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妈妈”张宝艳,率2万名志愿者护送“宝贝”回家] 天使志愿者

儿子走失有惊无险,   夫妻同心创建寻子网站      张宝艳秦艳友是吉林省通化市人,夫妻俩一个网名为“阳光”,另一个网名“天使”,合力创办了全国最大公益性网站宝贝回家子网”。

而说到创办寻亲网站的初衷,还得从十几年前他们的儿子走失的经历说起:   1992年8月的一天,母亲急匆匆地来到张宝艳的单位,满脸惊慌地告诉她:“小宝在商场里走丢了,赶紧去找!”听了母亲的话,张宝艳几乎瘫倒,几个同事赶忙扶住她。

领导给她准了假,并指派几位员工和她一起去找孩子

张宝艳的心犹如掉进了谷底,上个月她看了一篇题目为《超越谋杀的罪恶》的报告文学,内容就是讲述孩子被人贩子拐卖后,孩子及他们的亲生父母所遭遇的惨痛经历。

从此,张宝艳才知道世上还有拐卖孩子这一罪恶行当。

殊料怕啥来啥,儿子竟然在和姥姥去国贸购物的过程中走丢了,张宝艳在书中看到的可怕景象一下子全都浮现在脑海中。

接下来的每一分钟对张宝艳来说都是一种煎熬,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家里传来了好消息,儿子找到了。

原来,张宝艳5岁的儿子跟姥姥走失后,自己凭着记忆,用了三个小时独自走回了家。

一场虚惊,简直让张宝艳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

从那以后,她开始关注起儿童走失、被拐卖的事情。

张宝艳注意到,通化市街头经常不定期出现很多行乞的孩子,他们大都在5到8岁之间,不少孩子在地上垫块胶布,以手代脚在地上行走。

这些孩子来得突然,在繁华闹市,他们伸出脏兮兮的小手追着大人要钱。

有的孩子双腿、双臂都齐根断掉了,只得蹭着地一点一点爬行。

而一两个月后,这些孩子又突然消失了。

这让张宝艳隐约感到这些孩子是被人幕后操纵的。

同样的感受,张宝艳的丈夫秦艳友也有。

秦艳友是通化师范学院网络中心主任,他也看过那篇《超越谋杀的罪恶》的报告文学,对拐卖儿童现象非常关注。

他对妻子说,他见过几个乞讨孩子,其中两个孩子的胳膊都是从小臂处齐刷刷断掉的。

以前有朋友曾告诉他,很多孩子突然走失或不见了,其实是被人拐走了。

这些孩子如果落到以行乞为生的人手里,他们会把孩子活生生地弄残,然后利用大家的同情心,让这些孩子到处行乞。

当时,他还不相信朋友的话,觉得人哪有这么残忍。

现在看来,这些孩子恐怕是被人故意弄残的。

听了丈夫的话,张宝艳感到很震惊。

从那以后,那些街头行乞流浪儿童的形象一直在张宝艳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热爱写作的她决定写一个剧本来揭露拐卖孩子的罪恶,她的想法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两人决定共同执笔创作。

张宝艳开始在网上搜集资料,只要看到那些寻找孩子的帖子,后面又留有联系方式的,她就会拨电话过去,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安慰那些丢失孩子的家长。

而很多家长觉得张宝艳非亲非故,却来关心他们的孩子,很可笑。

随着资料的丰富及剧本创作的深入,张宝艳和丈夫逐渐了解到,贩卖人口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在这些可恨的人贩子当中,负责拐的、运的、卖的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一般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卖孩子也能批发。

在这样的交易中,人也有了价格,价格高的可以卖到四五万元,低的也能卖到一万元。

男孩通常比女孩子贵,年龄小的要比大的贵。

而最让张宝艳夫妇感到焦虑的是,他们所联系的几十个家长,还在用贴小广告、发传单等原始手段去找孩子,这样的方法在偌大的中国犹如大海捞针。

哪种办法才是更有效更快捷寻找孩子的方式呢?在高校网络中心工作的丈夫提议,利用网络,搭建寻亲平台应该是最合适的寻子方法。

张宝艳听后,也非常赞成。

2006年8月,张宝艳夫妻的网站创建工作正式开始,丈夫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内容管理。

同事和学生纷纷给他们提供帮助。

很快,“宝贝回家子网”建成了。

质疑声中艰难起步,   展网络神奇捷报频传      然而,张宝艳夫妻的网站运作却举步维艰。

当时,张宝艳在各大网站上发帖宣传她的寻子网站,并招募志愿者

有些网站认为她是在做广告,直接封了她的ID。

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一个人加入志愿者行列。

正当张宝艳焦虑不安的时候,秦艳友的学生“小强”闻讯在网站注册,成了寻子网的第一个志愿者

张宝艳的寻子网站主要栏目有“宝贝寻家”和“家寻宝贝”两大块,但这两大块内容却没有资料填充,只是一副空架子。

为了尽快使内容丰富起来,张宝艳和丈夫到处在网上、报纸上找线索,看到有丢孩子的信息,他们就打电话过去,宣传他们的网站

可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持怀疑的态度,说你们不要钱帮我们寻找孩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别忽悠我们了,我们丢了孩子已经够苦的了。

