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新品种张甜椒1号杂交制种技术

导读:甜椒杂交制种经济效益高,发展很快,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

甜椒1号是2014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甜椒品种,该品种最大的特点是产量高、商品性好。

平均667 m2产量可达5.4 t,果皮光滑无褶皱,果形匀称美观,商品性优良,市场反响好,是一个既可用于鲜食又可用于脱水加工的甜椒品种

笔者根据多年的甜椒种植及制种经验,总结了张甜椒1号杂交制种技术,以供参考。

毕业论文网   张甜椒1号是由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张掖市优立盛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选育的甜椒一代杂种。

品种高产、优质、抗性优良、商品性优良,其青熟果符合东南沿海夏秋淡季市场对甜椒的要求,老熟果则适于脱水加工,2013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现已在甘肃河西、内蒙古等地累积推广13.4 hm2。

1 播种育苗   1.1 穴盘选择及处理   选择黑色、吸光性好的72孔穴盘。

穴盘需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12 h或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泡30 min消毒。

1.2 基质配制   穴盘育苗主要采用轻型基质,如草炭、蛭石、珍珠岩等,一般配制比例为草炭∶蛭石∶珍珠岩=3∶1∶1,1 m3的基质中再加入磷酸二铵2 kg。

育苗时原则上应选用新基质,并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

1.3 播种育苗   该品种杂交授粉在6月5日左右。

父本育苗时间为2月上旬,母本为2月中下旬,父母本育苗时间间隔10天。

为了防止出苗不整齐,通常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即精选、温汤浸种、搓洗、催芽等,种子经过处理后平放于压好的穴盘中,每个孔穴中心2粒,注意多播几盘备用。

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一般10~15天即可出苗。

出苗后尽量提高棚内的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并保持足够的光照,以利幼苗正常发育。

定植前控水,同时低温炼苗,以增强幼苗抗逆性,提高定植后成活率。

幼苗定植的标准:正常父母双亲的花期相错7~10天,也就是父本的叶片比母本的叶片多2片为宜,幼苗出棚时8~9叶,叶色浓绿、大而肥厚,株高20 cm左右。

2 田间管理   2.1 选地   为提高杂交种的产量与质量,要求用钢架大棚种植。

选择前3年没有种过茄科作物及瓜类蔬菜、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与其他茄科作物地块相隔100 m以上的地块建造坐东向西钢架大棚。

2.2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优质农家肥5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硫酸钾20 kg,然后浅耕耙耱整平。

采用高垄覆膜栽培,垄距1.1 m,株距35 cm。

2.3 定植   一般在4月20日左右定植,父母本比例1∶3,每667 m2需父本600株,母本1 800株。

2.4 整枝打杈   在杂交前7~10天,及时清除母本第1层花以下的侧枝以及膛内的侧枝与门、对椒,以保证第3、4层花正常生长发育,父本不需要整枝。

2.5 田间去杂   在杂交前3~5天彻底去除父本田内的杂株。

3 杂交授粉   3.1 去雄及花粉采集   该品种在张掖地区授粉时间一般从6月初开始。

父本花应选择灯泡状、发白、含苞欲放的大花蕾,将摘取的父本花蕾取出花药在室内(20~25℃)自然干燥10~12 h,用摇粉器收集花粉,装入授粉管内,放在阴凉干燥、避光处备用。

去雄时,应选择发育正常、饱满、呈黄绿色、花萼与花瓣呈1∶1(即花萼同花瓣等长)、开花前2天的花蕾去雄,将母本所有的花、果以及大花蕾全部清除

3.2 坐果部位   该品种制种时应清除门对椒,在四母斗与八面风上去雄授粉,每株保证坐果7~8个。

3.3 授粉   最佳授粉时间是每天8:00~11:00,阴天略迟(即露水干后开始,高温来临时结束);花的最佳形态是花瓣展开呈小“八”字形,雌蕊柱头分泌黏液为佳。

授粉方法:将盛有新鲜花粉授粉管拿在右手中,口端朝上,左手固定花朵,然后将授粉管内的花粉与柱头接触,轻轻旋转授粉管,使其柱头均匀蘸满花粉,轻轻放开花朵,以防花粉振落。

杂交授粉结束后,彻底清除自交果、辅养枝、标记不清果和所有的大小花蕾,不打顶。

杂交授粉结束后,及时拔除父本,给母本搭架。

4 采收种子   4.1 采摘果实   甜椒授粉后80~90天种子成熟,采果前全面清除自交果、标记不清果、病果、烂果,果实八成红即果实的表面80%以上为鲜红色时采收,放入阴凉干燥处,后熟2~3天,以备取籽。

4.2 取籽   把后熟2~3天的果实用手剖果开籽,取籽后清除果皮、果肉以及颜色不正的籽粒,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使其水分下降至7%以下,装袋。

5 次访问