡ型踏车量计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功率为50 W,每3 min 递增50W,以60 r/min 连续踏车至200 W 3 min 后终止。按公式计算心功能指数。结果 佩戴单兵增氧呼吸器心功能指数为52.73±4.67;不佩戴心功能指数为48.35±4.32,佩戴时较不佩戴心功能指数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高原佩戴单兵增氧呼吸器能明显提高高原移居青年的心功能及体力作业效率。

【关键词】 高海拔; 运动试验;呼吸器心功能指数

高原缺氧是影响进驻高原人员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而人力无法改变高原低氧环境,因此,寻找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是对抗高原缺氧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原供氧的趋势是向着轻巧、便携、安全、持续长时间供氧的方式发展,过去常用的是大氧气钢瓶或充氧量很少的轻便供氧箱及氧气袋,用于车载和野外机动供氧难度大,已无法满足人群在高原长时间活动的供氧需求。空气由氧、氮等气体混合组成,在海平面的标准大气压力情况下,氧气的含量约为21%。随着海拔的上升,气压逐渐降低,肺泡及动脉血和组织内氧的分压也相应降低。为维持人体在高原活动时血液中的含氧量,必须增加机体红细胞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细胞含量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1],因此初入高原或从低海拔到更高海拔时,会因为海拔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供应不足的情形,使劳动能力下降。海拔高度愈高,过渡时间愈短,产生的反应就愈剧烈。为此,我们使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系研制的HZY1型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海拔3 700 m 进行了佩戴与不佩戴时做踏车负荷运动的研究,旨在探讨单兵增氧呼吸器高原移居青年心功能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受试者为自平原进驻海拔3 700 m 20 d 的某部男性官兵12名。实验前经体检确认健康。年龄18~26岁,平均(20.08±2.91)岁。    12 方法。

在不佩戴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的情况下受试者于上午用EGMⅡ型踏车量计(湖南岳阳市电子仪器厂生产)做坐位踏车运动,初始负荷50 W,每3 min 递增50 W,以60 r/min 连续踏车至200 W 3 min 后终止。按公式计算心功能指数[2]。为了恢复体力,于6 d 后佩戴单兵增氧呼吸器再次进行踏车量计运动实验。踏车时间、方法及检测指标计算同不佩戴时。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以(±s)表示,组间差别显著性比较用t检验。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