2007年年初,秦艳友通过报纸得知广西贵港市一对夫妇丢了孩子,就把电话打了过去,说我们是“宝贝回家子网”的负责人,想免费帮你们寻找孩子,能否把孩子的相关资料提供给我们。

孩子的家长听后,很不友好地说,现在哪有这种好事?随后就把电话给挂断了。

秦艳友很生气,后来他仔细想想,觉得这个家长确实对他们的网站还不了解,也怪不得人家。

接着,他把电话又拨了过去,和对方解释了一遍。

而对方只说了一句:“别再来给我们添堵了,你这种骗子我们见多了。

”就又挂断了电话。

秦艳友没有泄气,他缓和了一下情绪,又把电话拨了过去,他请对方上“宝贝回家子网”看一下,如果你认为我们不是骗子的话,就把孩子的相关资料发给我们,我们帮助你一起找。

然后,他主动挂了电话。

两个多小时后,秦艳友的电话响起,广西那位家长为误解了秦艳友向他道歉,说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的好人。

随后,他很快把孩子的资料传了过来。

除了打电话外,张宝艳还走上街头,寻找那些可能是被拐卖的流浪乞讨儿童

她小心翼翼地打探、拍照,把资料上传到网站上。

有一次,她拍照时,被一个警觉的乞丐头目发觉,想冲过来夺她的相机。

张宝艳赶忙拨打了110报警,那个乞丐才吓跑了。

经过张宝艳夫妻锲而不舍的努力,加上全国各地志愿者的支持,网站内容渐渐丰富起来。

为了更好地打理网站,张宝艳毅然辞去了待遇丰厚的银行工作,做起了全职志愿者

2007年6月24日,“宝贝回家子网”运作不到两个月,第一个成功案例就在呼和浩特发生了。

志愿者郭俊是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的学生,一个双休日,他和同学到公园游玩时,发现一老一小在乞讨

他看到老头对那个男孩非常凶狠,遂上前盘问,老头说男孩是他的孙子,神情却很慌张。

郭俊随即报了警,并协助警察将那老头和孩子带到了派出所。

警方查明,男孩是甘肃民勤县人,十几天前被乞丐老头拐骗出来乞讨,呼市警方很快将被拐男孩送回甘肃,对那位拐卖儿童的老头进行收容审查。

张宝艳将这一成功个案迅速传到了“宝贝回家子网”上,一时间,“宝贝回家”全国六十多个分群沸腾了。

大家互相发送拍手、兴奋的QQ表情,这个习惯保留至今。

而随着“宝贝回家子网”的知名度越来越大,对他们的非议也越来越多。

一天,秦艳友接到一家福利院的电话,说他们不经同意,擅自把福利院收留的孩子照片传上网,是一种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扬言要将他们告上法庭。

接完电话,秦艳友生气地对妻子说:“我们辛辛苦苦自费筹办网站,你为此辞去了工作,全部精力都用在这上面,现在还遭到人家质疑,我们图个啥呀,不如把网站关掉算了。

”听到丈夫这样说,她心里也产生了动摇。

正当张宝艳夫妇准备罢手不干的时候,他们又接到了一位家长的求助,一个温州母亲向“宝贝回家子网”发送信息,说她的5岁儿子云飞两天前走失,希望能得到张宝艳的帮助。

接到求助后,张宝艳立即把温州母亲提供的详细信息发到“宝贝回家子网”的首页上,并把该信息发到全国近70个志愿者群里,呼吁志愿者们尽快开展行动,帮温州母亲寻回丢失的孩子

温州志愿者看到后,立刻在当地各网站和论坛上转帖,并结伴上街查访。

晚上9时,一位志愿者打电话给那位母亲,说杨府山救助站有个孩子与云飞的情况相似。

云飞的母亲及家人立刻赶到杨府山救助站,果然见到了已经睡着了的小云飞。

“三个小时,我们就把这个孩子找到了,这依赖于网络强大而神奇的力量。

”这件事彻底打消了张宝艳夫妻关闭网站的念头。

然而,侵权问题依然困扰着张宝艳夫妇,他们经过咨询得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在此后网站的运作中,张宝艳和丈夫始终坚持网站的公益性,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赞助。

所有网站运营的费用,都由他们自己承担。

民间行动唤醒“法治的力量”,“天使妈妈”走上央视颁奖台      时光如梭,转眼“宝贝回家子网”成立将近三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宝贝回家志愿者已达到2.2万人,有近百人通过“宝贝回家子网”和家人团聚。

