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结构关系分析

摘 要: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

然而,在农民增加收入中,其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北,增长率也不尽相同。

为了分析和掌握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调整农民收入结构,使农民收入和消费都有一个飞跃。

本文从农村家庭的收入结构分析入手,对我国各个地区的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分析,试从结构分析中寻找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调整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内需 农民收入 收入结构 回归分析   一、因素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文章主要对我国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前期)各地区(主要选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30个地区的数据)农民的消费和收入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收入结构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为了研究农村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四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以农民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模型

由于上述四因素的比例变化必然会使农民的纯收入发生变化。

因此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二、模型假定与参数估计   三、模型检验   1.统计检验   F检验:针对,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的临界值。

数据分析中得到F=87.5,由于F=87.5>,应拒绝原假设,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所以通过F检验,可知该方程总体上的线性关系是显著成立的。

2.经济意义检验   由回归估计结果可以说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

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工资性收入增加1元时,农民生活消费平均增加0.6016元;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家庭经营收入增加1元时,农民生活消费平均增加0.4538元。

转移性收入增加1元时,农民生活消费平均增加2.25元。

这些理论分析都与经验判断、现实相符。

所以该模型是具有经济意义的。

3.多重共线性检验   以上分析表明该模型通过了F检验和T检验,其t值均远大于临界值,所以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另外,从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矩阵来看,x1与x4的相关系数比较大,可能存在共线性

X1与x2,x2与x4之间的共线性不存在。

为了消除共线性,本文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去检验和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分别作Y对X1、X4的一元回归。

得最终回归模型:   从上述的模型可以看出:对农村居民生活性消费支出影响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其次就是家庭经营收入,再次就是转移性收入

要扩大农村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性支出,就要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收入结构,从而更大地提高农民收入

增加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小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收入结构存在很大的关系,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从收人来源的结构入手,提出适应其结构特点的增收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第一,转变增长方式,拓宽增收途径。

应该使农民收入的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通过提高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来提高农民收入

在全面提高农民各项收入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农民收入途径。

比如增加林、牧、副、渔业的收入增加建筑、运输、商业、饮食、服务业的收入,特别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教育农业等,使农民可以从各个方面都得到应有的收入

第二,不断增加农民的劳动者报酬收入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无论从增长率还是比例上看,劳动者报酬的增加都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因此,增加农民的劳动者报酬收入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中之重。

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越来越小,农业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如何快速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它们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增加它们的收入,成为增加农民劳动者报酬收入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政府应该在这方面下大力气,采取更多的措施。

比如,兴办职业教育学校,提高这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他们能尽快地适应城市各种工作的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另外,要大力兴办以农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为核心的农业深化企业,吸收农业生产中剩余劳动力来搞加工、销售,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农产品生产链,而且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收入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在生产经营收入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在增长率和所占比例上都远远高于第一产业。

这说明,二、三产业的收入农民生产经营收入来源的主要部分。

因此,加快提高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尤为重要。

应大力兴办乡镇企业,农村建筑、运输业,扩大并开发面向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服务业。

比如,农业信息开发、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产品供一销服务、农机具修理服务、农业资金信贷服务、农民文化知识培训服务等,通过发展这些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本文认为应根据农民收入结构特点,调整农民收入结构,使农民收入向着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力的方向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衡阳,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首批36个地市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更加应该加大力度,提升目前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农民收入水平,为衡阳服务业的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庆国.《管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徐曙敏.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实证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   [4]常素蛾.农村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市场报,1998。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