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500字] 儿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睡前故事的显著特点就是情节完整、故事性强。因此,在欣赏儿童故事时,要重视情节的欣赏。故事事件的发生、发展离不开环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500字,希望能够帮到你!

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篇一:绕线球

妈妈从山上摘回来一个又大又红的蜜桃,猴姐姐说:给我,给我。猴弟弟说:给我,给我。

妈妈想了想,拿出两把毛线说:你们俩把它绕成毛线球,谁先绕完,蜜桃就给谁吃。

姐姐毛线拿来,整理了一下,架在椅子背上,找出线头,绕开了,她绕得很细心,一圈又一圈。

弟弟想:绕个毛线球还不容易,干嘛还要架在椅子背上。他找出线头,飞快地在手上绕了起来。

一会儿,猴弟弟绕的线球已经拳头大了,可猴姐姐的,还只有鸡蛋大。猴弟弟高兴得笑了,心想:大蜜桃一定是我的了。

姐姐还是不慌不忙,绕了一圈又一圈;猴弟弟却越绕越快。突然他的毛线乱了,疙瘩连成一片,猴弟弟慌了,急忙放下毛线,去摘,去解。可是,怎么也摘不开,而且越摘越乱,越乱越摘不开,越摘不开越着急。后来,不知怎么,毛线竟然绕到了自己的胳膊上、脖子上,简直快把猴弟弟绕起来了。

这时,猴姐姐毛线球已经绕完了,一个光溜溜的大毛线球摆在了猴妈妈面前。于是,猴妈妈就把大蜜桃奖给了猴姐姐。猴弟弟一看,急得哭了起来。

妈妈对猴弟弟说:姐姐准备工作做得好,绕时又细心,所以,看起来慢,实际是快的;你想快,可是手忙脚乱,结果,反而慢了。

姐姐看了看弟弟的一堆乱毛线说:来,我来帮你!她细心地摘呀,解呀,一会儿,把猴弟弟弄乱的毛线理顺,又绕成了球。

然后,猴姐姐又把大蜜桃分给弟弟一半。猴弟弟吃着甜甜的蜜桃,悄悄地,一句话也不说,他还在琢磨着妈妈话里的道理呢。

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篇二:小鲫鱼的愿望

一只金黄色的小鸟,它又累又渴,从半空中掉下来,掉在一张荷叶上。绿色的荷叶像一张宽大的床,小鸟在上面睡着了。一只大苍蝇飞来停在它的眼皮上,它也毫无知觉,一条小鲫鱼在水里游着,它看见了这一切。

哦,多可怜的小鸟啊!它再不醒来,也许会饥渴死的!于是,小鲫鱼用尾巴使劲地拍打着水面。一阵阵水花溅上了荷叶,几颗水珠跳进了小鸟的嘴里。小鸟从干渴中苏醒过来了,它扇扇翅膀,又喝了几口水,终于恢复了精力。

小鸟很感激小鲫鱼,它说:谢谢小鲫鱼!我妈妈是管理这里山林、田野、湖泊的女神。我一定请她封你当这个塘里的国王

鲫鱼说:不!我不想当国王。不过,我有个愿望,我们这儿常有人来钓鱼和游水,我的哥哥、姐姐还有很多好朋友都成了钓鱼和游泳者的牺牲品。我太需要安宁的生活了!

小鸟想:妈妈能管理山林,田野、湖泊,可是她管理不了人哪!怎么能阻止他们呢?。

它想啊,想啊,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实现小鲫鱼愿望的方法。小鸟妈妈施展魔法,让小池塘里长出很多很密的水草。钓鱼的人、鱼钩被茂密的水草缠住了,游泳的人手脚被一道水草牵住了。

钓鱼的人说:不不不,这是一个不能钓鱼的塘!

游泳的人说:这是一个不能游泳的塘!

鲫鱼乐了,伸出头来的荷叶上的小鸟聊天。

鲫鱼说:你的主意真好!如今我们都像当了国王一样自在。谢谢你,还谢谢你的妈妈

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篇三:喜欢唱歌小鸟

在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西比王国。这个国家没有歌声,因为国王不喜欢音乐。

可是,有一只小鸟,偏偏喜欢唱歌。每天,它都飞到校园来,唱歌小朋友听。

这事让国王知道了,他派卫兵杀死了小鸟

小朋友都很伤心,他们一边哭一边挖坑,把小鸟埋了。

过了几天,埋葬小鸟的地方,忽然长出了一棵小苗儿。又过了几天,小苗儿长大了。它长得很快很快,变成了一棵小树。这是一棵奇妙的小树,它的果子像金铃,叶子像两瓣合着的玉片。风一吹,果子摇来摇去,滴铃滴铃响,叶子就像口琴一样吹奏起来。小朋友们常常站在树下,听它唱歌

这事又让国王知道了,他叫卫兵砍倒了小树。

小朋友们流着眼泪,请木匠伯伯帮忙,把小树锯成木头,做成了一条凳子,小朋友们坐在上面,它就依呀依呀地唱歌

可是,卫兵又照国王的命令,把凳子劈成了一块块木片。

木片堆在那里。奇怪的是,一夜工夫,它竟像长了腿似的,自己排了起来,一片叠一片,成了一架木琴,丁当丁当奏起了音乐。

国王气得要命,说:我要把它烧成灰,看它还能不能唱歌

木片烧光了,变成了灰。风一吹,它就四处飘散,变成了灰尘。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灰尘,不管多小的一粒,随便沾在哪里,哪里都会响起轻轻的歌声。

那天早晨,国王刚打开窗户,一粒小小的灰尘就飘了进来。房间立刻响起歌声。国王气疯了。

那些会唱歌的灰尘,飘到了校园,唱了一支又一支的歌儿,给小朋友们听。

从此,西比王国又有了欢乐的歌声。

看过简单好看的睡前故事500字的还看了:

1.儿童睡前故事大全500字。

2.适合跟小孩讲的睡前故事500字。

3.适合跟儿童讲的睡前故事500字。

4.给小朋友讲的睡前故事500字。

5.500字睡前故事

6.睡前故事500字。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