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自体骨瓣行颅骨缺损修补的手术配合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灭活自体骨瓣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8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灭活自体骨瓣行二期手术修补颅骨缺损。结果:38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等,手术切口均一级愈合,仅1例患者存在皮瓣下积液,通过经皮穿刺将积液吸出,同时加压包扎后患者积液消失。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骨瓣骨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吸收;骨瓣固定良好,未见变形、移位等。结论:应用灭活自体骨瓣进行颅脑缺损修复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键词:颅骨缺损灭活自体骨瓣手术配合   颅骨缺损修复手术颅骨移植物材料一直以来是临床学者及材料学专家努力攻克的一个难题,由于人工材料通常价格昂贵、且排斥反应较为严重,而且需进行整形塑形,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04年6月~2009年7月对38例因发生闭合性颅脑损伤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遗留有颅骨缺损患者,采用了灭活自体骨瓣行二期修补术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8例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行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意识清醒,有颅骨缺损,且均出现了颅骨缺损后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头痛、头晕、注意力易分散不易集中,患者易出现疲劳、焦虑等。患者保持站立位时,颅脑缺损部位陷入颅内;患者处于头低位时,颅脑缺损部位则向外膨出。其中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者4例,出现单侧肢体运动障碍且伴感觉减退者6例。38例患者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23~63岁,平均(46.3±1.5)岁。38例患者颅骨缺损大小自(9 cm×7 cm)~(10 cm×15 cm)不等,其中额部缺损者5例,颞部缺损者4例,额颞顶部缺损者27例,枕部缺损者2例。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2 手术方法 1.2.1 颅骨瓣的保存:患者行开颅减压术结束后,将其离体的颅骨瓣上残留的组织和血凝块除去,并将骨瓣清洗干净后编号打包,在包外注明手术患者的名字、性别、手术日期、住院号等基本信息。标注完毕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将离体骨瓣灭活30 min,并保存于密闭干燥器皿中或置于冷冻冰箱中保存。 1.2.2 回植前的准备:术前向患者交代术前注意事项、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等,并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术前对患者头部进行CT检查,以了解患者颅内情况,并根据患者既往的手术记录明确有无切开及修补硬脑膜必要。灭活自体骨瓣回植通常宜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内进行[1]。回植前1 d,用骨圆针在骨瓣上钻孔数个,直径约3 mm,孔距以1 cm为宜。钻孔后术前再次将灭活自体骨瓣进行高压蒸汽灭菌30 min,备用。 1.2.3 自体颅骨回植修补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以原切口入路,切开患者头皮,同时用双极电凝进行止血。将皮肌瓣分离,显露骨窗,将灭活自体骨瓣复位,并使用钛条、钛钉等将骨瓣固定。通过骨瓣上骨孔将缺损部位的中央硬膜悬吊2~3针于骨瓣上,以将硬膜外死腔消除。于硬膜外间隙中放置引流管。之后缝合患者头皮,并用敷料覆盖切口、加压包扎。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 d,术后24 h后根据患者引流情况拔除外引流管。手术切口术后7~10 d拆线。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1.2.4 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并定期进行患者头部X线复发,以了解回植骨瓣有无发生吸收或塌陷。 2 结果   38例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感染、排斥反应等,手术切口均一级愈合,仅1例患者存在皮瓣下积液,通过经皮穿刺将积液吸出,同时加压包扎后患者积液消失。所有患者随访4~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患者骨瓣骨密度均匀,未见明显吸收;骨瓣固定良好,未见变形、移位等。 3 讨论   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在神经外科中较为常见,而且现在临床上颅骨修补术通常不在停留于填充缺损区域水平,而开始强调要达到重建颅骨表面的正常解剖结构水平[2]。但该技术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进行缺损修补移植物由于价钱昂贵或整形困难等而至今未找到一种合适可行可广泛应用的材料。故有不少专家设想应用患者骨瓣减压术中遗弃的自体骨瓣[3]。   经大量研究证实,高温灭活后的颅骨组织与正常颅骨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结构未见明显改变[4]。而且体外保存的移植骨细胞高温灭活后虽已死亡,但骨质中由有机物、钙盐等构成的骨架基本结构未遭到破坏,从而为骨再生提供了一定的架构条件。植入的骨瓣可通过周围正常骨组织、骨膜成骨作用、骨组织血管沿哈佛管穿入,从而恢复颅骨正常结构、原骨被吸收而长出新骨[5]。从患者经济角度考虑,应用自体骨瓣价格低廉,且不需要进行整形,能直接重建颅骨表面正常解剖结构。并且,运用自体骨瓣手术并发症,且通常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故采用灭活自体骨瓣是进行患者颅骨缺损修改的一种良好经济的移植物。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本研究术中在灭活自体骨瓣上钻孔,目的是使骨瓣结构能更有利于新生毛细血管、周围组织等爬行,从而增加骨瓣局部的血液循环,更有利于新骨形成、骨瓣复活。术中通过骨瓣上骨孔将缺损部位的中央硬膜悬吊2~3针于骨瓣上,其目的在于将颅骨穹窿所产生的死腔减少或清除,并进一步防止术后皮下积液及形成硬膜外血肿。术中使用钛条、钛钉等固定,是为了防止术后出现颅骨塌陷,以影响到患者颅脑外观。   从本文中我们通过应用经高压蒸气灭菌法保存自体骨瓣,并进行二期颅骨缺损修复,得出的体会如下:应用高压蒸气灭菌法保存自体骨瓣简便有效,无需特殊条件或设备;行修补颅骨缺损术后无须塑形;自体骨瓣修复颅骨缺损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无免疫排斥或异物刺激反应;颅脑外观恢复原貌,患者心理易接受;手术费用低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应用灭活自体骨瓣进行颅脑缺损修复术主要优点有:①自体骨瓣塑形好,始终保持与周围颅骨协调一致的弧度、形态、结构,达到了颅骨局部解剖的重建;②自体骨瓣来源于患者自体,避免了其他方法或材料引起的免疫排斥或术后并发症;③该方法简便、省时、安全,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应用灭活自体骨瓣进行颅脑缺损修复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好,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但也有文献提出,该方法应用于青少年时,可能存在骨质吸收现象,该现象可能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 作文 /zuowen/。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