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拔罐治疗荨麻疹86例观察

【关键词】 背俞穴;拔罐;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属于祖国医学隐疹范畴,是十分常见的皮肤系统、全身多系统或多器官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特点是皮肤黏膜因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现暂时水肿性皮疹,伴剧痒,重症者出现喉头水肿、气促、胸闷、恶心、腹痛等,也可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过敏性素质人群易患荨麻疹,约为自然人口的5%~20%,多因素诱发,且易发展为慢性过程,甚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1]。笔者近年来多采用背俞穴拔治疗荨麻疹86例患者,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2天;超过6个月51例,急性发作者24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腰部皮肤,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左右第1、2侧线共五条纵线为走罐部位。将凡士林膏均匀涂抹在腰背部和罐口,先用4号罐采用闪罐法沿督脉和太阳膀胱经逐次闪拔3遍,再用3号玻璃罐拔于腰骶部脊柱旁,等待10~15 s后,术者左手扶住患者肩部,右手握住火罐,缓慢将火罐从腰骶部向肩部沿督脉膀胱经往返推动走罐至局部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走罐手法宜缓、宜柔。每周治疗两次,6~10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1年后随访无复发;显效:皮疹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1年后随访有复发;好转:皮疹消退90%以上,瘙痒症状明显减轻,停治后复发次数减少;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2.2 治疗结果 本组86例,经1~2个疗程治疗,痊愈45例(52.3%);显效37例(43%);好转3例(3.5%);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60岁,全身游走性皮疹瘙痒二十余年。二十多年前因淋雨后全身突发大块红色风疹块,刚开始全身散在分布,后逐渐增大并隆起融成大片伴有瘙痒。数小时后自行消退,伴胃脘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经服西药后好转,因忙碌未彻底治疗,后来因遇冷或者饮食不当都会全身游走性皮疹瘙痒发作。并且发作时间逐渐延长,间断时间逐渐减少。经中西医多方治疗。不能根治,常年口服仙特敏,遇环境变化仍然加重。经拔罐治疗1次后有效,3次后好转,治疗1个疗程10次后休息1周,继续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未再做治疗。1年后随访未发作。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