其中,张宝艳志愿者还帮助两名外国朋友收养的中国孩子找到了家乡亲人。

2000年夏天,美国国际收养协会社会协调员茱莉亚来到河南洛阳一家福利院做义工,第二年,她领养了洛阳市福利院一个叫家成的男孩,回国后为他起名克瑞斯汀。

在茱莉亚的精心照顾下,克瑞斯汀转眼长成了17岁的英俊小伙。

但在日常生活中,茱莉亚发现克瑞斯汀经常为自己的身世所迷惑。

她意识到,为儿子寻找亲生父母才是解决他精神困惑的最好途径。

通过中国朋友引荐,茱莉亚向张宝艳和她的“宝贝回家子网”求助。

于是,张宝艳坐镇通化,在网上指挥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协调行动。

依据克瑞斯汀对父母名字及家乡环境的残存记忆,河南、陕西、宁夏等地的志愿者反复搜索分析,最后把目标锁定在宁夏隆回县医院一对医生夫妇身上。

后经确认,他们就是克瑞斯汀的父母。

这次跨国寻亲成功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而看到相关报道后,一对瑞士夫妇也通过“宝贝回家志愿者和媒体的帮助,找到了中国养女的亲人。

而在张宝艳的寻子网站和各地志愿者联动解救被拐儿童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很多无奈又痛心的事情。

上海的一名志愿者曾解救过一名盲童,并把他送到了救助站。

殊料,人贩子跟踪到救助站,谎称是盲童的“大伯”,再次骗走了“盲童”。

没多久,这位志愿者又看到盲童出现在大街上行乞,心里充满了挫败感。

2008年5月,北京的志愿者解救过一个乞讨儿童

经过深入调查,他吃惊地发现,这个乞讨儿童竟是亲生父母把他送出来乞讨的。

类似的事情还很多,这些情况都让志愿者们意识到,单凭民间力量根本无法改变儿童拐卖的现状,只有推动政府立法、政策改革,引起公安部门高度重视,才能杜绝儿童被拐现象的蔓延。

随后,张宝艳和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北京的志愿者“小麦”和身为律师的志愿者张志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俩找到了热心公益事业的著名演员濮存昕,给他提供了大量有关被拐儿童的资料,以濮存昕的名人效应及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如果他能出面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被拐儿童这一社会问题,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如两位志愿者期待的那样,当濮存昕看到资料中被拐卖儿童的惊人数据,还有丢失孩子的家长蘸着血泪写成的寻亲信,以及一幅幅肢残儿童沿街乞讨的照片,他的面色越来越沉重。

张志伟又给他一份自己亲手起草的《关于中国失踪儿童问题的分析报告》,这份后来被公安部有关领导称赞为“有思想、有见地”的报告,促成了濮存昕在2009年“两会”上提交关于杜绝儿童拐卖乞讨的提案。

同时,2009年人代会上有60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救助失踪儿童的提案,这些提案将“宝贝回家”、被拐儿童等社会问题推到了公众视线面前。

2009年4月9日,在各方面的推动下,公安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打拐专项斗争。

同年5月,公安部采纳“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建议,在全国公安系统建立DNA数据库。

7月27日,公安部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警方加强与民间“打拐”志愿者的合作,各地“打拐办”要确定至少1名民警加入“宝贝回家”QQ群,加强与网友交流,及时收集本地案件线索。

张宝艳和十几个“宝贝回家”骨干志愿者,曾两次受邀参加公安部组织的座谈会,他们掌握的丰富资料成了公安部制订“打拐”方案的有力依据。

由于公安部的重视,“宝贝回家”的寻子信息已经和警方共享。

张宝艳在北京参加座谈时,公安部一位负责打拐的领导对她说:“这次打拐成功与否,要看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的孩子找到多少。

”听到这里,张宝艳激动得泪花闪烁,她觉得自己此前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肯定和认可。

由于张宝艳和丈夫创办的“宝贝回家子网”作出的贡献和巨大影响,张宝艳被评为央视“法治的力量”2009年十大法治人物。

2009年12月4日,张宝艳走上了央视领奖台。

节目播出两个小时内,全国各地新增了200多名“宝贝回家志愿者

现在的张宝艳,每天早上6点钟都会准时起床,打开电脑维护网站内容和管理全国近70个志愿者群,搜集新闻,发现求助的信息她会立刻与对方取得联系,遇到紧急的信息,她会立刻发到全国各地志愿者QQ群里去,并组织协调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统一行动。

每天,张宝艳都接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其中有丢失孩子的家长的倾诉,有想加入志愿者的普通人,还有许多志愿者打来的电话。

由于张宝艳每天都泡在电脑前,很少活动,肠胃早就出了问题。

前段时间她的胃病比较严重,全国的志愿者纷纷给她寄来了胃药,让张宝艳感动万分。

秦艳友担心妻子的身体累垮了,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她出去散散步。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宝贝回家子网’将来有一天会关闭,不为别的,而是因为社会上不再有拐卖儿童的现象。

但这种想法目前还不现实,所以,网站任重而道远!”2010年春节后,当笔者问到张宝艳的新年愿望时,她如是回答。

编辑/许玲。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