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合剂治疗婴幼儿肺炎恢复期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缩短肺炎病程,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方法:采用健脾合剂,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48例婴幼儿肺炎恢复期,其疗效与常规西医治疗40例进行对照。结果: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整个病程肺部啰音消失及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健脾合剂能明显改善胃肠道功能,减少抗生素的不良反应,缩短抗生素的应用时间,缩短肺炎病程。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关键词:健脾合剂胃肠道功能紊乱;肺炎恢复期   肺炎婴幼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在我国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儿科疾病第一位,被卫生部列为四病防治之一。临床以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为主,在我国抗生素滥用现象十分严重,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过敏、二重感染和诱导产生细菌耐药[1]。现有详尽证据指出对于非严重肺炎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与肠道外应用抗生素如肌内注射或静脉输注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运用健脾合剂配合口服抗生素治疗恢复期婴幼儿肺炎,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8例均为住院患儿,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胸部X线均符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儿科学》之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无并发症。随机分两组两组肺炎恢复期临床均表现为阵阵咳嗽,喉有痰鸣,纳差,大便黄稀,4~10次/d,(粪检:正常或白细胞0~2/高倍视野),面色晄白,舌质淡,苔少,脉细弱。治疗组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7个月~3岁,平均1岁10个月;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个月~3岁,平均1岁6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及病情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论文网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早期均静脉应用抗生素、抗病毒及吸痰等治疗,因原发病及抗生素的应用均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加服思密达、金双岐以保护胃肠黏膜、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组在治疗第5天改口服抗生素,加服健脾合剂(药物组成:党参3.0 g、茯苓3.0 g、白术2.0 g、甘草1.0 g、半夏2.0 g、木香2.0 g、白蔻2.0 g、陈皮2.0 g、谷芽3.0 g、麦芽3.0 g、山楂3.0 g,剂量根据体重及年龄调整,用法:1剂/d,水煎服,3 d为1个疗程,平均用药4剂)。两组均在肺部啰音消失后停药。2 结果 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见表1。两组均治愈。治疗组在改口服药物治疗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整个病程肺部啰音消失及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两组肺炎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组别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例数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啰音消失时间 论文代写。

肺部X线恢复时间 治疗组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48。

作文 /zuowen/。

3.43±1.072 毕业论文。

7.12±1.005 作文 /zuowen/。

10.58±1.319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对照组 40 代写论文。

5.6±1.149 代写论文。

10.13±1.386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3.35±1.025 论文代写 3 讨论  婴幼儿肺炎常并发有肠道功能紊乱,而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发生消化道功能紊乱,加上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其所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进一步加重症状,致使营养吸收障碍,免疫力下降,而长期或滥用抗生素会直接抑制网状内皮系统,降低免疫力,从而导致反复感染,肺炎迁延不愈[3]。患儿临床表现属中医的“痰湿蕴肺”,痰湿从脾胃而生,脾虚湿困。治疗应健运脾胃,燥湿化痰。健脾合剂中取茯苓健脾渗湿;半夏燥湿祛痰;陈皮、木香理气化痰;党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治食少腹胀,大便溏泻;白蔻、麦芽、谷芽、山楂消除肠胃积滞,助消化,促食欲。诸药合用健脾祛痰,故获显著疗效,在胃肠道功能恢复、肺部啰音消失及X线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方剂,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肺炎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措施。4 参考文献[1] 张慧芬,高 峰.住院患儿抗生素使用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2):140.[2] 邓建军,喻 韬,朱 渝.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循证依据[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89.[3] 谢英志,胡孟英.儿科主治医师48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59.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