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及对策分析

[摘要]在华策略的调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逐步把中国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调整在华投资结构,调整股权安排方式和进入方式以及不断推行当地化战略。面对跨国公司中国投资的迅速发展,我们应从制度和投资入手,优化投资环境,鼓励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重组,做好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引导工作,还应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以促进我国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投资战略并购重组;当地化。

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调整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策略的调整是其全球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跨国公司对变化中的世界经济的一种反映,也说明了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中地位的提升。总体看来,这种调整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把中国纳入其价值增值链和经营网络中。

1.大型跨国公司的生产网络纷纷登陆中国。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这些新增加的投资,许多是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主要的电脑、产品、电信设备、制、石油化工和发电设备的制造厂商已将它们的生产网络扩大到中国。着眼于在中国的整体战略投资跨国公司对产业链中的上、中、下游的各阶段进行纵向投资并强化了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培训中心的建设。同时把分散在中国的单个投资项目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资金、人员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并优化组合,产生整体效益。

2.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力度大为增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华研发机构的建立。到2002年底,大型跨国公司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1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设备制造等行业,如微软中国研究院、贝尔实验室、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等。从技术开发方面来观察跨国公司的在华行为,可以发现两个显著的特点:(1)其研发的目的已从贴近中国市场、协助在华生产制造企业解决生产技术困难、改善适应性专用技术的研发转向基础研究及创新型研发上,并把在华的研发纳入其全球研发网络。如宝洁中国研究中心的主要研发工作不仅为中国,而且与宝洁公司全球18个研发中心联网,进行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研究开发。(2)跨国公司更加重视与国内一些著名科研机构、大学建立多种合作关系。近年来,跨国公司中国各大学、研究机构开展了以下几种方式的合作:一是组建联合实验室,二是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建立应用研究开发机构,三是建立教学中心,四是与在各大院所和界设立联合研发项目。跨国公司除了积极利用我国较为廉价的研究力量、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外,与一些具有较强实力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还是利用外部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跨国公司投资结构的调整

1.调整制造业投资。从行业结构看,制造业一直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目前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大调整,发达国家经济中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全球工业化的重心也随之向东半球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稳定的政局、投资环境的优化对外商投资吸引力度加大,使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更加活跃。中国大陆已成为承接、香港、日本、韩国及欧美制造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许多跨国公司开始把加工制造的中心转移到中国。还有一些跨国公司提供资金、设计、标准、技术和,在我国投资零部件制造业,同时加大在我国的采购力度,将我国融入全球经营网络

2.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呈现出西进趋势。从地区结构来看,东部依然是跨国公司青睐的重点,但西部市场也开始得到重视。20世纪90年代初,这种地区差异表现得十分突出,东部的直接投资占比高达93.9%,而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为3.8%和2.2%.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东西部吸收直接投资的差距出现了一定的缩小。截止到2002年底,东部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由94%缩减到86.3%,而中部、西部的比重分别上升到9.2%和4.5%.从数字上看差距的缩小并不明显,但客观上却反映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西进趋势。目前,全球500强大企业中已有近60家在成都、重庆落户,有30家在西安落户,其中不少涉及高科技领域。例如IBM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与西安软件工业园合作创建软件开发平台。韩国三星、日本东芝、三洋等八家企业先后在四川长虹电子集体设立联合试验室。跨国公司我国中西部投资的加大,将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投资重点从一般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一方面,由于在全球有很好的分工,生产型跨国公司有许多为之服务的服务性企业,它们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战略联盟关系,因此非常希望能够在中国继续得到这些服务性公司的配合。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入世后逐步放开对服务业的限制,跨国公司开始进入、、商业零售、电信物流以及专业咨询领域。排名世界前50名的世界级大银行中的绝大多数都已在中国设立了分行或分支机构。到2002年底,经国家正式批准成立的在华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共有28家,引进资金20亿美元。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股权安排方式以及进入方式调整

1.在华跨国公司以独资方式投资的比重逐步上升,并有超越合资、合作的趋势。1998年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主要是以合资、合作为主,这种较低控制程度的股权安排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市场不确定等方面的投资风险,但它却以对子公司控制程度的降低为代价。在1997年允许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独资企业政策的激励下,许多跨国公司开始积极以独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1998年,我国外资独资企业的比重达到36.82%,首次超过了合资企业所占的比重(29.26%),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02年新成立的外资独资企业为22173家,是中外合资企业的2.1倍。2003年1~6月为12295家,是合资企业的2.12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是合资企业的2.4倍。这种新的股权安排方式是在华跨国公司全面衡量控制度、风险分散、资源投入、产品优势和进入时机等方面后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许多跨国公司已把在华投资看作是其全球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最适合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全球战略的独资方式的重要性已日益凸现。

2.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正从以“绿地投资”为主转向并购。近年来国际企业间的并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跨国并购在世界总产值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也逐步调整了在华的投资方式,积极进行收购兼并。有关显示,1999年,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有20亿美元为跨国并购交易。在过去三年里,中国国内并购交易达1700多起,金额为1250亿元,其中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国内企业的交易达66起,金额为66亿元。在华跨国公司通过并购中国企业不仅实现了快速扩张,而且还获得了研发成果或技术诀窍、专利、商标、许可证、供销网络之类的所有权资产,大大增强了企业的静态优势,同时又绕过了中国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减少了在华经营的不确定性及风险。

在跨国并购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之时,自2002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外资并购的法规。如《关于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外国投资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的出台进一步加快了外资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步伐。随着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企改革的深入,企业并购活动将进一步扩大,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电信、、等服务性行业及成熟和市场潜力巨大的制造业

(四)在华跨国公司不断推行当地化战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