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6例分析

【摘要】目的是探讨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

方法我们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病例予以分析,认为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以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腹部手术 切口脂肪液化 治疗 预防措施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1864例,发生脂肪液化26例,发生率1.39%,其中妇科578例,发生脂肪液化6例,发生率1.04%;剖宫产1286例,发生脂肪液化20例,发生率1.56%。

术后患者多无自觉症状,所有患者术后2~10天换药时发现切口有淡黄色水样渗出物,按压切口渗液可增多,切口外观红肿不明显,但可见愈合不良,切缘两端皮下组织易于分离,有时仅有表皮相连,渗液涂片镜检见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不明显,中性分类不高。

4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切口渗液,11例术后第4天,6例7天拆线时发现,5例为拆线出院术后第10天发现。

5例患者体温升高,但未超过38.4℃。

其中26例患者中均有并发症:合并肥胖者13例,合并贫血者10例(HGb均<90g/L);滞产3例;合并2项以上者6例,其中妇科2例(均为糖尿病合并肥胖),产科4例(均为贫血合并肥胖)。

2方法与结果 术后每日检查切口,如发现切口有少量渗液者,排除切口感染后,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然后于伤口表面涂以百多邦,并予以红外线理疗仪照射,其距离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照射时间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治疗完毕用无菌敷料遮盖包扎,渗液较多或持续时间较长者,应联合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同时拆除该处缝线。

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在严格消毒下,清除液化坏死组织,隔日换药1次,最后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创口,消灭死腔。

渗液量大,切口愈合不良,或经上述处理不愈合者,则拆除大部分切口缝线,敞开切口,内置纱条或胶片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Ⅱ期缝合。

部份患者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并辅以支持治疗。

26例全部治愈出院,其中3例Ⅱ期缝合,无1例切口感染。

愈合时间9~15天。

3讨论 目前腹部伤口脂肪液化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出现以下临床表现者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2]:①发生在术后3~7天,除切口有较多黄色渗液外,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挤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②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有漂浮的脂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切口脂肪液化腹部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目前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肥胖人增多[3],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也在逐渐增多,而它的发生将延长切口愈合的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将会缩短疗程。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